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优秀案例
共和中学车立国
我国的大思想家孔子也说“不学礼,无以立。
”可见文明礼仪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我在平时教育中常常渗透《论语》《弟子规》内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明礼仪教育。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班的学生基本上已在文明礼仪方面形成一定的习惯。
礼仪是无处不在的,它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它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它的作用太多太多了。
十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培养孩子的文明意识比培养孩子的学习意识重要。
所以我教育我的学生“你不成才可以,但不能不成人”。
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叫李志东,他平时做事情总是很粗心,一次,我正在办公室备课,李志东不敲门,直接破门而入,径直走进办公室来到我面前,到我桌上开始找听写本。
问我:“这是咱班的吗?”我故意装作没听见,他又说了一句:“老师,我来改听写,这是咱班的听写本吗。
”我这才抬头,严肃地看着他,问他:“你觉得你刚才有哪些行为不合适?”他沉默了一会儿,说:“老师,对不起,我知道进办公室应该先敲门,另外,对老师说话要有礼貌。
”我说:“知道就好,以后一定要注意这些生活细节,有时候,一个细节可能会严重到影响你的一生。
”接着,我给他讲了一个大学生因为细节问题而在应聘时候输给一个初中生的故事,我又利用国学课的时间教学“称尊长,勿呼名……”。
从这以后,李志东同学学习积极性特别高,在班里常常起带头作用,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校外只要见到我就远远的跟我打
招呼,而且说话很讲礼貌。
他的妈妈也经常在电话里夸孩子变了。
在国学课的影响下,渐渐地,班里大部分学生的文明礼貌习惯已得到强化,现在,做一个文明礼貌的孩子已成了我们班大部分孩子的自觉行为。
我的学生刚刚升入初中几天的时间,我就发现很多孩子上课听课情况不好,听课时什么姿势都有:趴桌子的,跷二郎腿的,玩笔的......这些不良习惯严重影响力学生的听课质量,也影响了的教学情绪,还养成了学生懒散的习惯。
针对这些现象我适时对学生进行教育。
结合《弟子规》“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对尊长勿见能……”告诉学生们怎样是正确的坐姿,正确的听课方式,正确的尊师之道。
同时,我还在班级举行了“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
通过班会同学们了解了在家如何孝顺父母,如何待人接物,在学校如何对待同学老师,如何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现在我们班的学生基本上都能够按要求完成课堂要求。
上课认真听讲已经成为学生的习惯。
带现在这个班近一年的时间,最有感触的是:现在的孩子在家长的溺爱下,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孝,或者说怎样是孝道。
针对这一现象我在和同学们学习《论语》时,每天晨读诵读《论语》,每周一名同学讲《论语》。
论语中关于孝道的内容很多,如: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
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让学生搜集古今中外讲孝道名人的例子并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
我还结合《弟子规》“入则孝”的内容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孝”怎样才叫“孝”。
我班的刘顺雨,刚到我班我就发现这个孩子身上有很多毛病,学习根本就不是他的性格,上课还不遵守纪律:气老师、逗同学......屡教不改,没办法请来了家长,没几句话我就发现他和家长说话更不像话。
我很气愤,狠狠的批评了他,然后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我们学的《弟子规》中怎么说的?“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你身体受伤了父母亲忧虑。
自己的品德败坏,做出伤风败德的事,父母亲就会蒙受耻辱。
你身为人子,不能给父母带了荣耀,只能让父母为你蒙羞,你配为人子嘛!听了我的话,他深深的低下了头。
从此以后他变了,遵守纪律了,尊敬老师了,他的父母反应在家了他也懂得孝顺了。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所以我教育我的学生,做文明的人,把握自己,掌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