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用(中学)心理学平时作业及答案第1次平时作业(第1—3章)

实用(中学)心理学平时作业及答案第1次平时作业(第1—3章)

实用(中学)心理学平时作业及答案第1次平时作业(第1—3章)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以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作为研究对象的是(C )。

A.生理心理学 B.实验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 D.人格心理学2.精神分析理论是由( B )提出来的。

A.艾利斯 B.弗洛伊德C.马斯洛和罗杰斯 D.斯金纳3.在人为的控制条件下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D )。

A.观察法 B.访谈法C.测验法 D.实验法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感觉的( A )现象。

A.适应 B.对比C.后象 D.感受性5.将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其依据的标准是( C )。

A.知觉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B.在知觉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感觉器官C.知觉反映事物的特性 D.知觉是否有目的、有计划6.在感知事物时,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称为知觉( D )。

A.选择性 B.整体性C.恒常性 D.理解性7.教师用带颜色的粉笔标出黑板上的重点,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是利用知觉的( A )。

A.选择性 B.整体性C.恒常性 D.理解性8.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 C )。

A.指向和选择 B.集中和紧张C.指向和集中 D.集中9.“一心二用”即注意的分配是( A )。

A .有条件的B .无条件的C .不可能的D .以上一个也不是10.突然的敲门声,打断人的思路,属于( B )的干扰。

A .随意注意B .不随意注意C .随意后注意D .注意的动摇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24 分)1.心理学P32.认知过程P43.观察法 P154.差别感受性P265.感觉适应P27 6.知觉的恒常性P377.注意的转移P638.随意注意 P64三、简答题(每小题 7分,共28分) (一)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解答要点: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现象就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人类的心理现象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 认知过程与学习:认知过程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 ,揭示事物的意义、作用和规律,使人获得知识的过程。

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过程,与人类心理过程紧密相关。

(2) 动机与情绪:人们的任何活动都是有内部原应的。

动机是推动人们活动的内在动力,情绪是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人们对事物的不同态度,产生了满意,厌烦等情绪。

(3) 心理特征:就是体现心理差异的现象,包括能力与人格,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高低的心理特征。

(4) 社会心理与心理健康:人作为社会成员体现了很强的社会性,个体中的人和社会中的人存在不同的心理现象。

(5) 心理发展与职业规划:心理发展涉及人生从出生到衰竭过程中的心理规律,年龄特征及心理发展关键期是发展心理的主要特点。

(二) 简述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三大心理学派的主要观点。

P14(三) 什么是感觉?什么是知觉?感觉和知觉的关系是什么?解答要点:(1) 感觉是大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其个别属性的反映。

(2) 知觉是大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反映。

(3) 感觉和知觉的关系:①感觉和知觉密不可分。

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

因此,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基础。

②但感觉和知觉之间也有很大区别:首先,从生理机制看,感觉是单一感官活动的结果,而知觉是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的结果。

其次,由感觉到知觉要经历一个主观选择的过程。

最后,感觉和知觉是两种不同的心理过程。

(四) 良好注意的品质有哪些? P61—63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分配、注意转移,那么,良好注意的品质就应该包括:1.大的注意广度;2.好的注意的稳定性;3.良好的注意分配;4.注意转移的快。

五、论述题(共 38分)(一) 举例说明学习心理学对人类与个人发展具有哪些意义?(12分)P18—20解答要点:(1) 认识内外世界。

人的心理表现在不仅能认识外部世界,也能认识精神世界。

人类心理的深刻性表现在,人们不仅去描述事实,还要去解释所获得的事实,从中寻找规律,建立原则或理论。

人们在认识与解释主客观世界时会表现出心理差异。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实的认识会有所不同。

例如,一个学生在一次期末考试中失误,别人可能更多地是从事件的结果来解释考试失误,但当事人会对考试失误有更多的解释,如因病缺课、复习不全面,而不是学习能力的问题。

因为当事人从主客观两方面来解释这一事实,而旁观者可能更多地仅从外部信息来解释。

(2) 调控行为。

调控是超越于预测的更高层次的心理现象。

预测是表现在思维层面上的心理现象,而调控是落实于行为层面上的心理现象。

调控使人成为一个主宰者、参与者,因为调控可以支配行为的发生或不发生,决定行为的开始、持续、停止,决定行为的模式、至度与快慢。

人的调控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它对人的发展具有帮助和提升作用。

(3) 预测未来。

预测未来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心理功能。

人们不仅希望了解事实,解释现象,还希望能把握未来,预测前景。

人类了解及研究事物发展变化规律,是为了更好地预测未来。

预测是叙述事物发生、发展的可能性,和事物间关系出现的可能性。

例如,我们可以透过学生高中的学习成绩来预测他们的高考成绩。

美国大学入学考试中的学业性向测验,其目的在于预测学生在大学学习中的成就表现。

心理学中的成就测验、性向测验和能力倾向测验就是具有预测功能的心理学测量工具。

(4) 提升生活质量。

提升生活质量是心理学研究的终极目标,心理学家工作的目标也是为了人类的自身发展,许多心理学研究成果已经贡献于人类的发展。

如教师通过掌握教育心理学知识,来提高教学能力,保证高质量地工作。

中学教师通过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来有效地帮助学生顺利地渡过青春“骚动期”。

学生通过自我心理调试,可以减轻考试焦虑,以良好的心态进入考场,获得好成绩。

通过沟通技能的训练,提高人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开拓更广阔的人生领域。

心理咨询员通过运用各种心理咨询理论和心理咨询技术,使来访者梳理问题思路,释放不良情绪,形成合理信念,建立人生目标。

认知心理学家通过研究人类解决问题的历程,为人类思维提供有效的策略与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环境心理学家与建筑师、城市规划者等合作,为人类提供舒适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心理学知识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许多有效的方法与方案,因此学习心理学对人类发展及个人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 举例说明如何利用错觉现象来美化生活?(13分)解答要点:错觉:根据知觉时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把不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知觉称为错觉。

错觉是人对外界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人的各种感觉中一般的说来,都有错觉现象。

各种错觉中视觉最为明显。

例如,两条等长而互相垂直的直线,在人们看来坚线要比横线长。

错觉在人的生活中有许多妙用,人们有时根据特殊需要有意识地引起他人产生错觉,以增强事物的优点或补救不足。

在美容、服装穿着、工艺美术设计中和建筑装饰设计中人们就常常利用错觉来美化生活。

联系生活实际举例。

(比如,在美容、服装穿着、工艺美术设计中和建筑装饰设计中人们就常常利用错觉来美化生活。

)例如:把头发剪短一点就会产生面庞变胖了一点的错觉。

化妆时,利用脂粉化妆品在脸上适当涂抹,目的是强调面容的自然美部分,遮挡面容上的缺点,增强美的效果。

在服装设计中,设计师利用“浅色可把物体放大,深色可使物体缩小;竖直线可以把物体拉长,横平行线则会使物体增加横度”的错觉效果,用竖直线条、小花型、冷色调、浊色等来改观体型的过胖,或用横线条、大花型、暖色调、明亮的色彩来弥补瘦长体型的不足。

在穿着上,对于身材条件中等的人来说,选择款式简单无特殊装饰要素的筒形裤,短外套看上去会感觉身材很高窕漂亮;身材非常自信,小腿相对修长的人穿深V领宽松长夹克和灯笼裤形看上去会身材更加漂亮。

体型过小的女青年,选用轻巧的衣料,看上去会觉得飘逸洒脱。

身体太瘦的女青年,穿稍为硬的布料与密褶的裙子,就不会显得太瘦。

工艺美术设计中,常常利用错觉,“将错就错”,以错觉达到预期的效果。

譬如,圆柱体的搪瓷口杯,一般的口径等于其高度,可是因为它是圆柱形的,侧面看去便觉竖长。

又如,以并行的竖纹饰物则显高,以并行的横纹饰物则显宽;黑色饰物感到集中、收缩,白色饰物感到膨胀、扩散。

在房屋的装饰设计中设计师利用人的错觉运用装饰布置技巧装饰低矮的房子里,一样能使人产生宽敞、光亮的感觉。

设计师选用明度低的冷色(扩充色),如青、蓝、紫色等装饰低矮住房墙壁及天花板的色彩;采用透明度强的材料,增加光线亮度,并把门和窗户面积改大,以增加房内亮度;选用清新淡雅,如乳白、淡黄或浅紫等家具,给人感觉明快、宽敞,如选用深颜色家具极易给人沉闷的感觉;在家具样式布局上,尽量利用空间,选用组合橱柜或墙上挂橱会少占用房间面积;为使低矮住房获高敞感,利用人的视觉差别得到效果,如窗帘尽量加长,悬挂字画采用竖长幅,墙面上挂上一幅大海的风景画,使人观之亦产生房间空间加大的感觉,这样就弥补房间的低矮感觉,而且感觉房间变得宽敞、光亮和漂亮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