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海外投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海外投资作为一种重要的国际资本流动方式,不仅在各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它的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虽然始终坚持走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但面临着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国必须坚持“引进来”的前提下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从全球范围配置生产要素,它既遵循经济国际化规律又是我国经济国际化深化发展的必然过程,推动有比较优势的国内产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利用国际资源,成为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然而,长期以来,受到政治、军事的影响,国际社会动荡海外投资的企业面临着诸多的风险。
再加上世界经济受美元贬值与美国次货危机的影响,国际贸易的摩擦日益加剧,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利益冲突增多,也加剧了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以及经营环境的不稳定性这就使得海外投资比境内投资面临的风险更大,因此中国企业要在政府的配合下努力加强海外投资风险的识别和防范,尽可能的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提高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拓展国际市场。
本文主要论述了海外投资风险的特点和种类,并建议投资前做好可行性研究、强化行业协会和政府的服务功能、了解运用相关的法律及保险制度等方面来规避防范风险。
【关键词】海外投资风险防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以及人民币汇率的增强,都加快了我国企业近年海外投资的步伐,海外投资当然有许多成功的事例,例如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使得联想走出国门、吉利并购沃尔沃使得中国汽车进入国外市场等案例,但是,在降低成本、追求利润和布局网点的过程中,由于中国企业对海外投资风险的种类和投资环境缺乏足够的认识而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就海外投资风险做出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海外投资风险的主要特点
1、客观存在性
海外投资风险的存在是因为有各种造成风险的经济政治等因素决定的,它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是客观存在的。
在海外投资各种项目工程中风险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只要存在海外投资行为,风险就不可消除。
2、不确定性
风险本质的特征就是不确定性,投资风险的存在是确定和可观的,但是风险的发生却是不确定。
海外投资风险的不确定性主要包括投资风险是否发生不确定、发生的时间不确定、发生的状态不确定以及海外投资风险的结果不确定。
3、海外项目投资风险的可变性
海外投资风险的可变性是指在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在质和量上会随着项目的进行发生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有些风险可能会得到控制,有些风险可能会发生并且得到很好的处理,
但是在项目的进行的不同阶段都有可能产生新的风险。
4、海外投资风险的多样性以及多层次性
海外投资项目一般周期较长、规模较大、投资涉及的范围较广、风险因素的数量较多并且繁杂,这些都使得项目在实施中面临着多种多样的风险,并且大量的风险因素有着错综复杂的内在关系,各个风险因素和外界产生交叉影响使得风险显现出多层次性。
这也是海外投资风险的重要特点之一。
二、海外投资的主要风险
1、政治风险
在资源丰富的非洲和拉美等国家,国家的政局往往很不稳定,民族冲突和宗教冲突此起彼伏,有时甚至爆发内战,在政权更迭之后,对外资政策也会相应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一些激进的民族主义者掌握政权之后,他们往往对于外国投资者采取敌视政策。
撕毁前任政府的正式承诺甚至书面合同,通过强制性方式剥夺外国投资者的权益的现象经常发生,给海外投资带来巨大的损失,当然也有一些国家政府的外资政策比较苛刻,令广大的海外投资者无法得到利益的保障。
近些年来,由于“中国威胁论”和不同意识形态的影响,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屡遭国外政治干扰,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随着我国国际经济地位的进一步上升,我国企业在海外的投资特别是战略性产业投资过程中还会遇到更多的政治干
扰。
例如联想虽然成功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但是在漫长的并购进程中受到美国当局的种种限制。
2、投资决策风险
决策的正确与否往往决定企业的目标能否实现。
境外企业是在不同的国家和社会环境下活动,必须充分了解东道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习俗等各方面的情况,才能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3、海外融资风险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普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原因如下:一是金融障碍,即中国银行提供的跨国服务基本上局限于传统的常规银行业务,自身投资参股于工商企业活动的很少。
由于受传统体制的束缚,中国银行还不能对中国跨国公司的海外融资起到足够的支持作用。
而跨国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一般不愿支持中国海外企业的融资,担心中国企业规模小、收益低、风险大,会给银行带来损失;二是企业对国际融资环境的研究和重视不足,对国际融资环境还不熟悉,利用国际融资的能力不强。
4、政府管理及服务风险
一方面,由于中国对境外投资缺乏统一的导向、协调,各部门各地区之间以及企业之间各自为政,在有关国外一般性商务信息和政策法规的情报搜集和传递方面,还未建立一个有效的渠道,因此对外投资随意性大,造成海外重复投资、恶性竞争,影响中国境外投资的整体效益;另一方面,保护本国企业投资者境外投资利益的制度还很不完善,没有境外投资法,境外投资保险覆盖面窄,支持力度小,投资保护协定签订工作滞后。
5、金融风险
我国公司海外投资的金融风险首先是来自东道国的债务危机险。
近些年,发展中国家的外债负担变得沉重,一旦东道国发生债务危机,海外项目的收入就难以汇入国内。
其次,海外投资存在金融投机风险。
当前,金融全球化增加了交易品种,各种套利资金和投机资金冲击着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发展中国家会经常发生资本外逃事件,另外,海外投资也受到汇率变动的影响。
三、海外投资风险的有效防范措施
根据商务部研究所的一项数据表明,中国在海外投资的企业65%是亏损的。
吴田平认为,企业到海外投资应当建立在科学的、对目标市场全面分析论证的基础之上,特别是在选择合作伙伴和咨询机构时要保持谨慎。
1、重视对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细究中国一些企业在海外投资失败的原因,常常是因为没有对项目和当地情况进行认真地考察,没有做出一个符合实际的项目可行性研究,致使项目先天不足。
因此,中国企业一方面要舍得付出成本对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争取拿到各方面的数据,这是做出投资决策的前提;另一方面,要有科学的项目可行性分析程序。
做可行性研究要循其规律进行,按照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进行探询,领导者的主观臆断常常是投资失败的重要原因。
2、发挥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服务功能
相关部门要发挥指导协助作用,教会企业如何规避风险、如何寻
找合适的合作方式、如何选择投资方向、如何避免恶性竞争等。
相关部门应该就企业拟投资国家的基本情况提供咨询和指导,有条件地,对企业海外投资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进行主动协调、解决。
3、政府应该健全海外投资的法律体系。
目前我国对外投资在总体上还缺乏规范化的约束,还没有一部系统化的对外投资法律。
现行的某些法规不仅颁布时间较早,而且门类残缺不全,难以适应对外投资发展的需要,所以政府不断完善对外投资的法律法规以适应海外投资的发展。
4、政府加强对海外投资的政策扶持。
加强对境外投资的指导和加快相关立法的建设、加强对境外投资的信息服务及对涉外企业的税收优惠保护等措施来发挥其职能。
加强协调,注重政府职能转变,完善部门间联系机制,充分发挥商会、协会的作用,推动对外投资高效化、便捷化。
5、了解相关的法律及保险制度
企业应仔细研究东道国的政治形势、法律法规以及保险制度。
中国企业在海外遇到的法律问题很繁杂,如浙江省一家玩具制造企业,在进入欧美市场的同时,就申请了专利和商标等知识产权的保护,但东道国市场的其他竞争者仿冒其技术,侵犯了企业的知识产权,由于缺少资金和法律援助,企业一直无力提起诉讼。
当海外投资出现法律纠纷问题时,企业应该运用东道国国家的相应的法律法规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合理规避管理海外投资风险。
6、注重国际化人才和企业的培养
海外投资是一项复杂的跨国经营活动,不仅要求经营者通晓国际投资、金融、贸易等必要的专业知识,熟悉国际惯例环境和国际市场,还要求对东道国的历史、文化背景、政治环境、法律制度、经济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具备较强的管理技能。
因此,长远看来,中国要制订出培养人才战略,加强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国际化外向型的人才,从而增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企业要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营运能力,要借鉴国际上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和办法,提高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降低财务风险来防范海外投资风险,规避减少风险带来的企业损失。
综上所述,海外投资的企业应该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和管理,及时总结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范风险,让更多的“中国制造”能够出现在国际市场上,使得海外投资更加地繁荣!
【参考文献】:
[1]寇江华.海外投资的风险与防范.山西财税,2000,8.
[2]史建军.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政治风险及规避.产业科技论
坛,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