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自主学习模式的心得通过在实验小学一周多的影子教师学习,参加了实验小学组织的三次教研活动,听了实验小学几位老师的公开课,受益匪浅颇多。
实验小学利用每周五下午4:10—5:30,这段时间,以年级组为单位,组织本组成员进行教学研讨活动,活动的方式是:解读教材。
具体做法为:
一、下周要讲述的课文,事先有一名教师先研读教材,参阅
教学书籍,在周五交流时先诵读教材,解决文本中语句是否流畅,对出现的问题,组内其他教师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及时补充与完善。
二、通生字,把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进行分析:从字形、字义、字音、字的笔顺、组词、字的结构、形近字、同音字,字的偏旁等各个方面进行预设,力争为学生学会生字做好准备。
三、通课文,一名教师逐段逐字的解读课文,从每段中提炼出一个个训练点,围绕训练点每个组员各抒己见,力求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感知内容,探索与思考,然后以自学提纲的形式出示出来,使学生自学时有的放矢。
四、形成学案
根据教师的讨论结果,有一名教师进行设计形成教学预案,然后发给每位教师,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班级实际及时调整预案。
张卿老师上的是《小马过河》复习课,李雪丽老师《特殊的考试》、曹文杰、高文婷、苗静老师上的同课异构《风》新授课。
虽然几位老
师的教学风格、教学内容、教学类型完全不一样,但是教学模式都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给我们展示了在不同课型中的完全不同的感受。
先说说“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小组交流”教学模式,通过做影子教师初步了解到,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小组合作完成作业;再加上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等辅助环节。
所谓先学包括初始目标)—预习—检测;后教包括小组合作—课堂展示—拓展巩固。
从教学模式上看,所谓的先学,是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学生带着思考问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所谓的后教,不是教师教,而是学生在自学后,“小老师”教学生,生生互动。
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教师只是起到了一个组织者,适时的指导者的作用。
而且整个教学过程,改变了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五、听完几节课,有以下收获
(一)课堂设计适合学生、贴近生活
几位老师的课程设计符合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课堂设计新颖,真正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
或是谜语导入,衔接紧密,给人行云流水般的感觉;或是成语导入,思路清晰,让人一目了然。
课堂上教师不是采用传统教学的以讲解为主而是采用以“先学后教,小组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
如《风》都是紧紧抓住一个问题:文中写在哪里见到了风?让学生分小组交流合作,在文中找出来,然后分小组汇报
树叶颤动风在那儿了
林木点头风正走过了
河水起波风来游戏了
让学生尽可能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在体验参与与合作的乐趣的同时收获知识,感悟生活,认识世界。
又如巧设拓展练习,进行小练笔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风车转动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帮忙了。
但是禾苗弯腰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拥抱了。
但是花儿跳舞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伴舞了。
但是五星红旗飘扬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正走过了。
(二)、反思及努力方向
整个听课过程也是我不断思考和反省的过程,此次听课不仅让我领略了实验小学教师的教学风采,也让我从中发觉到了在课堂教学方面自身的浅薄与不足,这也为我今后的努力指明了方向,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认真解读教材,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
2、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来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在教学中合理运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6、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反馈,及时给学生多元化评价,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在收获反思的同时,我也有些疑惑和迷茫,“先学后教”这种教学模式适合不适合所有的的孩子?是不是适合所有的课型,每节课都有学生来教,是不是过多的占用时间?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只能在追求完美,但无法达到最完美。
这次听课学习,我收获了很多东西,对于自己的教学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