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生物学教学法

中学生物学教学法

中学生物学教学法绪论中学生物学教学法是一门研究中学生物学教学的教育科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

它以教育学和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总结中学生物学教学实践经验,并吸收现代科学教学法的有益成果,研究中学生物学教学的目的任务、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能力培养、考试与评价、教师备课、课外活动等问题的科学规律,以及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规律。

把生物学教学中的具体现象和问题理论化、科学化、规律化,从而形成独立的科学体系。

中学生物学教学法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系的一门必修课程。

设置这门课的目的是使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初步掌握生物学教学法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初步具备分析中学教材、备课、上课、课程评价等生物学教学工作的能力;了解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而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认识生物学教学法课程的重要性,增强当一名合格中学生物教师的责任感。

从而为高师学生将来独立从事生物学教学工作提供科学途径,奠定良好的基础。

对于在职尚未攻读生物学教学法的生物教师来说,是使他们掌握并运用生物学教学法的理论知识,联系教学实践,检验和总结自己的教学,开展教学研究,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生物教师。

第一节学习中学生物学教学法的目的为什么要学习中学生物学教学法呢?这是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目标的需要。

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系,主要是培养中学生物教师,而生物学教学法是合格的中学生物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科学。

作为中学生物学教学工作者,必须具有马列主义修养和政治觉悟,必须掌握丰富而专深的生物学知识。

但有了这两条,是否能顺利完成中学生物学教学任务呢?实践证明,仅仅这样是不够的,生物教师还必须掌握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具有纯熟的教学技能,具有教育科研能力。

而学习生物学教学法,能帮助教师达到这一条件。

一、中学生物教师应具备的条件(一)具有专而深的生物科学知识和广博的知识素养,以及较强的生物学实验能力生物教师要掌握植物学、动物学、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生态学、进化论等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

而且要了解这些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及有关的科技与生活知识,并逐步达到深广的程度。

随着生物科学的迅速发展,新知识数量急剧增长,生物教师要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不仅要掌握生物科学知识,还要在相当程度上掌握与本学科相关的学科知识。

例如化学、物理学、数学、自然地理学、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哲学、自然辩证法等学科的知识。

善于把这些基础知识与生物学科紧密联系起来。

生物教师较强的实验能力包括实验仪器、器具的使用、保养及简单维修的能力;实验材料的采集、制备;试剂配制、标本制作的能力;合理组织各种类型实验教学的能力;实验室、储藏室和实验园地的规划管理能力。

(二)掌握教育科学理论,具有纯熟的教学技能和管理教育的能力。

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必须具有教师应有的专业修养,即掌握一般的教育理论及生物学教学法理论。

以了解教育与生物学教学规律,正确分析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克服教育与教学工作中的盲目性。

此外,还应具有对教材分析、整理、加工、组织的能力,以及遵循教育与教学规律、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成功地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

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如何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如何发问,启发学生思维;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如何突出重点,讲透难点,把知识讲解清楚;如何指导学生观察、自学;各种直观手段的设计和运用;板书的正确书写;知识的巩固检查等都要有纯熟的技能。

生物教师还要随时注意教育上的新动向,学习和研究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方法,充实自己的教育学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试验研究、总结推广,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理论和生物学教学方法作出贡献。

同时,生物教师还应有管理教育的能力。

(三)具有教育科研能力和创造能力生物教师应了解和掌握生物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例如研究课题的确定;研究对象的选择;实验组织类型的制定;实验因子的实施及无关因子的控制;实验的记录、数据的整理统计、分析;实验效果的测定;论文或调查报告的撰写方法等等。

生物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才能探索和掌握生物学教学规律,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要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教师自己必须具备创造能力。

富有创造精神的人,必有强烈的求知欲,因求知欲是发明创造的主要起端。

还要进行富有创见和想象的思维,要大胆设想,勇于改革。

例如课堂教学结构设计,新的实验、教具设计等。

(四)遵循师德要求,加强师德修养师德就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

教师是从事培养人、塑造人的劳动,肩负着把青少年一代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重任,直接关系我国的兴旺发达,因而教师的职业决定其师德的内容。

社会主义社会师德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科学理论;共产主义的理想和道德;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热爱学生、为人师表。

生物教师必须遵循师德要求,加强师德修养,以适应教师崇高职责和时代对教师的要求。

二、学习中学生物学教学法必须廓清的几个认识问题(一)生物学教学法理论与生物学专业知识的关系有人认为,只要生物学专业知识学得好,学不学教学法无关紧要。

对于任何学科的教师来说,专业知识无疑是教师据以从事工作的基本条件,没有它,谈不上从事教学工作。

但要使专业知识充分发挥作用,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要有教学法的理论分析教材,确定正确的教学目的,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研究教学艺术。

例如,讲课要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要深入浅出等,使学生获得扎实的知识。

实践中常存在这种情况,有的教师生物学专业知识丰富,但不讲究教学法,如讲解时重点不突出,条理不清楚,不考虑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而一味地灌输大量知识等。

后果是往往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而专业知识不能代替和包括教学法理论,两者只能互相补充,而不能彼此取代。

一个生物教师必须既要有丰富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又要有科学的教学法理论。

(二)生物学教学法理论与教学经验的关系有人认为教师的教学水平只有通过教学实践才有可能得到提高,因此在他们看来,不必学习教学法课程。

我们认为这是对学习教学法理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教学水平的提高固然需要通过一定的实际工作的锻炼,但是不能忽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中学生物学教学法理论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总结国内外优秀生物教师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把经验上升为理论的一门科学。

因而它对中学生物学教学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有了教学法理论指导,就会使自己的教学走上正确的科学的轨道,少走或不走不必要的弯路。

实践证明,有理论指导和无理论指导是大不一样的。

对于有过教学实践的教师,也应学习教学法理论,运用理论检验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给教学经验,从中发现问题。

还可运用理论知识探索生物学教学规律,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事实是,优秀生物教师的丰富教学经验,正是来自于他们对教育理论和生物学教学法不断学习和反复研究的结果。

因而必须重视生物学教学法理论的学习。

(三)生物学教学法理论与教育学、心理学的关系有人认为,已经学过教育学和心理学了,因而就不必再学生物学教学法了。

教育学和心理学是生物学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生物学教学法必须以教育学的理论为依据,教育学是论述教育中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它研究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方法,教育中各项工作的任务、过程、内容和组织形式,教师以及学校管理与领导者(教学论是其中的一部分)。

而生物学教学法是在教育学的基础上,结合生物学科的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研究生物学教学规律,研究生物学科具体的教学,如中学生物学教材、直观教学等。

因而教育学与生物学教学法两者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学习了教育学并不等于就了解了生物学教学的规律,生物学教学法研究的一切问题,只属于生物学这一门学科,对这些问题,只有生物学教学法才能作确切可靠的阐述,仅凭教育学中教学论的知识是不够的。

当然,生物学教学法也要利用教育学中教学论的原理,作为基础,例如运用教学原则、教学过程、复习、考试等问题的一般原理,对生物学科中的特殊情况进行独立研究。

而教育学中教学论也需运用各科教学法的独立研究成果,作为进行概括的材料。

因而生物学教学法和其他各科教学法必须以教育学理论为基础,而教育学又必须以各科教学法内容加以充实,使其日益完善、丰富。

心理学也是生物学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生物学教学法中的生物学教学过程、直观教学,实验教学中的心理问题,学生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能力培养,中学生学习中的心理等,必须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理论作为指导进行研究。

而其中的研究成果也可丰富心理学的内容。

第二节中学生物学教学法的研究范围中学生物学教学法的研究范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中学生物学教学目的与任务研究内容包括确定生物学教学目的与任务的依据和历史发展过程,生物学教学应达到的目的任务,各项目的任务包含的具体内容等。

二、研究生物学科的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教学原则研究内容包括我国历年来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的特点、内容,各国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的内容及各国教学大纲的比较研究,我国现行中学生物学教材的内容与教材分析;我国历年来中学生物学教材体系与内容;各国中学生物学教材体系与内容;各国教材的比较研究;教材与乡土教材的编写;生物学教学中的教学原则及其具体贯彻。

三、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考试评价等理论和实践包括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的本质、特点以及生物学教学的具体教学程序;生物学教学中讲述、谈话、直观教学法,发现法等现代教学方法的理论、发展和具体运用;生物学教学中各种课堂类型的特点与组织方法;生物学教学的考查、考试的目的、方法,标准化考试与实施方法,考试评价与学生成绩的评定,命题原则与题型等理论和实践。

四、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规律及学生的能力培养主要研究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规律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生物学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内容、培养途径和方法。

五、中学生物学的课外活动,中学生物学的教学设备主要研究生物学课外活动的性质、意义、活动内容及组织领导方法等理论与实践;生物学教学中关于生物角、生物园等设施的内容与作用,生物学教学中应具备的实验仪器、器具、药品、各种标本、模型等设备以及电化教学必需的设备。

六、中学生物教育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包括生物学教学法科学研究的内容,教育实验法、观察法、历史法、调查法、统计法等方法的具体运用及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的撰写。

七、国外中学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发展主要研究美、英、苏、日等国中学生物学教材、教学方法、课外活动等概况与发展。

第三节学习中学生物学教学法的方法明确了学习生物学教学法的重要性后,还必须了解怎样学好这门课程,学习生物学教学法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一、重视教学法理论知识的学习生物学教学法理论有其本身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应用性,必须认真学习才能运用教学法理论知识于实践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