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全册

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全册

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三年级美术第六册教案年级: 三年级教师:三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一、班级及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二、教学目标1、造型•与表现领域: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2、设计•应用领域: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3、欣赏•评述领域: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综合•探索领域: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常用绘画基础知识和工艺设计制作基础知识的理解与积累。

2、教学难点:辅助学生在已有知识上建立链接并拓展,达到理解与积累。

五、教学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进一步领会课标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的教学计划。

2、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3、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六、教学进度计划周次内容第一周《恐龙的世界》《画中的线条》第二周《会动的线条》《人物与环境》第三周《我们的社区》《大嘴怪》第四周《威武的盾牌》《别致的小花瓶》第五周《会变的盒子》第六周《有趣的蛋壳造型》第七周《橙色的画》第八周《绿色和紫色的画》第九周《彩墨游戏》(一)第十周《彩墨游戏》(二)第十一周《卵石动物造型》第十二周《生活与艺术中的花》《娇艳的花》第十三周《有趣的生肖邮票》《变垃圾为宝》第十四周综合练习:《虾蟹成群》第十五周《池塘蛙声》第十六周《赛龙舟》《包粽子》第一课《恐龙世界》知识性目标: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学习表现不同特点的恐龙及其生活环境。

情感性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究科学奥秘的精神,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能力性目标:在学习中引导相互交流,增强其合作、探究意识。

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课业类别:造型•表现教学重点:通过对恐龙观察、分析,了解恐龙的特点,学习如何表现不同特点的恐龙。

教学难点:以不同的绘画方式,进行恐龙的有趣造型表现。

教学准备:《侏罗纪公园》片段、恐龙的资料和玩具、自制的恐龙图片和情景音乐等。

教与学过程:第一节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二、欣赏录像片段,激趣导入:1.教师播放动画片《侏罗纪公园》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要请大家先来看一个短片。

看完之后请大家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那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秘的恐龙世界,感受自然的神奇,探究生命的奥秘。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恐龙世界)三、讲授新课:1.出示课件(图文、声音导入)师:下面请大家看大屏幕随着老师的讲解,继续欣赏,让我们一起游览恐龙世界。

师总结:早在2亿年前,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曾生活着一群庞然大物,他们曾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后来神秘的全部灭绝了,这至今仍是科学上的一个未解之谜,它们是谁呢,它就是地球上一个神秘而古老的物种——恐龙。

曾有人怀疑他们是否真的存在过,但事实上通过考古发现的大量的恐龙化石证实恐龙的确存在。

这是一个生命力极强的物种,这些惊人的动物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有的像5层楼房那么高,有的却像猫一样小。

恐龙名字的原意是恐怖的蜥蜴,它与现代爬行动物很像。

他们都生活在陆地上,长着鳞状的皮肤,在巢穴中产卵。

恐龙种类繁多,我们看到的恐龙只是恐龙世界中的少数,至今发现并记述的恐龙已近500种,其中一些样子极为奇特。

在恐龙的世界里,有的温驯,有的凶猛,所以弱肉强食的事情时有发生,它们的种类很多,可以分为蜥龙类和鸟龙类两种,根据它们的牙齿还可以分为食肉类、食草类和杂食类。

他们的形态也是多种多样,有在水里游的,天上飞的,陆上爬的… …当然这些都是科学家通过历史遗留下来的残骸、骨架、化石及这些物质资料所处的地理环境研究推测出来的,最后恐龙的神秘消失给人类留下无数谜团,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想象和思索。

2.对比观察现在我们对恐龙世界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再来看看谁的观察最仔细。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a.你喜欢哪些恐龙,它们都有什么主要特征呢,(课件出示图片)b.你能找到这些恐龙的不同之处吗,(课件出示图片)恐龙的主要特征:体大、尾粗长,从头到尾的脊椎呈流线,后腿较粗壮,大多有粗皮,少毛或无毛,有的长有甲、剑等生长物;C.恐龙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出示几张原始环境的图片。

四、学生作业:有一点我们很清楚,没有人看到过真正的恐龙,它们现在的样子全是科学家们根据骨骼化石还原的,也许它们并不是我们从图片、影视中看到的这副样子,比如它们的皮肤的颜色、花纹,甚至是外形都会不一样。

所以我们要大胆的发挥想象,把你想象的恐龙画出来。

1.作画步骤讲解示范。

2.作品欣赏。

3.布置任务:请画一幅恐龙及生活环境的想象画。

创作要求:• 构图饱满• 想象丰富• 用色大胆4.学生动手创作,师巡视辅导。

(播放音乐)六、小结:师:瞧,经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现在恐龙世界又恢复了它的热闹景象。

但是,它们还是生活在我们的想像和画面中。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可怜的动物也面临灭绝的地步,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帮帮它们呢,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像爱我们自己一样去爱你身边的每一种动物,为它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第二节一、展示、讲解上节作业中的问题。

二、介绍组织画面的方法,教师边讲边示范。

三、学生操作。

1、小组讨论,说一说自己准备怎么画,2、学生动手作画,教师巡视辅导。

小组讨论学生动手作画。

四、展示评价1.争当恐龙小勇士,到前面来介绍一下你的恐龙朋友,其他学生给与评价和建议。

你们都喜欢谁的作品,说说为什么,(1)是否突出了恐龙的主要特征,(2)线条疏密安排的美吗,色彩搭配、有无环境添加,整体效果如何,五、小结板书设计:恐龙世界恐龙--长颈龙、三角龙、剑齿龙教学反思:这节课从题目上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中我首先以《侏罗纪公园》的影片片段来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图片,使学生了解恐龙的种类、习性、外型,上课时让学生带来自己喜欢的恐龙玩具,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看哪组同学能摆出有意思的情节,在学生摆放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恐龙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大小变化,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同时,很好的解决了教学难点。

课堂中我特别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课堂上,我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如何表现不同特点的恐龙。

通过观察课件中的恐龙,同学们基本上都能够抓住恐龙的外形特点,并进行具体的分析;也都能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以充分体现和展示他们的个性。

另外,我还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设计多样化的作业,让同学们由个体走向合作,共同完成一幅《恐龙世界》的作品。

这样既提高了作业质量,也加强了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此基础上,我展示了几幅优秀的恐龙题材的美术作品,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学生们在明确作业要求前提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了一幅幅优秀的恐龙世界的作品,在评价活动中,采取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评价能力和审美鉴赏力。

整节课学生学习气氛十分热烈,学习效果良好。

第二课《画中的线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2、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如何运用线条表现动感。

教学难点: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织。

教学过程:第一节一、组织教学,激发学生进取二、情境激趣、互动导入同学们面对自然界,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可以用最概括的绘画语言最简练的手段表达,你们想过没有,是什么,板书:线线条是美术中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变化多端的线条可以产生非常有魅力的画面效果,今天我们就一起感受下“线条的魅力”。

三,讲授(一)表演 :1.请3个学生上讲台各作3个不同的动作:甲直立,乙两手平举,丙弯腰。

2(请1个学生把刚才3个同学的动态个用一到两根线条概括出来。

(二)讲解。

1线可以把复杂的形体概括出来。

2.线的几种形式:直线—竖线,水平线,折线,斜线。

曲线—自由曲线。

竖线联想:直力的树木,烈士纪念碑庄严肃穆水平线联想:体操器材平衡木给人一种平稳安定的感觉。

折线联想:闪电,给人顿挫感。

斜线联想:雨光给人运动感,发射感。

曲线联想:火烈鸟。

优美,流畅,轻快。

四欣赏1)认识不同线条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引导学生欣赏书中我国古代绘画作品。

《放牧图》《黄河逆流》《八十七神仙卷》这3幅画分别运用了什么样的线条,表现出什么样的场面,你好像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具体分析:如《放牧图》运用了曲线、直线,线条粗犷、豪放、简练、概括,好像听到马蹄奔跑的声音。

外国作品欣赏:三位外国画家运用了什么样的线条,表现出画家什么样的心境,如:《女像》学生做一做人物姿态,说一说这时的想法,仔细看作品中的笔触,体会画家画这幅画的心境。

2)欣赏课本中的作品后,你有什么样的收获,(思考)3)学生作品欣赏:4、布置作业:小结如何画好一张漂亮的线条画:一张好的线条画,不但要画面完整,主体分明,而且画面上总会出现黑灰白的层次变化,黑灰白的层次需要做到线条的粗细变化、深浅变化、长短变化以及有疏有密的变化等等。

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感受,也都需要用不同的线条去表现,这样才会产生好看的画面效果。

五、总结许多同学刚才都有用线条表达自己一定的思想感情,希望你们平时多留意观察身边的线条,画出一些更好看的线条画作品。

第二节一、欣赏作品,方法创新1. 欣赏同龄伙伴的作品。

2. 用肢体的动作表现你对线条的感受。

二、创作实践1、提出实践要求:选择一幅喜欢的作品,临摹局部,并用一段话写出自己的感受。

2、学生临摹作品,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三、展示评述:1.以小组为单位评选出优秀作品,用一句话评价作品,并写在同学作品后面。

2.评价他人作品,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发表感想,你最喜欢哪件作品,能谈谈你的看法吗,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多种不同性质的线条,了解到线的质感以及起承转合中所表达的明暗、深浅变化,请大家做有心人,在绘画作品中发现更多不同线的表现,并将这种变化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板书设计:画中的线条线条特点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同学认识到线条的表示力,学习观察,欣赏画面的方法,进而体会,认识到线条这种造型语言的魅力,要经过同学读画.赏画并获得欣赏技能的过程.课本中用了三副作品对比欣赏,可以使同学很快感受到线条在画中的作用,同学自然会认识到画家可以利用不同的线条来表示不同物象的质感.上课时我准备了几件物品,如木棍,树枝,树皮,让同学用线表示出来.接着欣赏书本几幅古代名家作品,并提问:这几幅画运用了哪些线条,有什么特点?通过线条的表示你感受到什么?引导同学回答:画面以曲线为主,通过线条的表示体会到当时画面的情景.最后让同学任选《黄河逆流》.《八十神仙卷》中的一个局部来进行临摹.让同学可以亲身体会线条的美感.第三课《会动的线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