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研学实践课程方案

研学实践课程方案

惠州市水口中心小学研学实践课程方案
水之韵——东江文化,艺术熏陶
(四年级)
一、课程简介
我校三年级校本教材《水之韵》,课程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水”的文化,领悟“水”的艺术,引导学生对“水”和“水文化”的喜爱,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素质。

为了延申《水之韵》课程内涵,特制定了四年级研学课程:《水之韵——东江文化,艺术熏陶》,让学生懂得中华文明关于水的韵味,诗词、绘画、音乐、体育、民俗等文化。

参观学习聆听“好人”事迹,欣赏“好人事迹”农民画,探索农民画产生的背景,树立好人榜样向善之风。

并且走进农民画博物馆,观赏精品农民画作,了解农民画历史,亲手体验绘制创意农民画作,感知农民画下的深刻内涵。

二、课程目标
1.通过研学课程,让学生掌握关于水的诗词、东江流域的民俗艺术、学习上善若水的品质。

2.通过研学课程,感受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向道德楷模学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农民画产生的原因和背景。

3.通过研学课程,理解东江文化,弘扬善水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三、课程结构
本次研学安排了三个环节,具体安排研学内容如下:
第一环节:预学(1课时)
1.关于东江水文化的诗词歌赋赏析;2、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学习。

第二环节:研学(6课时)
PBL探索好人村(2课时)1.了解“中国好人”事迹;2.“好人好事”情景模拟学习。

欣赏农民画(2课时)1.观赏农民画作,了解农民画的历史由来及演变;2.感悟农民画的背后的田园底蕴与东江文化。

妙笔农民画(2课时)画农民画,体验农民画的魅力。

第三环节:延学(1课时)
1.研学成果(研学手册)评价;
2.优秀研学评选。

水之利——探究水利,揭秘科技
(五年级)
一、课程简介
我校四年级校本教材《水之利》,课程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水”巨大作用,感受人类的智慧,体验科技的力量,引导学生学习“水”的精神,自觉养成“向上、向善”的优良品德。

为了延申《水之利》课程内涵,特制定了五年级研学课程:《水之利——探究水利,揭秘科技》,让学生通过参观水利工程、饮水工程,懂得中华民族利用水利工程同江河湖海进行艰苦卓的斗争,从上古时期的大禹治水,到沿用至今的都江堰,再到举世瞩目,震惊世界的三峡大坝,每一项都见证着中华民族在水利方面的艰苦卓绝和领先技术。

认识水利发电对我们粤港澳大湾区生活/生产的重要性。

二、课程目标
1.通过研学课程,感受水利工程的雄伟壮观,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通过研学课程陶冶孩子们热爱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好品德。

3.通过研学课程,培养学生珍惜保护水资源,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4.通过研学课程,做关于“水”的小试验,培养实验求证知识的能力。

三、课程结构
本次研学安排了三个环节,具体安排研学内容如下:
第一环节:预学(1课时)
1.我国的水利工程发展史;
2.关于东江水利工程介绍。

第二环节:研学(6课时)
探索水利工程(3课时)1.了解水利工程建设历史,2.了解水利工程对生活、生产影响;3.水力发电原理剖析,动手制作水力发电模型。

探索矿泉水生产基地(3课时)1.参观了解饮用水生产工艺、流程。

2.学习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3.水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第三环节:延学(1课时)
1.研学成果(研学手册)评价;
2.优秀研学评选。

善之行-——红色精神,善行天下
(六年级)
一、课程简介
我校五、六年级校本教材分别是《水之德》和《善之行》,课程目标是为了领悟“水”的宝贵品质,引导学生践行“水”的精神,自觉养成“向上、向善”的优良品德。

为了延伸《水之德》和《善之行》课程内涵,特制定了六年级研学课程:《善之行——红色精神,善行天下》,懂得从水的品性中学会,守拙、齐心,坚忍,博大,灵活等品性。

懂得“上善若水”的品质,学会做一个孝、勤、俭、诚、和、善的人。

二、课程目标
1.通过研学课程,分小组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了解客家建筑,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动手绘图能力。

2.通过研学课程,用水的智慧和品德不断提升自己,做内外兼修,品格高尚的新时代接班人。

3.通过研学课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善水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心,为实现中华民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课程结构
本次研学安排了三个环节,具体安排研学内容如下:
第一环节:预学(1课时)
1.通过书本或网络搜集和梳理中国圣人先贤从水中领悟的高尚品德;
2.了解叶挺生平简介、叶挺《囚歌》内容,北伐战争、皖南事变、新四军。

了解邓演达生平简介、辛亥革命。

3.探究客家建筑及客家人
精神。

第二环节:研学(6课时)
PBL探索革命先辈事迹(3课时)1.了解叶挺生平事迹;2.齐诵《囚歌》,小组学习成果分享。

画说围屋(2课时)1.讲述客家人和客家围屋的由来;2.动手绘制客家建筑的元素图案。

探索革命先辈事迹(1课时)了解邓演达生平事迹与革命精神。

第三环节:延学(1课时)
1.研学成果(研学手册)评价;
2.优秀研学评选。

惠州市水口中心小学
2019年11月12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