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法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刑法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刑法学》一、单项选择题1. 在下列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中,提示犯罪实质特征的要件是( A )A.犯罪客体 B.犯罪客观要件 C.犯罪主体 D.犯罪主观要件2.我国的船舶航行在公海时,发现犯罪分子正在该船舶上实施犯罪,我国刑法对犯罪分子是( A )A. 必须适用的B. 不适用的C. 可以适用的D. 酌情适用的3. 数罪并罚时,对犯罪人判处的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 B )A.15年 B.20年 C.25年D.30年4.某甲在一胡同口抢劫一女青年钱包。

抢到钱包后,突然发现女青年是自己的邻居,于是将钱包当面送还给女青年,声称刚才的行为是开玩笑。

某甲的行为是( D )。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 D.犯罪既遂5.对犯罪分子适用死刑的一般性条件是( B )A.罪大恶极 B.罪行极其严重C.犯罪后果极其严重 D.社会危害性极大6.假释适用的对象是( D )A.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B. 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C. 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缓”的犯罪分子D. 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7.下列刑罚方法中,只能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是( B )A.管制 B.罚金 C.拘役 D.剥夺政治权利8.在下列犯罪形态中,适用"从一重处断"原则予以论处的是( C )。

A. 结果加重犯B. 继续犯C. 想象竞合犯 D. 吸收犯9. 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是指:( C )A.14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 B.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C.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D.不满14周岁10.下列情况下不属于刑法规定的立功表现的是( C )A.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B.提供重要线索,帮助司法机关侦破其他案件C.主犯揭发同案犯的共同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D.羁押期间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11.没收财产以前犯罪分子所负的正当债务,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的,经债权人请求( B )A. 可以偿还B. 应当偿还C. 酌情偿还D. 不予偿还12.甲欲杀乙,误将丙当乙杀死,甲的行为属于事实上的认识错误之( A )。

A. 对象错误B. 手段错误C. 因果关系错误 D. 打击错误13. 紧急避险保护的合法权益与牺牲的合法权益的关系是( A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等于后者C.后者大于前者 D.前者大于或者等于后者14. 某甲在审判时被认定犯两个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4年和7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9年。

执行3年以后,发现他还有一个罪未经判决,又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

这时,实际执行的刑期应该是( C )A. 4—9年B. 7—15年C. 9—13年D. 9—15年15.警察甲与乙开玩笑,随手拿起执勤时放在桌上的手枪向乙瞄准,并同时戏称“我一枪打死你”,不料枪中有子弹,乙被当场打死,甲的行为是:( A )A.疏忽大意的过失 B.意外事件 C.故意犯罪行为D.过于自信的过失16.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划分10大类的主要依据标准是( B )A.犯罪的危害程度 B. 犯罪的同类客体C. 罪与罪的之间的内在联系D. 犯罪造成的危害结果17.张某为防他人偷盗水果在自家承包的果园周围架起电网,胡、杨二人于夜间偷窃水果时,触电身亡。

张某的行为构成( B )A. 故意杀人罪B.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C. 过失致人死亡罪D. 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18.下列属于破坏交通工具罪的客观方面表现是( D )A. 拆除车辆的门窗B. 破坏正在维修中的车辆C. 破坏自行车D. 破坏正在使用中的火车19.某甲先行伪造人民币20000元,又非法持有、使用。

对其行为应当( A )A. 以伪造货币罪论处B. 以持有、使用假币罪论处C. 以伪造货币罪和持有、使用假币罪数罪并罚D. 以伪造货币罪定罪从重处罚20.某甲系某国有企业厂长。

他先指使手下为该国有企业厂房投了保险手续,然后又指使亲信将厂房付之一炬,伪造失火事故,骗取保险金,数额巨大。

对某甲的行为进行处罚的原则是 ( D )A.以放火罪进行处罚 B.以保险诈骗罪进行处罚C.放火行为和保险诈骗行为构成牵连犯,从一重罪进行处罚D.以放火罪和保险诈骗罪进行数罪并罚21. 关于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 两者犯罪主体都是自然人B. 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利C. 两者的客观方面基本相同D. 两者的主观方面的内容基本相同22. 李某因私仇捏造高某在外嫖娼的匿名材料,广为散发,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

李某的行为构成 ( D )A.诬告陷害罪 B.报复陷害罪 C.侮辱罪 D.诽谤罪23. 拐卖妇女、儿童过程中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应当( B )A. 以故意杀人罪论处B. 以拐卖妇女、儿童罪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C. 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罚D. 实行数罪并罚24. 对盗窃罪适用死刑的法定条件是 ( C )A.惯窃屡教不改,主观恶性特别严重B.盗窃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恶劣C.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D.盗窃中家用于扶贫、救灾、抢险的专项物资,数额特别巨大25. 某甲夜间潜入一仓库盗窃粮食,为将粮食从麻袋中倒出,而用打火机烧麻袋,结果引起火灾,将仓库烧毁。

某甲构成( C )A. 盗窃罪B. 放火罪C. 失火罪D. 盗窃罪和失火罪26. 下列规定法定刑的方式,未被我国刑法所采用的是( B )A.绝对确定法定刑 B.绝对不确定法定刑C.相对确定法定刑 D.以上都不正确27. 某出租汽车公司司机某甲受领导批评,为了发泄心中的怨气,驾车驶入闹市区向人群方向冲撞,当场轧死轧伤多人,其行为构成( D )A.交通肇事罪B.重大责任事故罪C.故意杀人罪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28.某甲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并获得8万元,则某甲的行为构成( B )A.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B.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C.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D.构成A、B、C三罪29. 李某为了牟利,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私自复制了若干部影视作品的VCD,并以批零兼营等方式销售,销售金额为23万元,其中纯利润13万元。

李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 B ) A.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B.侵犯著作权罪C.非法经营罪 D.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30. 李某一日深夜,戴假面具对本单位女工于某实施强奸后,恐于某认出自己,遂将于某杀死。

对李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A )A.按强奸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B.应视为强奸罪的结果加重犯,按强奸罪定罪处罚C.按故意杀人罪处罚D.按牵连犯的处罚原则对强奸罪和故意杀人罪择一重罪处罚31.根据刑法的规定,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法定对象有(D )A.火车、汽车、电车、拖拉机B.汽车、电车、船只、摩托车C.电车、船只、航空器、火车轨道D.船只、航空器、火车、汽车、电车32.某武警战士因受领导批评而怀恨在心。

某日他在执勤时,故意倒挂国旗,引起极为恶劣的影响。

该武警战士的行为属于( A)。

A.不构成犯罪B.寻衅滋事罪C.危害国家安全罪D.侮辱国旗罪33.某国有林场为解决本单位职工福利,擅自采伐所管理的林木2000余棵。

其行为属于(C )。

A.单位构成盗伐林木罪B.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个人构成盗伐林木罪C. 滥伐林木罪D.不构成犯罪二、不定项选择题1.剥夺政治权利包括 ( )A.剥夺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B.剥夺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C.剥夺选举权与被选举权D.剥夺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E.剥夺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2.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缓刑前罪和后罪实行数罪并罚( )。

A.再犯故意罪 B.再犯过失犯罪C.发现遗漏了其他故意犯罪 D.发现遗漏了其他过失犯罪3、刑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包括()。

A. 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B. 国有企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C. 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D. 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4.甲请乙其在丙家盗窃时望风,乙同意。

某日晚,甲乙按约定前往丙家,乙在屋外望风,甲进入丙家,见丙女一人在家,就对丙女实施了强奸行为,对本案应如何处理?( ) A.甲、乙都构成强奸罪的共犯 B.甲、乙在盗窃范围内成为共犯C.甲、乙分别构成强奸罪的单独犯 D.甲成立强奸罪5.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包括()。

A. 罪刑法定原则 B、适用刑法平等原则C.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D.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E. 罪责自负原则6、我国刑法分则对各种直接故意犯罪规定的既遂形态具体包括()。

A. 结果犯B. 危险犯C. 行为犯D. 举动犯7. 对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A. 犯罪的罪过性质B. 犯罪的事实C. 犯罪的性质、情节D.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E. 犯罪的行为8.下列( )等情形不应当成立累犯。

A.甲被处一年拘役,刑罚执行完毕后3年内又犯可判三年有期徒刑的盗窃罪B.乙在缓刑考验期间,又犯可判5年有期徒刑的抢劫罪C.丙在假释考验期间,又犯可判无期徒刑的强奸罪D.丁在3年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后,又犯可判6个月拘役的侮辱罪9.下列行为中,属于犯罪预备行为的是( )。

A.提刀赶往在剧院里的仇人B.为盗窃财物而进行实地考察C.守候在被害人必经之处意图杀害D.将毒药投放被害人饭碗中E.扬言要杀掉仇敌10.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期满,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条件是( )。

A.确有认罪表现 B.确有悔改表现C.确有立功表现 D.确有重大立功表现E. 两年内没有故意犯罪11.根据对罪状的描述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 )A.简单罪状 B.叙明罪状 C.引证罪状 D.空白罪状12.下列哪些行为是侵犯著作权罪的客观表现()A.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计算机软件及其它作品B. 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C. 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D. 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 E出版淫秽作品13.在下列行为中,构成侵犯通信自由罪的有()A.多次隐匿他人信件的B.毁弃他人信件,使收信人丧失上大学机会的C.非法开拆他人信件,情节严重的D.邮电工作人员毁弃他人信件的E.多次开拆他人信件而盗窃信中货币的14. 下列关于重婚罪的客观方面,表述正确的是()A. 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的B. 未婚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结婚的C. 未婚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公开以夫妻名义居住在一起的D. 遭受到自然灾害后,在外谋生而重婚的15. 下列犯罪中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有()A. 侵占罪B. 侮辱罪C. 遗弃罪D. 虐待罪E. 诽谤罪16. 下列行为中,构成盗窃罪的有()A. 盗窃数额不大,但一年之内入户盗窃三次以上B. 私接他人的电信线路自已使用,费用较大C. 盗窃信用卡后又使用,数额较大D. 盗接供暖公司暖气使用,价值较大E. 偷开他人的汽车玩耍,将汽车丢失17. 下列犯罪中,哪几种犯罪可以由单位构成 ( ) A.偷税罪 B.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C.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D.行贿罪18. 以下哪些人可以成为脱逃罪的主体? ( ) A.在押解途中的犯罪分子B.被判处管制、单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C.被监视居住的被告人D.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19.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扶贫、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B. 国家工作人员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贿赂而为他人谋利为名,但实际并未为他人谋利,又取得数额较大财物,以受贿罪论C.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应当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D.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归个人所有,以受贿论处20. 玩忽职守罪与滥用职权罪的区别是()A. 侵犯客体不同B. 行为方式不同C. 犯罪主体不同D. 犯罪主观方面不同21.刑法的“避险不适时”是指 ( )A.事先避险 B.事中避险 C.事后避险 D.假想避险E.避险过当22. 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包括()A.犯罪对象B.犯罪客体C.犯罪主观方面D.犯罪主体E.犯罪客观方面23.刑法理论上说的处断的一罪是指(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