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性能测试风险与预期

性能测试风险与预期

二、风险规避手段有哪些?
(一)重要数据事前备份、事后恢复
在执行测试前,应尽可能对系统进行备份,至少对系统的重要数据和文件进行备份,确保系统测试结束后可以恢复到初始状态。

(二)测试时间选择系统空闲时间
对于系统并发负载测试或者其他可能影响系统运行并导致系统崩溃的测试操作,可以安排在系统空闲时间进行,出现系统异常时有时间可进行系统的恢复工作,不致于影响业务的正常运行。

(三)给测试数据加标记
对于系统测试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数据要进行特殊标记,测试结束后要及时清理。

测试数据可以事先准备并予以特殊标记,也可以是带有特定意义的区域数据或者是特殊时间段内的数据,这样,当系统测试结束后,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殊标记将相应的垃圾数据删除,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那些需要直接在系统中进行变更的数据在相应的业务操作和功能确认完成后应予以及时恢复,确保将系统恢复到数据变更前的正常状态。

(四)实时关注系统状态
在具体实施系统并发负载测试时,应按照指标驱动和用户逐渐增加的方法对系统进行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应实时关注系统状态,当系统不能承受相应的压力时,测试立即终止,以有效保证测试不会超出系统的最大可承受压力,避免系统崩溃和数据损坏。

负载均衡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大量的并发访问或数据流量分担到多台节点设备上分别处理,减少用户等待响应的时间;其次,单个重负载的运算分担到多台节点设备上做并行处理,每个节点设备处理结束后,将结果汇总,返回给用户,系统处理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进一步扩展
软件测试是指使用人工或者自动的手段来运行或测定某个软件产品系统的过程,其目的是在于检验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者弄清预期的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区别。

本文主要描述软件测试的类型。

1.数据和数据库完整性测试
数据与数据库完整测试是指测试关系型数据库完整性原则以及数据合理性测试。

数据库完整性原即:
主码完整性:主码不能为空;
外码完整性:外码必须等于对应的主码或者为空。

数据合理性指数据在数据库中的类型,长度,索引等是否建的比较合理。

在项目名称中,数据库和数据库进程应作为一个子系统来进行测试。

在测试这些子系统时,不应将测试对象的用户界面用作数据的接口。

对于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以确定可以支1持测试的工具和技术。

比如,有两张表:部门和员工。

部门中有部门编号,部门名称,部门经理等字段,主码为部门编号;员工表中有员工编号,员工所属部门编号,员工名称,员工类型等字段,主码为员工编号,外码为员工所属部门编号,对应部门表。

如果在某条部门记录中部门编号或员工记录员工编号为空,他就违反主码完整性原则。

如果某个员工所属部门的编号为##,但是##在部门编号中确找不到,这就违反外码完整性原则。

员工类型如下定义:0:职工,1:职员,2:实习生。

但数据类型为Int,我们都知道Int 占有4个字节,如果定义成char(1),就比原来节约空间。

接受测试:基于客户或最终用户的规格书的最终测试,或基于用户一段时间的使用后,看软件是否满足客户要求。

负载测试:测试一个应用在重负荷下的表现,例如测试一个Web站点在大量的负荷下,何时系统的响应会退化或失败。

强迫测试:在交替进行负荷和性能测试时常用的术语。

也用于描述象在异乎寻常的重载下的系统功能测试之类的测试,如某个动作或输入大量的重复,大量数据的输入,对一个数据库系统大量的复杂查询等。

性能测试:在交替进行负荷和强迫测试时常用的术语。

理想的“性能测试”(和其他类型的测试)应在需求文档或质量保证、测试计划中定义。

可用性测试:对“用户友好性”的测试。

显然这是主观的,且将取决于目标最终用户或客户。

用户面谈、调查、用户对话的录象和其他一些技术都可使用。

程序员和测试员通常都不宜作可用性测试员。

安装/卸载测试:对软件的全部、部分或升级安装/卸载处理过程的测试。

恢复测试:测试一个系统从如下灾难中能否很好地恢复,如遇到系统崩溃、硬件损坏或其他灾难性问题。

安全测试:测试系统在防止非授权的内部或外部用户的访问或故意破坏等情况时怎么样。

这可能需要复杂的测试技术。

兼容测试:测试软件在一个特定的硬件/软件/操作系统/网络等环境下的性能如何。

比较测试:与竞争伙伴的产品的比较测试,如软件的弱点、优点或实力。

Alpha 测试:在系统开发接近完成时对应用系统的测试;测试后,仍然会有少量的设计变更。

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员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Beta 测试:当开发和测试根本完成时所做的测试,而最终的错误和问题需要在最终发行前找到。

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员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