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中层干部有效管理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丰县宋楼初级中学李德学开好每周的行政办公会,通过谈话、讨论,做好常规的管理工作安排,及时地了解中层干部在管理中的一些问题,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料。
同时,以本校实际情况为依据,重视对一线教师及中层干部的访谈,了解对现阶段学校有效管理的满意程度如何。
从而通过观察、访谈和文献研究法,分析与总结学校有效管理的策略。
对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阶段成果进行整合并比较分析,以下面一篇《学校中层干部有效管理的策略研究》结题。
一、概念的界定有效管理:德鲁克在《有效的管理者》中所阐释的“有效管理理论”不仅适用于管理界,也适用于其他各界,其主要包括以下观点:管理者必须要有有效性;管理者的有效性是可以学会的;管理者必须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管理者必须着眼于贡献;管理者必须重视“长处”;管理者必须集中精力于少数主要的领域和管理者必须做有效的决策等七个方面。
学校有效管理:它不同于一般的管理,学校有效管理是把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有机结合的管理;把制度上升为文化的管理;将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目标的管理;基于解决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问题的管理。
中层干部:是学校管理的中坚力量,是学校管理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校长与教职工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信息通道。
能否用好中层干部,调动和发挥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学校管理成败的重要因素。
二、课题提出的目的和意义目的:通过探讨学校中层干部管理中存在的消极现象及中层执行力不强的原因, 并针对现象、原因,探索提高中层干部有效管理的策略,努力打造出一支学校高效管理的团队。
意义:中层干部大都经历了直接面对教育教学管理等一线工作,对教研科研培训等工作都有亲自的体验和实践,通过第一线的磨练,都具有较强的专业背景、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职工中也树立了一定的威信。
但是选拔为中层干部后,他们可能有时得不到校长的重视,又得不到老师们的理解,容易出现倦怠情绪,甚至产生想抛掉工作的冲动。
中层管理者的本质决定了他们很少会直接从事具体的创造性的工作,平时工作一般满足于“上情下达、下情上传”,“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是中层管理者典型的特色。
正因为如此,大多数的中层管理者努力的最终方向不是如何做好工作,而是如何保住自己的位置。
“风吹两边倒”、“两边不得罪”、“不为而无错”等心态。
不可否认,这种消极现象在学校中层管理者中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往往会给学校带来某些负面的后果,严重情况下可能会使整个学校处于瘫痪状态。
能否用好中层干部,调动和发挥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直接关系到全体教职工能否积极地、创造性地开拓工作新局面,从而形成“群英荟萃”、“各项工作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从当前中小学学校管理的现状看,学校中层干部作为学校管理中的中流砥柱,加强中层干部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中层干部是校长开展工作、做好工作的主要依靠力量。
要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就必须依据中层干部的职权范围予以授权和放权。
学校发展离不开各个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
校长的地位决定了其思考问题、做出决策都应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特点,而由于中层干部所处位置的局限性,其对决策的理解往往容易出现片面性,因此,校长必须加强对中层干部的工作指导,使其思想认识和工作方向统一到全局决策上来。
校长必须对整个学校的工作负总责,中层干部要对分管的部门工作负责,这是由各自所处的工作地位决定的。
竞争是激发中层干部内在潜力的重要杠杆。
关心体贴是校长对中层干部的一种感情投入……学校中层干部的管理及使用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工程,各学校都有自己独到的做法,可谓仁者见人,智者见智。
除了已经达成共识的中层干部管理如:敢于授权、敢于放权、善于协调、加强指导、勇于负责、用养并重、鼓励竞争、关心体贴等等。
本人也根据多年的校长经验,依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总结一些学校中层干部有效管理的策略如下:一、鼓励竞争,重视中层干部公平选拔机制的构建一个人内在潜力的发挥程度,取决于实现自我价值欲望的强烈程度,这是一种内在驱动力;而一个人内在潜力的发挥程度,取决于外部压力转化为内在压力或工作动力的程度。
因此,鼓励竞争是公平选拔中层,管理和培养中层的前提。
鼓励竞争包括骨干教师竞争中层干部,中层干部之间存在竞争,一方面激发一线教师竞聘中层干部的主动性,另一方面是挖掘中层干部内在潜力的重要手段。
因此,校长要激发中层干部勤奋工作的积极性,除了对其加强教育以提高其做好工作的自觉性以外,还必须运用竞争手段给其形成压力,促使其更好地工作。
同时,运用竞争手段,首先要坚持公平原则,指给所有中层干部创造平等的竞争条件、同等的评价标准。
以公平公正为前提,才能使同事及各部门的中层信服。
并且要促使工作实绩较差的中层干部看到差距,形成压力就需要经常对中层干部的工作实绩进行考核,并在适当范围内予以公开;要使中层有适当地危机感就需要以工作实绩来评价中层干部的称职与否;要使中层干部能看到晋升的希望努力工作就需要从中层干部中选拔能者对空缺的重要领导岗位进行补充。
学校多年来非常重视对中层干部的选拔培养,公平选拔机制包括明确选拔的条件和必要的资历,除了常见的学历、任职年限等条件外,应该重视候选人的业绩要求。
坚持“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态度决定业绩,工作业绩是关键,如教务处中层干部选应强调具备优秀教师资历,德育处主任应来自于优秀班主任。
对业绩的要求能够确保职位对专业能力的要求,同时对教职工强调了绩效的重要性,有利于正面引导。
同时也重视选拔程序的透明度,在选拔程序上采用个人申请和竞聘演讲露锋芒,专家评议和教职工民主测评显民意,学校领导小组投票决定批准。
中层干部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力量,加强对中层干部的管理,建立健全对中层干部的选拔考核制度,是学校管理水平的体现,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发展。
因此对中层干部的选拔和培养,要努力做到选贤举能、公平选拔、竞争上岗和用养并重,努力选拔一批优秀的学校管理中层,增强学校核心决策力。
二、合理授权,重视中层干部执行力的培养中层干部是校长开展工作、做好工作的主要和重要的依靠力量。
要使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就必须对中层干部予以合理授权。
凡属中层干部职权范围内的事情,应尽量放手让他们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中层执行力的提升。
合理授权,就好像是管理者用人的“分身术”。
成功的管理者就是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各方面的力量,齐心协力为实现学校共同育人目标而努力。
可以说,合理授权,有利于调动中层干部在自己领导岗位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锻炼中层的才干和提高他们的执行力。
而授权不是简单地分权给中层,放手让他们去处理,在工作过程中要给予及时地引导、指点协调和协助,促使中层去努力工作,在实践中锻炼提高。
总之,我们对中层干部的管理应当做到职责分明,有奖有惩,这样他们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实、做好,在学校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因此,校长必须敢于和善于授权中层干部,只有这样中层干部通过独立解决管理中的难题,哪怕有时会处理不当,才能积累经验,迅速提升自己的执行力。
三、因才施管,打造高效中层干部团队因才施管,适才而用,是有效管理中层的必要条件。
“一群商人在一条船上谈生意,船在行进中出了故障,渐渐下沉,必须让乘客跳水。
船长深谙世事,知道这些商人的文化背景不同,必须采取不同的方式分别去说服他们。
于是他对英国商人说:“跳水是一种体育运动”,英国人崇尚体育,听罢即跳;他对法国商人说:“跳水是一种时髦,你没看见已经有人在跳了吗?”法国人爱赶时髦,遂跟着跳下;他对德国商人说:“我是船长,我命令你跳水”,德国人严于纪律,服从了命令;他对意大利人说:“乘坐别的船遇险可以跳水,但在我的船上不行”,意大利人多有逆反心理,说不让跳他偏要跳;对非常现实的美国人,船长就说:“跳吧,反正有人寿保险,不跳就死定了”;对中国商人则说“你家中还有80岁的老母,你不逃命怎么对得起她老人家的养育之恩!”从这一不无夸张的幽默中,我们可以悟出受不同文化、环境熏陶的人,其人生哲学、追求、价值观迥然各异,对其管理也应有所不同。
因才施管,才能有的放矢,提高人才管理的绩效。
”(/caoys@126/blog/static/40301537200842735127543/)同时孔子也早就提倡要因材施教,这虽然是教育领域上的一格言,其实在管理上同样适用。
每个员工的性格、特点和工作方式都是大不相同的,所以在学校发展的不同时期和针对不同的员工都是有所区别的。
例如:对于一个性格外向,心胸宽广的员工采用批评教育可能有效,但对于性格内向,心胸相对狭窄的人来说可能就j 接受不了批评,可能会适得其反。
所以说管理要细分化,在大的原则和方法下,要有许多针对不同人群的实施方案。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每个人都有惰性,甚至只要情况允许,大多数人都只会完成不受惩罚的最低绩效。
但同时,每个人也是有优点的,甚至可以无私奉献。
所以管理上也要做好适当的引导与鼓励。
但同时最不能忽略的就是员工所处于的心理以及社会层次。
根据员工所处于的不同状态进行管理,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因才施管即因人而宜实施管理,因才施管,才能有的放矢,从人性角度提升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升执行力,激发员工的最大潜能,提高人才管理的绩效。
在多数人只能发现问题的地方找到机会,充分调动员工工作意愿,提高其工作能力,高效地完成工作目标。
四、归零心态,指引中层干部超越优秀古时候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
老禅师的徒弟接待他时,他态度傲慢。
后来老禅师恭敬地接待了他,并为他沏茶。
可在倒水时,明明杯子已经满了,老禅师还不停地倒。
他不解地问:“大师,为什么杯子已经满了,还要往里倒?”大师说:“是啊,既然已满了,干吗还倒呢?”访客恍然大悟。
这就是“归零心态”的起源。
归零心态是成功的第一步,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心态,如果想要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获得更大的成就,必须定期给自己的内心清零。
忘却成功,学习变化,就是不断清洗自己的大脑和心灵,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心态归零,即空杯心态是重新开始;心态归零,学无止境,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学习、再学习。
而后,我们的生命才会更有价值。
能站在中层干部的位置上,绝对都是曾经教师队伍中的领头羊,没有曾经的辉煌就不可能脱颖而出。
而作为中层干部,就要从昔日的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中转变过来,学会归零,尝试重新开始。
过去的永远过去了,面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我们别无选择,唯有以平和的心态、坚韧的毅力去面对今天!而且归零心态不是简单的忘记,而是让自己以平和的心态去接纳更多的声音、谏言。
时钟每到子夜,都会归零,新的一天就会开始。
所以,人生就像时钟,要学会经常归零,只有归零,才会有新的突破,才会有新的辉煌。
作为管理者要学会着眼于贡献、善于用人、注重提升沟通能力、学会合作,着眼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