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点检定修制知识培训
中央机修、较难
影响轻微 (不良率<5%)
生产厂(部)、一 般
6 可修性程度
可大修、检修工作 量4天以上
可大修、检修工作量 4天以内
无大修价值
7 价值大小
8
年计划修理次数 (按周期管理表)
9 备件提供难易程度
20万元以上 5次以上 周期1.5年以上
5~20万元 2~4次 周期0.5~1.5年
5万元以下 1次以下 制造购买方便
设点检员,对设备负直接责任,扁平化的高效管理
管理重心下移、权力委让 管理科室 权力生产现场 管理人员(白领)的权利 权力一线工人(灰领)
为什么要依靠点检员?
让接触设备的人管设备
•点检对现场最熟悉 •所编的计划最切合实际 •对设备最有发言权
•
3。生产维修 •
按重要程度分为关键设备和一般设备。
关键 设备
适用范围 可离线或在线进行定期或定量检测、 监测或诊断其状态劣化倾向的设备 关键的设备或多故障、难维修、高投 入、无备件的设备以及安全型的设备
需确保功能投入、提高设备精度,延 长使用寿命或先天不足的设备,以及 不能满足产品质量需求的设备
适用于非主线的简单设备或备用设备
多种维修方式并存的设备维修系统
• 设立点检员的目的是不是搞点检?
下午
不!而是搞管理
• 点检员的素质就是要技术高超?
三分技术、四分管理、三分交际
上午
•点检员动不动手?
随手处理
•
•为何叫点检员, 不叫点检工?
设备
以点检为核心的设 备维修管理体制
点 检 管理
检修
操作 技术
设备点检员的七事一贯制:
• 点检实施; • 设备状况搜集整理及问题分析; • 日、定修计划编制; • 备件、资材计划制订、准备; • 日定修工程委托管理; • 工程验收、试运转; • 点检、日定修数据汇总、实绩分析
专业维 修活动
防止设备劣化的活动
三、维修组织 1。设备系统的框架
公司经理
相关职能部门
设备部部长 设备部副部长
各厂(部) 厂长、部长
设备部部长助理
各厂(部) 设备助理
采购
管理 技术 集中控管 检修系统 现场设备管理
2。公司点检组织体系
职能部门
管理支撑
设备部
负 责 推 进
指导检查
二级厂部 设备管理室
在生产过程中起主导、关键作用的设备。具有专 用性强、精度高、功能复杂、无在线替代的特 点,发生故障时影响生产、安全或造成重大环境 污染的设备
设
备
一般 设备
除关键设备外的所有设备
设备评价标准表
指标 区分
可 靠 性 25 分
维 修 性 10 分 经 济 性 15 分
代号
评价项目名称
0 故障时可否代替
5分 有代替
通过状态参数诊
断、监测可准确 判定劣化趋势的 设备,如大型风 机、变压器、减
速机、电机等
室
故障多、难维修、 费用高、需改善 性能 (包括安全性 能 ) 、延长使用寿 命的设备,如电 梯、车辆、消防
等
预防维修 方式
技术支持系统
社
会
协
力
主动 ( 改善) 维修方式
系
统
备资供应系统
过维修、预防维修、预知维修、事后维修的区别
• 有了规矩,却不遵守(弄虚作假)
• 按规去做,总不到位 •
交流大纲
一、设备维修方式 二、维修实施 三、维修组织 四、维修制度 五、点检定修制的内容 六、点检与点检制 七、定修与定修制 八、总结
一、设备维修方式
• 选择维修管理方式的重要性 • 维修管理方式的发展历程
选择维修管理方式的重要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君若利其器,首当顺其制。
• 设备维护的重心应落在生产方身上
看一看一般设备故障的主要原因
45% 40%
30%
15%
13%
10%
10%
8%
5%
5%
3%
2%
0% 清洁紧固 润滑不良 磨损老化 精度劣化 工艺失误 操作不当 损坏维修 设计不良 其它原因
再看一看某生产厂开工初期的点检结果
48%的螺栓有松动
防止(抑制)设备劣化是最基础、最重要的设备维修活动
点检分类(按点检度分)
类别 日常
周期 1W以下
方法
五感短时间外观 检查
分工 以操作为主
定期 精密
短周期1W-1M 长周期1M-3Y 定期或不定期
五感和简单工具 仔细检查
用工具详细检查
用精密仪器定量 地精密地检查
专职点检
点检委托 检修实施 专业技术人员
测定和准备消除设备劣化的活动的核心-专业点检员
装备硬件飞速发展 ---利其器
设备大型化; 生产连续化; 运转高速化; 性能精密化; 高度自动化; 机、电一体化; 环保节能化
现代化的装备---高效益 ---损失大 ---费用高
对软件(管理)要求更高---顺其治
四恢复 •恢复设备的外观整洁 •恢复设备的结构完整 •恢复设备的精度和性能 •恢复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设备管理的目的
有助于
• 完成生产计划 • 严守交付期限 • 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 防止安全事故 • 有助于环境保护.
提高公司的业绩.
什么是点检定修制?
设备维修管理的规范化的制度
欧美工业文化的最大特点:
做什么都有规矩或曰“标准化” •
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手段
工业化中我们的弱点?
• 做事随意,没有规矩
投 入 少 经 济 性 好
尽
可
能
不
化
钱
选择维修管理方式的目的
既要马儿快快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维修方式的演变历程 预防维修体系
预知维修(定量)
全员生产维修
生产维修
•
预防维修
事后维修
坏
坏
了
前
再
先
修
修
组 合 维 修
点 检 定 修
知 坏 再 修
1。事后维修
有病才看
• 最古老的维修方式 • 最低的直接维修费用 • 最简单的维修方式
四保持 •保持设备的外观整洁 •保持设备的结构完整 •保持设备的精度和性能 •保持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选择维修方式的重要性 选择什么样的维修方式多么的重要!
选择维修管理方式的目的:目标最高----化钱最少
分设 性备 能随
时 发 挥 充
有 效 实 施
最最 高高
综 合 效 率
费最 用低
生 命 周 期
可 靠 性 好
现代化设备维修管理方式
----点检定修制
什么是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的必要性
无论你如何努力,设备的损坏不可避免。
设备管理就是: • 检查设备,祥细了解设备的情况; • 在适当的期间内进行必要的修理,维护设备的性能、精度以能正常
生产; • 必须以最低的费用使设备能够最稳定的生产。
有效地利用设备,提高企业生产能力的活动
1。点检定修制的实质
• 以预防维修为基础 • 以员维修制(TPM)
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管理
定期项修:在适当的时间里进行恰当的维修
六、点检与点检制
点检产生的依据
设备在运转和生产过程中会逐渐劣化
劣化是渐变过程,可以延缓和推迟
劣化过程是可以掌握、预知的
在劣化之前相应的维修可以避免故障
设备分级表
级别代号 级别名称
评价分数范围
A
关键设备
40分及以上
B
重要设备
30 ~ 38分
C
一般设备
16 ~ 28分
D
次要设备
14分及以下
考核控制单位 公司
各专业归口单位 各生产厂(部、处) 各生产厂(部、处)
关键设备与一般设备的维修策略
• 关键设备采取预防维修方式,必须提供适当的资源,在技
术、资材、质量上给予充分保证。 • 一般设备采取预防、预知或事后维修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维
突发故障发生 报告值班维修工
点检工确认、调整 记录结果
维修工处理
记录结果
点检的目的:
通过对设备的检查、诊断 早期发现不良部位 确定消除隐患计划
维修标准
日范 期围
内主 容材
料
备 件 ……
点检分类
点检
种类 方法 点检度
良否点检 只检查设备的好坏以判断设备的维修时间。
倾向点检 解体检查
对设备劣化的定量数据进行测量、管理,并进行分 析,以控制设备的劣化倾向,预知其使用寿命,最 经济地进行维修。
修策略,避免过维修和欠维修,降低维修成本。
生产维修的策略
各类维修方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维修方式 预知维修 预防维修 改善维修
事后维修
特点
直接维修成本低,过维修 少,故障率低 维修成本高、易过维修、故 障率较低 一次性的维修投入高,日后 的维修成本低,可完善设备 的性能、功能与精度,或降 低故障率 投入的维修成本较低。通过 日常或定期的基础保养,可 最大限度地延长其零部件的 使用寿命
非解体检查
日常点检 定期点检 精密点检
在运转前后或运转中,由操作、点检、运行三方共 同检查与掌握设备的压力、温度、流量等要素。 在运转前后或运转中,由专职点检员按设定的周期 对设备的振动、给油脂等进行检查或在设备解体的 情况下对设备进行检查。
由专职点检员委托,专业部门利用特殊仪器、方法 对设备进行测试,定量检测有关参数,掌握设备的 劣化程度。
本质上是一种企业文化,其核心就是
团队精神---协作
宝钢六位一体的TPM
二、维修实施
设备(维修)----人体(保健)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