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保险公司年度经营绩效考核方案(doc-7页)优质版

某保险公司年度经营绩效考核方案(doc-7页)优质版

附件一:
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年度经营绩效考核方案(2006年修订)
为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贯彻公司经营方针,落实董事长在公司2006年全国工作会上讲话精神,实现公司全面盈利,落实经营责任,合理配置资源,正确引导分支机构的经营行为,客观、公正、全面、准确评价各经营单位的经营成果,充分调动机构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工作激情,特制订公司年度经营考核方案。

一、考核原则
1、突出利润导向
直接以利润指标考核公司经营绩效,体现“利润生存”。

2、促进业务发展
在利润生存的前提下,注重保费规模,促进公司又快又好地做大做强。

3、严格成本管控
通过品质管控和营业费用分类管理,达到降低经营成本的目的。

4、加强过程监督
引入差异化的监测指标,对过程进行监控,确保公司经营目标达成。

5、参考国际标准
参考国际会计准则计算和评估考核利润,保证利润的真实性。

二、考核对象
考核对象包括:分公司(含二级化管理的中支公司)、总公司经营部门(金融保险部、车险部、产险部、人身险部、资产管理部、风险资产管理部)。

三、考核指标设置
(一)指标设置
2、含有理财险业务的分公司,综合得分等于:保险业务综合得分×80% + 理财险保障金收入计划达成率得分×20%;
3、考核频度为季度。

(二)数据来源
考核数据来源于公司业务系统、财务SAP系统及核实的调整事项。

四、预警指标系统
1、预警指标系统是对分公司考核指标的达成率或控制率和监测指标偏差情况进行单项监测,总公司每月将公布各分公司的预警信息,并进行监测和持续跟踪。

2、除了对考核指标进行月度监测外,还设置监测指标对分公司进行月度监测。

3、当分公司某项或多项指标出现“异常”和“危险”状态时,由相关部门给予相应指导、纠偏和限期整改。

4、若经过整改后,在限期内仍然处于“异常”和“危险”状态的,视严重程度对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通报批评、降级、降职、撤职或其他处罚。

5、预警指标及状态区间
(1)考核指标
(一)承保利润计划达成率
承保利润计划达成率=实际承保利润÷承保利润计划×100%
承保利润计划为负数时,承保利润计划达成率=[1+(实际承保利润-承保利润计划)÷┃承保利润计划┃]×100%
1、实际承保利润=经营利润±其它利润调整项
2、经营利润=老保单利润+新保单利润
老保单:05年前成立分公司05年7月1日前起保的保单
新保单:05年前成立分公司05年7月1日后起保的保单及05年后成立分公司的保单
(1)老保单利润
当考核期老保单实际已赚保费赔付率<评估的老保单已赚保费赔付率时,老保单利润=(评估的老保单已赚保费赔付率-考核期老保单实际已赚保费赔付率)×已赚保费×;
当考核期老保单实际已赚保费赔付率≥评估的老保单已赚保费赔付率时,老保单利润=(评估的老保单已赚保费赔付率-考核期老保单实际已赚保费赔付率)×已赚保费;
(2)新保单利润=(1-综合成本率)×已赚保费
综合成本率=已赚保费赔付率+已赚保费费用率
①已赚保费=考核保费收入-分出保费+分入保费-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转回
考核保费收入=保费收入-账龄超过2个月应收保费(扣除分期付款应收)-扣除账龄超过2个月应收保费后超计划比例应收保费
②已赚保费赔付率=综合赔款支出/已赚保费
综合赔款支出=赔款支出-摊回分保赔款+分保赔款支出+未决赔款准备金提转差-追偿款收入
③已赚保费费用率=综合费用支出/老单及新单的已赚保费
综合费用支出=营业费用-摊回分保费用+手续费支出+分保费用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保险保障基金-期末递延保单获取成本(DAC)+期初递延保单获取成本(DAC)+总部费用分摊递延保单获取成本(DAC)=未到期责任准备金×递延比例
递延比例=滚动1年保单获取成本/滚动1年再保后保费收入
保单获取成本=手续费支出+变动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保险保障基金-摊回分保费用
3、其它利润调整项
包括:(1)营业外收支;(2)超标招待费、超标宣传广告费、超过工资预算的33%;(3)因以前年度纳税调整部分应交所得税。

(二)保费收入计划达成率
保费收入计划达成率=考核保费收入÷保费收入计划×100%
(三)营业费用控制率
营业费用控制率=【1+10×(可用营业费用-实际营业费用)÷可用营业费用】×100%
当超额完成利润计划时,将超额利润部分作为可用费用重新计算营业费用控制率。

营业费用控制率计算公式调整为:
营业费用控制率=【1+10×(可用营业费用+超额利润-实际营业费用)÷(可用营业费用+超额利润)】×100%
可用营业费用=固定费用预算+可用变动费用
可用变动费用=∑(分险种考核保费收入×分险种计划变动费用率)
(四)综合成本率控制率
综合成本率控制率=【1+10×(计划综合成本率-实际综合成本率)】×100%
(五)理财险保障金收入达成率
理财险保障金收入计划达成率=实际保障金收入/计划保障金收入×100%
(六)监测指标定义
1、平均12个月滚动应收率=∑各月末12个月滚动应收率÷本年度经过月份数
12个月滚动应收率=应收保费期末余额(扣除分期付款应收保费)÷滚动12个月保费收入×100%
2、满期赔付率=统计期间内生效保单项下的(已决赔款+未决赔款)÷统计期间内生效保单项下的满期保费之和
3、手续费率=手续费支出÷报表保费收入
4、人均产能:指年人均保费数
(1)前线人均产能=累计保费收入/年度化前线人数
(2)后线人均产能=累计保费收入/年度化后线人数
(3)全员人均产能=累计保费收入/年度化全员人数
前线员工指团队经理、正式业务员以及见习业务员,不含个人代理人
后线员工指二、三级机构职能部门员工以及按(中支)支公司管理的三级机构的班子成员全员指前线员工与后线员工之和
年度化人数=∑(Xn×1/12),( Xn为n月的人数,n=1、2……12)
5、非车险占比=(财产险保费收入+人身险保费收入)÷总体保费收入
6、市场占有率:以当地保险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为准。

7、预估损失偏差率Ⅱ=Σ(预估金额-实赔金额)÷Σ实赔金额×100%
六、调整事项
1、分公司间共保业务考核调整
分公司间出现共保情况的,按相关分公司实际承保的份额调整相关的保费收入、赔款支出及费用等其他支出。

共保分公司应将共保合同及相关收入和支出情况报总公司产品部门审核,总公司精算企划部负责调整。

2、专项业务调整
与正常业务不同政策的特殊业务项目而发生的收入、费用、赔款、应收保费等。

每月由总公司各产品部门、市场部和分公司提供特殊业务相关数据,由总公司精算企划部在考核中予以调整。

3、巨灾调整
对于分公司出现巨灾的,承保利润按天使计划的中长期激励方案在分公司进行累计,对分公司当年的绩效评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原则上巨灾部分的再保后损失在当年承担三分之二,下一年度承担三分之一。

4、节余费用
在完成利润计划的前提下,分公司当年节余费用可作为下一年的可用费用。

七、考核结果使用
考核结果作为公司年度激励及中长期激励的依据。

保证险按照《2006年保证险风险资产考核及激励办法》单独考核,资产管理部的考核方案另行下达。

本考核方案由总公司预算领导小组负责解释,各相关部门负责监督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