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托起你的梦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感受“梦想催人前进和奋起”。
能力目标: 2.树立自我成长的目标。
德育目标: 3.学习自我目标管理,设计实现梦想的方法和途径。
过程与方法:1.教师简述,导入本课2.分享故事:“名字的故事”3.游戏:“流星下的愿望”4.故事交流:梦想的价值5.讨论与分享:我们为什么没能达成自己的目标呢?6.教师总结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梦想的美好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习如何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引导、分析、体验、教案设计学生活动教学记实教师活动看大屏幕学生讲述“名字的故事”。
小组交流,再集中全班交流。
学生填写“流星下的愿望”。
阅读“梦想的价值”。
小组展开情景讨论和分享自己的经历。
全班交流。
朗诵小诗:如果生命是一条小溪,你希望它湍急还是平缓呢?如果生命是一片绿野,你希望它广阔还是狭小呢?如果生命是一角天空,你希望它高远还是低矮呢?平缓的溪流只会使远行船只搁浅,狭小的草地长不出奇葩异草,低矮的天空又缺少一份深邃博大。
开拓生命,其实就是托起你的梦想。
一、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 1、平凡的名字,蕴涵着伟大的梦想。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是我们成长路上的一颗启明星,催我们前进,催我们奋起!让我们从今天起就播下梦想的种子。
2、敢于梦想,是实现梦想的先决条件。
现在,我们已拥有这么多美好的梦想,那么,如何让梦想不再遥远呢?收回“流星下的愿望”。
随机抽取,进行交流,教师进行适当指导和点评。
3、小结:人因梦想而伟大,没有梦想的人生是最枯燥乏味的人生。
而那些只会做梦却不去实践的人,就像那个卖梦的孩子一样,无论多么美丽的梦想都会与他失之交臂。
实践梦想的第一步,当然是要把梦想转化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4、师生归纳:让“美梦成真”的秘诀:(1)、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即把梦想转化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和实际行动,不能好高骛远。
(2)、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即切切实实地去落实一个个具体的目标,不能急于求成。
)(3)、时时检讨,保持弹性。
(即常常检查目标落实情况,并因时因地因人适当调整目标,不能一成不变。
)(4)、量力而为,适可而止。
(即梦想和各个时期的目标都必须适合自己。
目标不能过低,也不宜过高。
一般说来,最适合的目标就像摘果子一样,“跳起来才能摘到的果子最甜!”)(5)、长程短程,互相配合。
(即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互相协调,衔接有序,实现梦想。
)三、课堂小结1、要想不断成长,仅有远大梦想是不够的,还要有合理的目标和计划。
2、计划应有时间长度的区别,你需要10年乃至一生的长远目标,也需要1年、1月、1天、甚至1小时的计划,因为小计划的实现,是实现大计划的保证。
3、用积极的行动实实在在地落实你的目标。
当你未能实现目标时,一定要分析原因,并加以改进。
4、可以从学习(包括将来的职业)、生活两方面来设想你的未来。
5、为你自己制定一个一个月的改进计划,就从今天开始。
教师简述,倒入本课在美国一座黑人教堂的墙上,刻着这样一句话:“在这世界上你是独一无二的一个,生下来你是什么,这是上帝给你的礼物,你将成为什么,这是你给上帝的礼物。
”你是什么,是上帝给你的礼物,你无法选择;你将成为什么,则是你给上帝的礼物,全由你自己做主。
那么,你将成为什么呢?你想过这个问题吗?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话题。
要及时肯定学生名字故事中蕴涵着的“梦想”的美好和“梦想”对自我成长的积极影响。
教师引导:古老相传,当流星划过天空时,我们许下的愿望是可以实现的。
假如现在流星正划过天空,你有时间许下5个让自己变得更美好的愿望,这5个愿望一定能在现在或将来实现。
它们可以是具体的,可以是抽象的…从故事中你获得了什么想法和感受?你还联想到了什么?播放歌曲《蜗牛》。
教师引导、组织,及时表扬,在歌曲声中最后总结。
“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我有属于我的天任风吹干流过的泪和汗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
”开拓生命,其实就是拖起我们的梦想。
心中有明确的目标,坚定执著地朝着目标努力,你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的蓝天!做一个受欢迎的异性同学【活动目的】1.树立异性交往的正确观念和态度,初步掌握与异性相处的原则和艺术。
2.克服异性交往的偏差,与异性友好相处,做一个受欢迎的异性同学。
【活动内容】初中生交往心理辅导。
【活动形式】讨论、小品表演、案例分析。
【活动对象】初一年学生。
【活动时间】50—60分钟。
【活动准备】1.通过座谈或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异性交往的现状。
2.根据交往现状设计案例2-3个。
3.请有异性交往障碍的同学参与小品表演。
【活动设想】由于受封闭的传统思想、个人早期不良生活经验以及个体内倾个性的影响,部分同学在与异性交往时陷于紧张失措甚至恐惧的状态;另一方面,受到社会不健康思潮的影响,部分同学在与异性交往时则流于粗俗、随便。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学生前来咨询同学关系、特别是异性交往问题者日益增多,交往窘迫者有之,给异性乱起侮辱性绰号者有之,揭人隐私并臆传恋爱关系者有之,追求异性者有之,难于区分友情与爱情界限者有之,不够健康的性别关系已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青春期身心的正常发展。
基于此,本活动意在从“受欢迎”这种近距离低角度入手,矫正异性交往的种种偏差,将学生的身心成长引向健康的发展轨道。
【活动过程】一、小品表演师:“异性交往”,这是一个令人向往又令人烦恼的事情。
一方面你们需要友谊,需要朋友,需要不同性格和不同性别的朋友:另一方面你们又常常被告诫,与异性交往千万小心,警惕危险!真有那么危险吗?还是一点危险都没有呢?异性之间该如何相处呢?请看小品《放学路上》。
(表演小品:放学路上,男生小A,小B遇到女生小C,小D,小A很紧张,脸红红的,头低低的,一句话都不敢说;小B 举止粗鲁,叫小C绰号(喂,三八婆);小C很生气,转而攻击小B;小D则拉住小C的手说:“走,走,走,我妈说过别跟男生打交道,男生都不是好东西。
”)师:他们这样做好吗?为什么?生(男):小D说男生都不是好东西,那她爸爸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生(男):我觉得小C太凶了,像只母老虎。
生(女):喂,搞清楚,是谁乱叫侮辱性的绰号?生(男):可也用不着这样凶啊?生(女):对付你们这类人就是要以毒攻毒。
师:请大家不要把分析问题变成男生女生之间的吵架。
生(男):我来说吧,这件事小B和小C都有不对的地方,小B举止粗鲁,叫绰号,没礼貌;小C以牙还牙,以毒攻毒,也不好。
生(女):我觉得小A在女生面前应大方一点,小D也不应该因为她妈妈说男生不好就拒绝与男生交往,毕竟大部分男生还是好的,也许是她妈妈跟她爸爸感情不好才会这么说的。
师:(小结并板书)小A:在异性前很紧张,不自然大方小B:举止粗鲁,叫绰号,没礼貌尊重对方小C:以牙还牙,以毒攻毒,也不好讲道理小D:拒绝与异性交往也不好,学会与异性同学相处是一种能力,它是互相往来将来长大后与异性合作的最初形态。
(点评:本环节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品表演,特别是让异性交往有障碍的学生参与表演,形象直观地将异性交往中较典型的现象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讨论分析小品中各种人物的是与非,较好地加深情感体验,树立异性交往的正确观念。
)二、心有千千结师:(投影案例)小丽和小勇是同桌,他们一直相处得自然和谐。
女生私下里夸小勇帅气,又肯帮助人,说小丽和他同桌有福气。
不久前,同学中传说小丽和小勇是“一对儿”,从此小丽开始留意起他来……渐渐地小丽发现自己对小勇说的话,做的事都很在意,常盼望着和他一起学习,一起玩。
一次无意中,他们俩人的手相触了,刹时小丽有一种触电的感觉……这是怎么了?我是不是早恋了?我该怎样与异性同学相处呢?师:谁有过这种经历?生:(不好意思地)听好多人讲都有这种经历。
师:假如是你会怎样对待这件事?生:不与他同桌。
生:继续交往,不管别人怎么讲,知道这是=种正常的心理,并不是恋爱就好了。
生:会很不好意思和他来往。
师:少男少女对异性产生朦胧的情感,比如有的男同学喜欢漂亮的女同学、有的女同学欣赏某个男同学矫健的身姿、或者男女同学喜欢与异性在一起活动等等,这是青春期一种特殊的又相当正常和健康的心理体验,不必为此感到害羞和难为情或紧张,倒是应该恭喜自己,我长大了。
这种朦胧的情感是由性生理成熟而引起的性意识的萌动,是人的一种本能冲动,带有喜欢和欣赏异性的成分,不是爱上对方了。
但是人是有理性和意志力的,如果任凭自己的欲望左右,放任自己的情绪冲动而早恋,那就可能荒废学业,贻误青春年华,为那份早来的不成熟的感情付出沉重的代价。
就如树上的果子,是生的好吃还是熟的好吃?你们在这个年龄发生的恋爱就像摘取树上不成熟的青果子,只会品尝到苦涩的滋味。
人生有许多关键期,错过这个学习最佳时期,以后花再多的时间和精力也很难弥补上。
至于感情的事情,最适合的年龄是二十几岁,那时你不谈父母可能还会催促你呢。
师:小丽该怎么办呢?她既不必往后退也不该往前跨,她应与同桌保持正常交往。
当然,这种交往应尽量在群体当中进行,交往的感情宜浅不宜深,尽量避免和他单独交往。
因为群体交往可以使你获得多人的友谊,且能使你吸取多个异性身上的优点,一对一的单独交往则容易陷入早恋的泥坑。
我们平常与异性交往应以群体交往为主,尽量避免一对一单独交往。
(师板书:群体交往为宜,避免单独交往)(点评:让学生明白与异性接触时的本能冲动实属自然,不足为怪。
指导学生用意志力将本能性冲动控制在安全适当的程度上,且在交往时以群体交往为宜,是避免学生过早陷入早恋的有效方式。
)三、收到求爱纸条怎么办?师:(投影案例)小娟是班级里公认的班花,她不但成绩优秀,气质高雅,而且弹得一手好琴。
一次下课后,小娟发现抽屉里多了一封信,里面写着滚烫的词语,并约她放学后在公园门口见面。
她从字迹上已猜出是哪位男同学写的,心里咯噔一愣,脸刷的红了,不知如何是好?师:假如你是小娟,遇到此事该怎么办?生:把纸条交给他妈妈,看看她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生:她可以去约会(全班大笑),先看他长得帅不帅,长得帅再跟他约会,长得不帅就别理他。
生:我也许会和好朋友一起商量。
生:把纸条撕掉,用不着理他。
生:告诉他现在不应考虑这些事,应该把心思放到学习上。
师:把纸条交给老师或对方的家长,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告诉自己的父母,有些时候反而使他们担心;准时赴约,可能导致早恋;把纸条撕掉、不理他,也不能解决问题;把此事公布于众或跟要好的同学讲,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且有可能导致同学关系紧张。
因为你虽不能接受这份不成熟的感情,却应当尊重别人的好意,维护对方的隐私和自尊。
老师认为最佳的方法是—暂时保密,找个时间把信还给他,并表明自己的态度:现在我们年纪还小,还是学习的大好时光,应该集中注意力学习,请克制自己的感情冲动。
(师板书:克制感情冲动)师:假如你是那位写纸条的男同学,你以后要怎样克服自己的感情冲动呢?生:去找心理老师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