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相关管理ppt课件
a
9
病人管道管理制度
1.携带导管的患者须进行《住院患者导管滑脱风险评估 表》,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凡是病人有管道的,护士必须在管道上贴上标签。
3.导管的风险程度分为:
①高危导管:脑室引流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胸 腔引流管、心包引流管、漂浮导管、“T”管、动脉留置 针、透析管、中心静脉留置管、前列腺及尿道术后的导尿 管。
4者.任授何意个他人人对隐突瞒发、事缓件报不、得谎隐报瞒。、缓报、谎报或
a
6
重点环节的应急管理制度
5.科室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 当组织力量对报告事项进行调查核实、采取必要 的控制措施,及时报告调查情况并决定是否启动 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6.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后科室人员必须及时到 达规定的岗位,服从统一指挥、调动。
②中危导管:三腔管、各类造瘘管、腹腔引流管。
③低危导管:导尿管、普通氧气管、普通胃管。
a
10
病人管道管理制度
4.导管评估、记录要求: 评估内容:留置时间、部位、深度、固定、是否通畅、局
部情况、护理措施(保持通畅、标记分明、准确留置、固 定牢靠、保持清洁)。
5.管道颜色及书写内容要求: ①所有的管道均应填写管道名称、置管日期或更换日期、
时进行相同标签标识。 5.肠内营养、膀胱冲洗、腹腔冲洗等特殊治疗使用输液器
者,标识应贴于管道的莫非氏滴管处。 6.各种引流管道的标识应贴于引流管近伤口端。 7.使用氧气管道时,须保持管道清洁、通畅;间断吸氧者,
停氧期间,氧气管必须放置于氧气管道收纳袋中。
1.由静脉通路输入的静脉高营养制剂、血管活性药物、镇 静药物、肌肉松弛药物、血液制品、溶栓药物等,在静脉 管道上应有标识,清晰、醒目、易于辨认。
2.不同管道应使用相应的颜色标识。 3.标识上应标注(开始、更换)时间,签名,备注栏内可
标注特殊药品。 4.注射泵泵管应在始末位置(即出口处及入口处)同
护理安全相关管理制度
内二科 陈广兰
a
1
目录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重点环节的应急管理制度 护理不良安全事件的管理及报告制度 病人管道管理制度 管道标识管理制度 预防管道滑脱制度 压疮患者风险评估及报告制度 防范患者坠床、跌倒管理制度 口头医嘱执行制度 急危值登记及报告制度
a
2
目录
住院病人安全转运制度 各种标识管理制度 安全用药制度 用药后观察制度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输注药物配伍禁忌管理制度 重点药物观察制度 输液反应的处理报告制度 输血反应的报告处理制度
时间、责任人。高危管道用红色管道标签、中危管道用橙 色管道标签、低危管道用绿色管道标签。
②管道滑脱、拔出管道立即报告值班医生或护士长并立即 采取补救措施,执行管道滑脱的处理流程。并立即按护理 不良安全事件立即上报。
(4)管道滑脱有意隐瞒不上报,一经查出将按有关规定严 肃处理。
a
11
管道标识管理制度
a
3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1.各环节和各种操作前严格执行病人身份识别制度,至少 使用两套识别码(腕带标识加姓名或姓名加住院号)识别 病人身份。禁止使用床号识别患者身份。
2.非抢救病人不得使用口头医嘱和电话医嘱。如在抢救重 危病人使用口头医嘱时严格执行口头医嘱执行制度,得到 对方确认所复述的内容无误后方可执行。
7.科室应根据事件的关键环节管理出现的问题, 组织相关人员分析、讨论,认真总结原因,对实 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补充、改进工作。
a
7
护理不良安全事件的管理及报告制度
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
1.护理不良安全事件定义
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 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
6.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保证手卫生的有效落实。 7.对危重症患者,及时作出危险性评估(如生活自理能力、
压疮、跌伤等),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8.危重患者、手术病人转运过程中,严格执行重危患者、
手术患者转运规程,保证患者的安全转运。并严格按照交 接制度作好交接及签名。
a
5
重点环节的应急管理制度
3.危及到病人安全的异常检查、检查结果(危急值)需要 及时通知临床医护人员,临床护士接到通知后立即记录并 转告医生,医生确认后记录时间及签名。
4.严格执行麻醉、精神药品、毒性药品、化疗药品、高浓 度电解质药液及冰箱内药品管执行手术病人的安全核查制度,确保手术病人、手 术部位及手术操作的正确。
2.护理不良安全事件范围:
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护理工作的正 常运行和护理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
⑴治疗问题:错误治疗、治疗不及时、院件内。感染、错用药、 多用药、漏用药、药物不良反应、输液反应、输血反应等。
⑵意外事件:包括跌倒、坠床、烫伤、自残、自杀、失踪、 猝死、压疮、管路滑脱等。
⑶辅助检查问题:标本丢失、标本错误。
⑷医患沟通:包括医患沟通不良、医患语言冲突、医患行 为冲突等。
⑸其他非上列导致不良后果的事件。
3.报告部门:根据事情发生的轻重、性质和引发后果的严 重性报告护理部、医疗安全监督办公室及院主管领导。
a
8
护理不良安全事件的管理及报告制度
4.护理不良安全事件上报奖惩: ⑴护理人员每次上报不良事件必须真实、准确,不得有弄
1.科室应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科室 领导(科主任和护士长)担任总指挥,负责对科 室在治疗用药、输血核对、治疗操作、标本采集、 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等重点环节的应急情况进行 管理。
2.对于护理工作中重点环节的应急管理应当遵守 预防为主原则。
3.科室应建立重点环节日常监测,做好各个班次 的交接班工作。人人知晓科室应急上报流程及应 急预案,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
虚作假行为,如上报的不良事件,护理安全管理小组落实 无弄虚作假行为,每一件奖励50元。如为弄虚作假行为根 据事件的轻重给予批评、记过、警告处罚。 ⑵科室有不良事件发生,根据事件的轻重、性质及事件影 响的后果不按规定上报及处理,一经查出将给于一定的处 罚。 ⑶已构成医疗事故和差错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按 《医院医疗事故处罚》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