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第一学期《外国文学》科目考查卷
专业:汉语言文学(文秘)班级:中文12—2 任课教师:曾丽蓉姓名:任剑豪学号:12064790249 成绩
哈姆雷特人物形象分析
悲剧《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在悲剧一开场时,莎士比亚描写的就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局面。
丹麦王的突然死去,鬼魂的出现,种种现象都给人一种劫难临头的感觉。
从这一切可以看出,当时是一个乱世,也难免要发生非常变故。
哈姆雷特是王子,按照传统是王权的当然继承者。
但是,他的美好前途被颠倒了的时代颠倒了。
当权的国王克劳狄斯,在这乱世中扮演了一个丑恶的角色。
徒有冠冕堂皇的外表,内心却阴险狡诈。
他狠毒的害死了亲哥哥,篡夺了王兄的王位,又诱骗了王后,高高地坐在王位上。
他分明是一个杀人犯、是一个万恶不赦的小人。
但是,他掩饰着内心的丑恶,在众人面前,带着仁慈贤明的假面具。
为了达到目的,自己躲在暗处,不公开对付哈姆雷特,暗地里却两次安排借刀杀人的诡计,试图杀害哈姆雷特。
从克劳狄斯的卑鄙行径可以看出,他并非一般的封建朝廷的暴君。
他有封建君主专制的暴虐,也有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冒险家的狡诈。
朝臣们也都致力于取悦于荒淫无度的君王。
我们以一个典型的官僚波罗涅斯为例,他身为御前大臣,却昏庸无道,一味地告密、献计、偷听、为了卑鄙的勾当连自己的女儿也出卖,最后连自己的性命也没有保全。
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是哈姆雷特的两个老同学,为了奉承主子,甘当国王的密探,出卖朋友。
总之,这些统治者被利益冲昏了头脑,为了谋私利,不惜做伤天害理之事。
一股强大的社会恶势力已经形成。
哈姆雷特虽身为王子,是封建统治集团中的一员,但他鄙视尊卑贵贱、等级森严的封建关系,渴望真诚相待的平等关系。
他有美好的理想,而且多才多艺。
他一想待人诚恳,光明磊落。
他是具有进步思想和优秀品德的好青年。
在哈姆雷特眼中,父亲就像神一样,是个英明治国的君主。
父母相亲相爱,拥有奥菲丽娅的纯真爱情,很多好朋友在自己的周围,这是哈姆雷特理想的生活。
经历了宫廷变故以后,现实的丑恶原形毕露,哈姆雷特也从幻想中醒来。
残酷的现实给他的精神以沉重的打击,他变得很忧郁,这是理想破灭后的一种精神状态,由于并不是哈姆雷特的天性。
忧郁和精神危机使他更加清醒了,他从幻想中解脱出来,回到了现实中,他敢于同社会罪恶作斗争,用它深刻而有力的思考去分析现实,准备采取行动,完成父亲交给他的复仇任务。
哈姆雷特曾经是一位单纯善良、追求幸福、相信真爱、涉世未深的理想主义者。
但当悲剧发生之后,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令他陷入绝望。
从此他的人生观改变了,变成了一个性格复杂又有着满腔仇恨的人。
重大的变故,使得哈姆雷特对爱情、亲情产生了质疑;彷徨亲情和爱情的背叛。
他开始怀疑“女人”,怀疑“人”;慢慢地失魂落魄,变得偏激、绝望。
他所爱戴的父王突然死去,然而两个月还不到,自己敬爱的母后,连为丈夫送葬的鞋子都没有穿旧,又嫁给叔父克劳狄斯。
他忧郁地发出:“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哼!哼!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
”尽管父王鬼魂的讲述令他
痛苦万分,残酷的现实令他窒息,哈姆雷特仍然善良、感情真挚;在处事方面,他变得谨慎小心,并希望消除社会上存在的那股阴暗势力。
他感叹道:“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可以看出,他自知势单力薄、但又想扬善除恶、惩治坏人。
哈姆雷特是一个典型的人文主义者。
他对人类充满着理想。
他说:“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他是一个诚实、坦率、正派、有文采的、书生气十足的正人君子,但年纪轻轻、花样年华的哈姆雷特,却背负上了沉重的复仇使命。
他心中充满仇恨,内心沉重,慢慢陷入了无法自拔的痛苦深渊,变得优柔寡断、犹豫、抑郁、冷漠。
残酷的现实让他觉得“仿佛负载万物的大地,这一座美好的框架,只是一个不毛的荒岬;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这一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只是一大堆污浊的瘴气的集合。
”可见,痛苦与抑郁使他的世界观产生了激烈的变化。
为了麻痹克劳狄斯,他只好装疯卖傻;说明他聪明机智,知道寡不敌众,但又无奈地被复仇的痛苦缠绕着。
虽然几经人生的痛苦与波折,哈姆雷特仍涉世未深,容易轻信别人,落入圈套。
他的思想依旧单纯美好,不曾想过别人会不择手段用卑鄙恶毒的方法对付他。
面对比赛对手,他说:“我绝对信任你的诚意,愿意奉陪你举行这一次友谊比赛。
”他万万没有想到对手的剑上已经涂满了毒药,送上的酒是毒酒。
哈姆雷特是一位壮志未酬的悲剧英雄;他坚持真理,英勇无畏,不肯滥用暴力。
在敌人罪恶彰昭时,直至确知自己快死时,哈姆雷特奋勇地惩治元凶,除掉了作恶多端的奸王,与敌人同归于尽。
处于青春年华的哈姆雷特为了正义,死于非命;他“重整乾坤”的责任也落空了。
他的死令人感到遗憾、悲哀、痛心,但又令人感到伟大因为他是为了正义事业奋斗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