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闭症感觉统合训练项目及功能简介

自闭症感觉统合训练项目及功能简介

自闭症感觉统合训练项目及功能简介感觉统合训练项目及功能简介一、滑板爬主要的感觉输入:前庭、本体、触觉、视觉。

训练目的:促进双侧统合,强化本体-前庭感觉统合。

训练要求:儿童俯卧在滑板上,以腹部为中心,身体紧靠滑板,头抬高,双腿并拢伸直,脚面绷紧,双手同时撑地向前滑行。

二、滑梯主要的感觉输入:前庭、本体、触觉、视觉。

训练目的:对前庭体系产生强烈刺激,促进头、颈肌的同时收缩以及身体保护性伸展反应行为的成熟,培养儿童集中注意力。

训练要求:儿童俯卧在滑板上,双手抓住滑梯两边,用力一拉俯冲下来,双腿并拢伸直,脚面绷紧,头抬高目视前方,双手尽量朝前伸展。

三、趴地推球主要的感觉输入:本体、触觉、视觉。

训练目的:1. 加强颈部肌肉的锻炼以及身体协调能力。

2. 改善儿童注意力以及培养儿童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

训练要求:儿童趴在地上,球摆放在面前,离墙壁约30-50厘米,双脚并拢,手臂抬起,肘关节不撑地,双手对墙连续推球。

四、平衡台主要的感觉输入:前庭、本体、触觉、视觉。

训练目的:通过练习统合儿童平衡反应的反射感觉,帮助建立前庭固有平衡,发展儿童下肢力量,让儿童学习通过屈伸膝关节取得平衡的方法。

训练要求:儿童两脚左右分开踏在平衡台两端站立,做左右摇晃状并保持平衡,并做排球等运动。

五、独脚椅主要的感觉输入:前庭、本体。

训练目的:帮助儿童建立前庭感觉机能,控制重力感,发展儿童平衡能力,对多动和身体协调不佳的儿童最好,同时对儿童的腰腹力量也有锻炼作用。

训练要求:儿童坐在独脚椅上,双手侧平举,坐稳后双脚交叉前踢。

抬头、挺胸、目视前方。

六、羊角球主要的感觉输入:前庭、本体。

训练目的:1. 在练习过程中达到姿势和双侧的统合,并可促进高程度的运动企划。

2. 对心血管系统有较好的锻炼作用。

训练要求:儿童坐在羊角球上,双手紧握手把,身体屈曲往前跳动。

七、袋鼠跳主要的感觉输入:前庭、本体。

训练目的:1. 在跳跃动作中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敏的信息。

2. 发展儿童下肢跳跃活动,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大的锻炼作用。

训练要求:儿童站在布袋中,双手提起袋边,双脚同时往前跳动。

八、蹦蹦床主要的感觉输入:前庭、本体。

训练目的:1. 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敏的信息。

2. 矫治重力不安和运动企划不足。

3. 发展下肢力量,促进上下肢的协调。

训练要求:儿童在蹦床上双脚并拢蹦跳,跳起时小腿后屈,脚后跟踢至臀部。

九、晃动平衡木主要的感觉输入:前庭、本体。

训练目的:1. 以狭长的路径让儿童通过,协助发展儿童本体感觉,建立儿童协调身体平衡的能力。

2. 锻炼儿童下肢力量,培养不怕困难的良好品质。

训练要求:儿童站在独木桥上,一手扶护栏,另一手侧平举,抬头、挺胸、目视前方。

双脚交替向前走。

十、圆筒吊缆主要的感觉输入:前庭、本体、触觉。

训练目的:1. 促进前庭固有感觉体系活动,强化触觉体系。

2. 通过大量前庭信息的获取,促进儿童身体协调,对固有前庭感觉输入统合有帮助。

3. 对儿童四肢力量的发展也有帮助。

训练要求:儿童屈曲身体,用双手抱紧圆筒,双脚以圆筒底边为支撑点紧紧夹住,保持身体平衡,在指导者的协助下做旋转或360度大回转。

============自闭症儿童感觉统合疗法 ============ 大运动内容:领域目标训练内容1.被动的触觉训练 a. 触觉系统的正常化b. 帮助情绪安定c. 初期人际关系的建立触摸、呵痒痒、轻敲身体、摩擦触摸擦子、羽毛、毛巾、天鹅绒等抱着孩子说话2.身体接触韵律游戏 a. 促进触觉系前庭系正常化发展b. 抑制紧张性颈反射及迷路反射c. 促进站立反应抱在膝上坐着配合节奏轻打、转身、扭动、举高、配合节奏摇晃身体3.身体感觉的确认a. 姿势结构的形成b. 完成步行扭拧、向后弯曲、翻身、以肘支撑身体腹部移动、单膝跪立、协助步行、一人一步、站立平行4.基本运动a. 身体的形成b. 空间认知旋转、站立、步行、跳跃、登高、投掷捕抓、打拉、变换方向a. 身体的形成b. 形态认知c. 空间认知滑梯、平衡台、秋千、躲迷藏、登山、下坡、玩球、双/单脚跳跃、相扑、跳箱、三轮车、自行车协调性各种步行方式、跳跃、青蛙跳、移动接球、保龄球、投圈圈等a. 身体意识的确认敏捷性追逐游戏、模仿游戏、前方回转、变更姿势、步行、快速步行、止步、跑步等筋力爬起、后仰、屈膝起立、跳跃柔软性腕肩颈的旋转、脚伸至头部、伸张下肢拳脚抖脚、前后旋转、摇晃平衡性指尖站立、前方平衡、单脚站立、V 字平衡、平衡板、单脚跳5.加强运动 b. 形态、空间、认知创造性运动自己做出多种姿势、改变移动速度、方向、运动的开始及终止、闭目移动、投圈、多人追逐游戏2精细运动内容:领域目标训练内容1.手的旋转机能游戏a. 正确度b. 提高筋运动感觉c. 手眼协调转陀螺、转袋子、螺丝帽、棒棍体操、短棒、把手等2.抓拿动作游戏a. 提高筋运动感觉b. 知觉运动协调c. 手眼协调积木游戏、拼图、穿珠孔、筷子夹小球3.手指动作运动a. 提高筋运动感觉b. 空间知觉c. 筋运动感觉及视觉手指模仿运动、猜拳、抽取毛线4.手及手指机能运动a. 筋运动感觉b. 知觉的速度和正确度c. 手眼协调投圈圈、圆圈游戏、投球纸飞机游戏5.握机能游戏 a. 正确度b. 筋运动感觉及视觉c. 手眼协调取手绢、剪纸游戏、抢棒游戏、钉钉子、敲击游6.培育感觉游戏 a. 感觉(视、听触)觉b. 筋运动感觉及视听觉c. 手眼协调d. 空间、形态认知e. 日常课题各种步行方式、跳跃、青蛙跳、移动接球、保龄球、投圈圈等追逐游戏、模仿游戏、前方回转、变更姿势、步行、快速步行、止步、跑步等7.培育智能游戏、训练a. 感觉(视听觉)b. 筋运动感觉及视觉c. 形状、空间认知积木、拼图、构造游戏、图卡配对8.丰富表现力游戏a. 筋运动感觉及听觉b. 身体象之形成自由画、课题画、韵律身体表现、动作声音模仿、猜声音游戏等9.培养情操游戏、训练 a. 感觉(视听触)觉b. 筋运动感觉c. 空间认知玩水泥巴游戏、指画等10.吹咬训练a. 筋运动b. 调整呼吸吹泡泡(肥皂水)、吹蜡烛、吹气球、嚼口香糖、泡泡糖11.应用动作训练 a. 感觉(视听触)觉b. 筋运动感觉视觉c. 正确度、速度d. 知觉-运动协调穿绳、结绳、拼(纸)图、贴画语言训练呼吸不充分导致语速过快,说话的过程不会换气,唇舌不到位导致语音含糊不清楚,肺活量小导致说话声音小。

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是说的不清楚、快、不完整所以让听的人感到费劲,下面是系统的训练方法。

1.气息的练习:吹羽毛、纸条、乒乓球,在练习的过程中不要强调孩子用力吹,而要匀速的有控制的吹气,手拿羽毛匀速吹动让孩子感受气流的动向,每天坚持一次时间不要过长可分多次进行,这样做的结果是为了让孩子在说话的时候有控制的用气。

练习吹气的同时也要练习吸气,吸气不充分也会影响说话的效果。

可采用闻香水练习吸气,也可和孩子做下面的游戏会更好,就是用纸巾的纸撕成窄条,放在鼻子上让孩子吸气吸住纸条,充分吸入空气后用嘴发“p”的音把纸条吹出去。

再就是让孩子平躺在床上安静一会儿,让孩子的呼吸由胸式呼吸转为腹式呼吸,可在孩子的肚子上放个小枕头,让孩子看见枕头的起伏体会腹部的呼吸。

2.舌部练习:运用葡萄干(把一个葡萄干用手拨开撕成小块)粘在嘴巴的四周让孩子用舌尖舔下来,练习舌头的灵活性,用海苔(劈开撕成小块)粘在口腔内的上颚让孩子用舌尖将其舔下来,练习孩子的舌头在口腔做上翘下滑的动作,这个动作很关键,它有利于孩子说话时舌头的灵活。

弹舌出声音,用舌前部弹响。

3.唇部练习:噘嘴唇嘬出声音由慢至快,平唇嘬出声音,用嘴唇发“嘟嘟~”、在胳膊上发“噗噗”、打哇哇等等唇部的练习,每次十分钟。

4.鼻音练习:闭住嘴巴用鼻子发音(在韵母的an/en/ang/eng/ing都要用到鼻音)长、短、快、慢、轻、重,每次三分钟。

5.发音练习:大声张大口发a——、u——长音,游戏:孩子和家长同时伸出大拇指,边伸边发a——缓慢伸出然后和孩子的拇指对上,用力对碰的时候加重发音,可以练习用腹部用力发音。

6.肺活量练习,边跑边发a——i——u——,儿歌:大河马,打喷嚏,张大嘴,a a a、a——ti.《下雨了》哗啦啦,下雨啦,打雨伞,跑回家。

在练习发音时“p,t,h,”都是气音,需要气流的通过,可以在发音时用羽毛或纸条放在嘴前,边发音边感受气流的变化。

7.口腔外按摩五分钟,揉捏脸颊、唇部上下、下颚。

这些都是常规练习是每天都要做的,时间的长短视孩子的情绪,可一天多次的练习。

声母发出再发韵母,然后把两个声音连贯起来,这个练习是有难度的,多做练习就能掌握其中的要领。

8.语言认知:对话交往,握手互问“你好”,语言的启动表达:例如:我想…,我要…,在孩子每次有要求的时候比如他想吃东西,玩玩具,就一定要让他说:我想吃饼干,我要玩小熊。

9.语言的组织:模仿语言,刻意教授,模仿多了就能形成最近的语言。

语言完整性,首先就是也有主+谓+宾,例如:我吃饭。

设置情景教孩子模仿说。

随时随地随事物来教授语言,例如在乘坐公交车时用到的语言,在超市购物时用到的语言。

10.语言的连贯性和流畅性练习:快速说“爸爸爸爸爸爸,妈妈妈妈妈妈,”以及孩子会说的爷爷、奶奶、哥哥、姐姐,再就是快速看图指认小动物,孩子可以跟着家长说,也可以家长跟着孩子说,家长要清晰正确的发音,以此练习舌头的灵活性,反复的练习逐渐引导孩子清晰准确的发音。

11.正音训练:正音的一些方法,孩子大多数都是胸式呼吸所以会影响他的语言的发展,下面是的练习方法,训练时让孩子平躺头部垫个枕头,膝盖部垫个枕头。

建立正确的腹式呼吸方式:(1). 平静状态下的腹式呼吸(也就是让孩子平躺着)(2). 一手放在腹部(还是平躺的状态)(3). 一手放在腹部,另一手放在胸部。

(4). 检查呼出的气流(要求孩子用嘴慢慢的呼出气流,家长可以用手背放在孩子的口边感觉孩子是否用嘴呼出的)(5). 侧卧姿势(要求孩子一手放在腹部)(6). 坐在小椅子上(一手放在腹部)(7). 站立姿势(一手放在腹部)注意:以上的七个步骤要求是孩子能完成前一个要求了才能进行下一个,如果进行不下去了,再次开始时一定要从头再来,直到孩子都能完成。

最终的目标是孩子能够站立的姿势时用腹式呼吸。

在孩子练习语言的发音练习时有一个嗓音功能的放松训练——那就是发“嘟嘟嘟”的音,一定要发出声音来,每次进行语言的训练时都可以先进行这个练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