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影《搜素》观后感

电影《搜素》观后感

电影《搜索》观后感
完搜索之后,这部电影给了我很深的感触!在这个网络时代,网络可以救人,同样可以杀人。

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素质却还在原地踏步。

本来叶蓝秋不让座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却由于媒体的炒作,引发“蝴蝶效应”造成叶蓝秋的自杀。

前段时间,网络上也热烈讨论过:现在年轻人工作辛苦也需要坐下休息,难道只是一味的让座才行吗?甚至出现老人逼迫年轻人让座的事情出现。

让座本来就是要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一种道德绑架。

同时,导演刻画出的陈若兮这个人,充分体现出了,现在媒体急功近利的特性。

现在很多媒体都忘记作为媒体人应该有的品质,都忘了为观众报道社会真像的责任。

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为了出名,为了利益。

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

有时候扭曲事实的真相,引导社会的舆论向坏的方面发展。

充分利用人们爱看热闹的心里,往往会把一些小事加以夸张的描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从而达到出名和收到利益的目的。

在现在媒体人好像都把这条路当做成功的捷径,无数媒体人趋之若鹜。

虽然电影中的陈若兮被辞退了,但是现实中往往这类人比较受老板重用,因为这会为公司带来利益,为公司带来发展。

电影里的莫小渝最后的“逃离”成为电影中的一大亮点。

一个只想得到丈夫在意的女人,却不被事业心重的丈夫理解。

反应现在社会一些的成功者对夫妻感情的漠不关心,对妻子感情的不理解,只着眼于利益对其他事情漠不关心。

莫小渝对丈夫的态度进行了多次反抗,但是丈夫沈流苏愈加限制莫小渝,最后莫小渝虽然爱的沈流苏爱的深沉,但是最后还是决定离开了这个不爱自己的人。

就像小鸟离开了牢笼,飞向了天空。

莫小渝放弃了沈流苏这个经济来源,也放弃了自己的爱,得到了属于自己的自由。

电影的最后叶蓝秋自杀了,因为癌症,更因为社会的的舆论。

叶蓝秋死后媒体各种反思,电影各种人物的反思。

我觉得相当的恐怖,难道只有死了人才能引起人们的反思吗?难道只有死人才能让那些不明真相的跟风群众后悔?
电影的最后也没有交代媒体的态度,为什么媒体没有认错?罪魁祸首不是那些无良的媒体么?
社会需要温暖,需要媒体把这种温暖带给大家,把正能量带给大家,同时,观众需要的是事实。

希望社会能够把更多的温暖一代一代的传下去,而不是各种扭曲的事实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