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文化与生活试题(必修3)出题人:高三政治组审题人:高三政治组适用范围:普通班1.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
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
这说明:B①文化包括礼仪、语法、逻辑等意识形态部分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③每个人的文化素养是后天逐步培养出来的④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追溯中国结的渊源应从远古年代的结绳记事开始。
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记,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结”与“吉”谐音,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小小绳结被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愿望,“同心结”、“平安结”、“团圆结”,一个个美丽的中国结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上述材料中文化现象的正确解读是(A)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追求真善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③从绳结之中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④结绳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A.①③B.②④C.①②D.①④3.中国历史上素有“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和谐理念。
和谐理念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和行为,成为中国人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价值观。
这反映了(A)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B.文化决定人们的价值选择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D.文化支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4.《墨子·所染》中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
故染不可不慎也。
”下列句子与此句包含的文化生活道理相同的是DA.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不可夺其赤B.以自身自强,则名配尧舜C.合抱之木,生于毫末D.见贤则思齐,则不贤而内自省也5.著名作家龙应台在谈及有关“文化”话题时,说道:“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
……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上述观点说明:C①文化是可以通过人的社会行为体现出来的②文化是在人的成长中自然形成的③文化是通过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培养出来的④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塑造着人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对外交流越来越频繁。
在对外交往中我们要学会“入乡随俗”。
这表明了:BA.传统文化要因时而变B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C.不同的文化具有共性D.要用优秀文化改变落后文化7.2012年5月,中华母亲节促进会会长李汉秋教授说,不能把美国母亲节视作世界母亲节。
法国、泰国、阿拉伯地区的国家都有自己的母亲节,中国也应确立自己的中华母亲节,这是因为A①它能更好地表达中华民族的情感②有利于强化中华文化的主导地位③是抵御西方文化的有效措施④有利于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A.①④B.②④C.①③D.③④8.2012年6月讯,继“三轮哥”、“奔跑哥”、“火车哥”、“装醒哥”之后,“托举哥”在网络上火爆登场。
各地英勇救人的“托举哥”事迹通过一段段小小的视频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视频纷纷被转载,“托举哥”通过网络一夜走红。
这说的是DA.中华文化发展离不开网络的进步B.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源泉C.网络文化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D.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9.“没有底蕴的开放是瓦解,没有原则的包容是妥协,没有扬弃的继承是退化。
”这一观点启示我们A①在文化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②对于传统文化,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③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④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10.2012年6月12日晚,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国家体育馆开幕。
少数民族的演员们载歌载舞,展现了各民族文化艺术百花齐放的蓬勃活力。
群舞《山谷木屐》、组舞《节日欢歌》、儿童歌舞《五彩传说》、原生态独唱《山歌》……一个个富有民族韵味的节目明快奔放、异彩纷呈。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D)①由于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具有一般的、普遍的规律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④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1.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化厅等单位联合摄制的甘肃省首部秦腔数字电影《锁麟囊》于2012年4月13日进行全省首映,这标志着2012年甘肃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正式启动。
该影片根据京剧大师程砚秋先生的代表作改编,既保留了京剧的精髓,又体现了秦腔的特色。
看过电影的观众普遍认为,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影片。
这表明(B)①不同区域文化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借鉴和吸收②中华文化能够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③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④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12. 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开幕式融入了很多广东元素——广州方言歌、木棉花、猎德鼓等,在传统韵味中凸显岭南文化。
这表明AA. 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B. 地域文化都是在本地域独立形成的C. 地域文化之间没有共性D. 中华文化在性质上是全国地域文化的总和13.粤剧又称大戏,是融汇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剧称西皮)、二簧为主的我国南方一大剧种。
这一事例主要说明:BA.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精神纽带B.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得以发展C.传统文化对人们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D.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14.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在任福建漳州知州时,曾为创办的白云岩书院写过一副对联:“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
”这是千百年来中国仁人志士的崇高精神追求。
这种精神追求(C )①凝聚着自信自尊,是决定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②体现着与时俱进,是弘扬时代精神的重要契机和体现③蕴涵着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操,体现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④充溢着从容淡定的情怀,是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15.2012年8月9日,德语动画版《易经》首次在德国NRW电视台播出,引发广泛关注。
许多观众来信交流观感,表达对《易经》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更有观众要求预订该片的全套DVD。
动画版《易经》在德国电视台的播出C①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②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③消除了中德文化之间的差异④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6.近年来,周杰伦的流行歌曲、赵本山的小品火了,而交响乐、歌剧、民族戏曲则有些受冷落。
一些有识之士呼吁“文化艺术领域也需要生态平衡”,这是因为D①不同类型、多样风格的作品,可以满足不同层面大众的需求②在文化艺术领域,各种文化形式是同等重要的③扶持高雅文化艺术,限制通俗文化艺术是当务之急④各种文化艺术形式和谐发展,才能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7.2012年11月28日,国家广电总局宣布停播江苏教育电视台竞猜节目《棒棒棒》,并要求严禁播出低俗的不健康的文化节目。
这告诫我们D①文化市场越是活跃越需要加强管理和引导②要大力发展健康有益的文化③要运用各种手段消除腐朽落后文化的影响④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坚持社会主义的主旋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①②18.“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对个人、对整个国家、对人类的责任感。
如果学校教育只注重知识,不重视德性培养,那么培养的人越有知识,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强调的是CA.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B.加强了思想道德修养就能学好科学文化知识C.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对于人生发展是极其重要的D.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19.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张衡说过:“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
”这句古训告诉我们( C)A.要勇于直面生活中的道德冲突B.要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C.要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D.爱国主义是任何时代的主题20.在“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中,我们应当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讲文明还得懂文明,并不是所有不文明的行为都关乎道德。
这说明公民(B)A.遵守道德规范应该从小事做起B.必须自觉加强科学文化修养C.必须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D.必须在实践中积极改造客观世界21、2013年1月,教育部发布贯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
甲认为,这样可以化解汉字书写危机;乙认为,在键盘时代学书法是浪费时间。
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①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②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③书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④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培养审美能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2.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
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前行。
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D)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②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③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3“笔墨当随时代”,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要有创新。
然而,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
这表明绘画艺术的发展要(C)A.正本清源,独树一帜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C.薪火相传,推陈出新D.各美其美,和而不同24.《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
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A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②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统一的重要体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5.材料一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它主要包括:以青少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有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如诗社、棋牌俱乐部、书社、文学社等社团活动,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