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活中的中医

生活中的中医

中药离我们并不远,有时就在我们的生活里。

比如,我所住的小区里种着不少棕榈树,其棕皮纤维烧成炭即是棕榈炭,有收敛止血之功;南宁大街上处处是榕树,榕树须能治风湿骨痛、咽喉肿痛;荔枝好吃,其核却是不可多得的治疗睾丸肿痛的良药。

如此等等,不可胜数,在中医人的眼中,皆可随手取用,而收良效。

我常用乌梅两粒、藤茶一小摄,开水泡代茶饮,便于说话多时能保持肺气充足,咽喉不干。

此方亦可用于教师、演讲者等需持续说话的网友,另外平时若觉咽干口燥,亦可用此方缓解不适。

治疗咽部不适,或用胖大海代茶饮,或用桔梗、生甘草煎汤服,或用诃子口含生津,其各有适应症。

但若欲收敛肺气,乌梅最好。

古人助产方:用于胎前产后,腰胯疼痛。

胎前数服,胎滑易产;产后数服,能去败血。

产后可代生化汤。

我建议初产妇多可服之,以助产滑胎而减少疼痛。

白芍6,川芎4,枳壳4,陈皮5,莪术3,香附6,大腹皮6,当归6,苏梗4,炙甘草3,米酒30ml,陈醋10ml,生姜三片,大葱白三根。

空腹服,并忌油腻生冷饮食
临床上每每会遇到小儿生病来诊。

有的不过是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病,父母知道中医可以速效,因此,在发病初期即求诸中医;有的却是大病重症,已经经历过抽血、挂水、吃西药的折磨,病情已经有所变化,且多见三阴症状。

由是我呼吁,为了自己孩子的健康,年轻的妈妈请一定要多接触些中医养生知识。

有必无患。

有人问,夏天阳气外浮,中阳反虚,当温中,不当用寒凉。

但夏天正好是西瓜上市的季节,到底能不能吃西瓜呢?当然可以吃,如果汗多伤阴,口干舌燥;如果阳明不降,经常便秘;如果热病阴亏,阳气尚足;如果高热初退,身疲力乏;如果平素血虚,或伤血伤津;如果相火偏旺,头晕目眩等等,都不忌西瓜。

历代名医著述,仰之如山,俯之如海,其成就一般人难以企及,但我们不能不会欣赏。

我们可以不作医生,但不能不懂中医。

学点中医,并非要给他人看病,更重要的是为了自己及家人的健康。

当主流医学不能让我们更健康时,学中医以自保则显得十分必要的。

这也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一到春末夏初,南宁大街小巷马上多了数不清的凉茶店。

我经常想,如果把这些凉茶店都关掉,该能少伤多少人的阳气,又能让多少人更加健康,并免去热气之苦。

可惜,众人都只看到夏天的炎热,而不知内阳反虚。

观念不改变,又能如何呢?只希望明白此理的网友能多宣传凉茶之害,至少可以让家人朋友更健康。

我发现不少两广的朋友在吃馒头或面包时,喜欢把烤糊的部分扯下来扔掉。

我大惑不解,问为什么不吃?一致的说法是烤焦的部分吃了容易热气。

其实面食烤焦后反而有健脾助运化之功,且焦味入脾,其味亦香。

一般来说,阳虚之人吃刚出炉的烤焦的食物,往往易于动火。

但若候凉再吃,也就没有热气之弊端了。

八十年代以前,糖尿病、心脏病等都是富贵病,并不常见。

但随着经济发展,吃得饱了,病却也多了。

尤其是高血糖、高血脂、中风、高血压、肿瘤等大病越来越普遍。

我们重视养生,首先要从调节饮食开始。

不要总想着把所有的食物都塞进嘴里,有时饿着反而比过饱好。

特别是晚上适当少吃点,可以让自己更健康。

南方人多喜欢吃大米,大米生长于水中,其性偏凉,若久食,则易导致体质偏寒。

北方人多喜欢吃面食,小麦经冬不凋,其性偏温,久食能温阳,亦能升火。

为了平衡机体阴阳,调和脏腑功能,建议应该兼食五谷,包括吃各种豆类、麦类、薯类等五谷杂粮,而不可过于偏食。

尤其是久病患者有阴阳偏虚,尤其要注意。

肚脐又称神阙,乃神气往来之门户。

胎儿自肚脐与母体相连,得母体滋养孕育而成人,故肚脐为胎儿先天之根,亦属保生之所。

脐需圆而深,则元气深藏,先天充足;若或斜或浅,则是元气外露,先天不足之象;若不凹反凸,是气势在外,其守不固,亦属虚象。

脐旁上下左右有动气,是为冲脉所发,可诊治冲脉诸症。

有些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维持家庭,还要完成单位的工作,观其面色晦暗无华,眼袋明显,即知其生活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虽然身心俱疲,但却不病。

而一旦退休下来,压力缓解了,却一下子病倒了。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气健旺,则脏腑平衡。

若心神一松,心气骤衰,疲惫的脏腑功能失衡,其病立作。

眼睛
曾国藩在《冰鉴》里说“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他认为人的眼睛如同面部的两方水潭,神气需深沉含蓄,则面部会清朗明爽。

按中医理论,眼睛不可过凸,凸则木浮;眼神不可过露,露则神散。

肝开窍于目,肝血足则眼神灵动,而能辨微识著;肝血弱则眼睛无神,视物昏花。

肝主魂,魂需内敛,则精神内守而不散。

(16)|转发(61)|收藏|评论(20)
6月28日19:29 来自新浪微博
.
.
眼睛的基本功能是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进而能显聪明,现智慧,并能透出五脏六腑的精气神采,善诊者望眼可以判断人的脏腑盛衰与健康水平。

眼睛为五脏六腑的精气所聚,又是心灵的窗户,脏腑功能异常,或是心神变化,都会显示在眼睛上,比如眼神光润意味着肝血充足,若眼光藏奸则必然是心神妄动之征。

(7)|转发(32)|收藏|评论(6)
6月28日19:18 来自新浪微博
.
.
看人先看眼睛,因为眼睛为人体精气神出入的门户,是心灵的窗户。

神气之观,眼神为先,形相之美,总不如神气之灵。

若目深以固,棱角清爽,黑白分彻,光明莹洁,亮丽光润,灿然有威,是为有神,而若目凸而脱,黑白混浊,血丝红斑,光弱偏视,光流不聚,神昏浮散,眼露不合则属无神,此皆与五脏精气相关。

(12)|转发(31)|收藏|评论(19)
6月28日18:40 来自新浪微博
.
.
眼神有两个含义,一则表示眼睛视物的犀利程度,如见秋毫之末,如老年仍能引线穿针;二则表示眼睛的神采,如美目盼兮,如回眸一笑百媚生,等等。

相士看人,先看眼神,眼神足则诸相皆是好相,因为眼神透出的是五脏六腑的精气,特别是肾精足则眼睛黧黑而明,肝血足则眼神灵动而清,心神足而眼睛灿然光润。

(9)|转发(54)|收藏|评论(7)
6月28日18:34 来自新浪微博| 举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