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里的学问,此“咳”非彼“咳”
[初入春季,气温乍暖乍寒,温差较大。
受气候影响,很多人都会出现咳嗽、咳痰这样的问题,也都常常会自行到药店买些止咳药来解决困扰。
但是市面上的止咳药多种多样,不免让人眼花缭乱,不知如何选择!小小的咳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药物?北京四惠中医医院呼吸科边永君主任告知,咳嗽里面也隐藏着大学问,不是所有的咳嗽都一样。
边永君主任是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委员、北京市中医药学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曾多次受邀参加养生堂等节目讲座,具有非常丰富的呼吸道疾病诊疗经验。
]
八大咳嗽分类
风寒咳嗽是由机体感受风寒、肺气失宣所引起。
表现为咳嗽声音重,咽喉痒,怕冷无汗,头痛或发热并伴有鼻塞、流清涕等症状。
若咳嗽痰稀薄色白,则以疏散风寒,宣肺止咳为主,若咳嗽痰多色白量多,疏散风寒时还应采用燥湿祛痰的药物,但若咳痰量多有泡沫,则需要添加温肺化饮的药物。
风热咳嗽是由机体感受风热之邪,热灼津液,肺失清肃所导致。
表现为频繁咳嗽,呼吸气粗,咳痰稠黄或干咳无痰,伴有怕风,发热,出汗,口干咽痛,鼻流黄涕等症状。
治疗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为主。
风燥咳嗽是感受风燥之邪导致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痰少色白或痰中带有血丝,怕冷发热,头痛无汗,口、鼻、咽干燥为主要症状。
治疗以疏风清肺,滋阴润燥为主。
肺热咳嗽是由于肺内郁热,炼液为痰,肺气失宣所引起,多发生在免疫力低下的儿童及老人中,表现为咳嗽频繁,痰稠难咯,伴有口渴,面红,烦躁,咽喉痛,便秘,尿赤,身热或伴有喘息等症状,治疗以清热肃肺,化痰止咳为主。
气虚咳嗽是由于中气受损,土不生金导致肺气亏损,肃降失司所引起,表现为咳嗽声音低,气短,咳喘无力,咳嗽吐痰,痰色清稀,饮食减少,怕风,自汗,精神疲惫等症状。
治疗则以健脾益气补肺为主。
阴虚咳嗽主要表现为长期干咳,咳声短促,大便干燥,潮热,盗汗,两颧潮红,咽燥,音哑等症状。
治疗则以养阴润肺,化痰止咳为主。
痰湿咳嗽多表现为咳嗽反复发作,咳嗽声音重浊,吐痰较多,痰黏腻或成块,容易咳出,痰出咳平,自觉胸闷,肚子胀满,食欲差,大便溏稀等症状。
治疗以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为主。
肝火犯肺咳嗽则表现为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红目赤,咳引胸痛,可随情绪波动增减,烦热咽干,常感痰滞呕喉,咯之难出,量少质黏,口干口苦等症状。
治疗以清肝泻火,化痰止咳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