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美食的文章(1)

关于美食的文章(1)

关于美食的文章露水汤圆柳邕路一小六(1)班朱紫菲我的家乡在玉林,那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游山玩水的好去处,美食更是多得数不胜数,而最让我情有独钟的是家乡的著名小吃“露水汤圆”。

露水汤圆,与传统的汤圆不同,它的个头比较肥大,馅是咸味的。

它寓意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喜庆之意。

逢年过节,迎亲待友,总要做上一些,尤其是在农历大年三十,家家户户欢聚一堂。

当家主人把露水汤圆的食材摆在桌面上,大家就分工合作,边做边聊,十分热闹。

汤圆虽然好吃,但是揉粉团却是个费劲的差事。

先在盆子里准备一些玉米粉,接着把烫水倒进里面,用筷子迅速地把面粉和水充分混合。

之后就开始用手使劲地揉搓起来,过了许久,才把它变成一个大面团。

这时双手早已又酸又麻,软得如同两条面筋一般。

接下来开始准备馅了,可以是木耳猪肉、鸡蛋韭黄、胡萝卜猪肉或者是蒜香青菜……先从大面团上捏下一点小面团,然后压扁,再用手往周边一拢,拢出一个“窟窿”来,接着再用勺子把馅填入“窟窿”里,最后把“口”封住。

这样,露水汤圆就基本完成了。

煎炸烤煮,随你喜好为之。

因为我的口味倾向清淡,所以认为水煮的露水汤圆更胜一筹。

我自告奋勇守候在锅前,待水精灵欢快地吹起泡泡时,我便把白白胖胖的露水汤圆一一放进去,等上几分钟,露水汤圆如小鱼般上下涌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玉米般的清香,让人闻了垂涎三尺。

到了灯火笼罩的夜晚,大家就把放进锅里煮好的露水汤圆摆在大桌子上,一边围坐在一起观看着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一边品尝着热气腾腾的露水汤圆,香糯软滑的皮儿,搭配鲜香美味的馅,简直是人间美味。

大家的欢快笑声响彻了天空,似乎都要把天上的星宝宝给震落下来,月亮姑娘害怕得都躲在了某个角落里,迟迟不肯现身……露水汤圆的味道是幸福的,是快乐的,是美好的,是难忘的……它是家乡中的美食“名片”,它的味道诠释了玉林的美好。

虽然它的“长相”很普通,很平凡,勾不起人们心中的食欲,但是,只要吃上一口,就能使人无法忘记,回味无穷……舌尖上的内蒙古——草原美食公园路小学14(4)班梁睿铭作为一名吃货,我每到一个地方都不会错过当地的美食。

这次来到内蒙古,怎能错过草原的各种美味佳肴呢?快随我去尝尝吧!内蒙古的美食大致分为红食与白食。

红食主要以肉制品为主,如:羊肉、牛肉等;白食以奶制品为主,有奶条、奶茶、奶皮等。

我特别爱吃肉类食物,所以我的第一目标便是草原极负盛名的美食——手把羊肉。

手把羊肉是蒙古族最喜欢、最常食用的传统食品。

这种草原的传统吃法可以追溯到古代。

据明《夷俗记·食用》中云:“其肉类皆半熟,以半熟者耐饥且养人也。

”上菜啦!只见一个看起来十分富贵华丽的盆子,像以前宫廷里给皇帝盛御食的一样被摆上了桌,盆子中间码放着一条条带着骨头的香喷喷的羊肉,下面还有一块对于我来说十分巨大的羊腿,旁边点缀着一碟香醋。

光看着,我的哈喇子就不由自主地淌下来了。

不知味道如何?还是得尝尝才知道呀!我率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夹到了一块,开始细细品味起来。

初尝一口,呵!芳香四溢,羊肉特有的膻味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满口肉香,再嚼一口,嗯!肥而不腻,鲜嫩无比,仿佛吃到了不可多得的珍馐美味;第三口,似乎整个世界的美食,都被手把羊肉给打败了!“好吃,好吃!”我不禁赞叹道,大家都在使劲地往自己嘴里塞着,津津有味地嚼着,这时虽然没有蒙古族拿着一把刀子吃手把羊肉的民族风味,也没有草原奶茶佐餐,更没有牧民盘腿而坐慢慢品味手把羊肉的风情,但是我们只顾狼吞虎咽地吃着,没有多余的嬉戏和对话,只听见咂吧咂吧吃肉的声音……吃饱喝足,该吃甜点了。

草原的甜点就是白食。

我们乘车前往一家白食加工厂品味草原上的正宗白食。

刚落座,一位穿着蒙古袍的阿姨就给我们沏上了奶茶。

奶茶呈浅褐色,热乎乎的,在碗中荡漾着。

我慢慢地开始了品尝:首先将奶茶吸入嘴中,含着几秒,等着那丝滑的感觉在口中荡漾开去,然后再一点点地滑落至喉咙,直至胃部。

顿时,我感到一阵暖意在全身流淌……接着,我又品尝了奶条、奶豆等丰富的白食。

种种食物都奶香四溢,美味极了!草原的美食让我的舌头品味到了异域特有的味道。

爽!爽!真爽啊!我家的“大厨神”三十六中附小四(1)班覃一鑫“丁零零……”清晨,我的小闹钟清脆地响了起来。

“啊!”我伸了个懒腰,爸爸当然也起床了,因为他是我们家的“大厨神”。

“吱呀、吱呀”,我连忙从床上爬起来,准备去观看爸爸的“表演”。

我坐在椅子上,看到爸爸熟练地打开水龙头,只听流水“哗哗”地流出来。

“扑通、扑通”,爸爸把这些蔬菜宝宝们放在水龙头下的盆子,给它们“沐浴”,它们变得更鲜艳了。

“啪”,爸爸关闭了水龙头,“哗”的一声把蔬菜捞出来。

“哐当”,爸爸拿出切菜板,拿出刀,“嚓嚓”地把蔬菜切成细细的条,“咔”,那些蔬菜被爸爸放到碗里了。

接着,爸爸“啪”的一声打开了煤气灶开关,火苗“嗖”的一声冒了出来,发出“咝咝”的声音。

他把食用油倒入锅内,取几片生姜撒入,食用油“滋滋”地溅出锅外。

爸爸把蔬菜倒入锅中,“刷”的一声,菜在锅里立刻被烧熟了,然后他“当当当”地翻炒几下。

随着爸爸“叮叮当当”地把碗筷收拾好,他“哼哼”地唱起了一首美妙的歌,并招呼大家:“老婆、女儿,吃饭了!”我“吧唧吧唧”地吃着美味的菜,忍不住冲着正在洗碗的爸爸说:“爸爸,你真棒呀!”家乡的骄傲——螺蛳粉潭中二小六(3)班刘嘉麒我是土生土长的柳州人,如果要说我们柳州的骄傲的话,那就是我们这里独具特色的美食——螺蛳粉了。

螺蛳粉闻起来臭臭的,有一股独特的酸笋味,吃起来却美味无比。

它的看相也十分诱人,一条条雪白的米粉浸在鲜红的汤里,陪伴着它的是金黄的腐竹、淡黄的酸笋、黑黑的木耳等,是不是看上去就已经令你垂涎三尺了呢?螺蛳粉的做法并不复杂:随手抓一把泡好的干榨粉放进已经煮沸的水里面,煮上个一两分钟,将洗净的青菜也放进锅里一起煮,不一会儿,就将菜和粉捞起来放在一个碗里,加上腐竹、花生等一些配料,最后舀上一勺用筒骨和螺蛳熬制的浓汤,这样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螺蛳粉就做好了。

在品尝螺蛳粉的时候,我喜欢先吃配料再吃粉。

金黄的腐竹一口咬下去香香的,绿油油的青菜脆脆嫩嫩的,又脆又滑的木耳和黄花菜还有香脆的花生可真好吃啊!酸笋酸辣可口,吃不惯和闻不惯酸笋的可以不加哦。

吃完配料后,你会发现这粉里一颗螺蛳也没有,那为什么叫螺蛳粉呢?原来,我们的螺蛳都已经被用来熬汤了,怪不得这粉吃起来又软又滑又韧劲,汤还特别的鲜甜,真是过瘾啊!听老师说,螺蛳粉曾经有过这样的来历:伟大诗人柳宗元因为人耿直,说话也很直,因此得罪了当时的大官和皇上,之后他就被贬到了我们柳州。

柳州当时环境很差,被称为“南蛮之地”,因此柳宗元的心情很差,吃不下东西,他的随从很是心疼,想做一些好吃的给他。

一天,随从在河边洗菜,摸出了很多螺蛳,他突发奇想:如果用螺蛳来熬汤,煮出的粉味道会怎么样?之后随从又不断地改进,增加了许多配料,螺蛳粉就这样由此诞生了。

这就是我们这里的特色美味螺蛳粉,现在它不单可以在本地品尝,聪明的柳州人还把它做成了袋装的,在互联网上销售,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品尝到它的独特美味!柳州螺蛳粉德润小学六(1)班黎宵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特产。

在柳州众多的特色食品中,螺蛳粉的名声最响亮。

一抓白色的米粉,加上绝对不可缺少的酸笋和酸豆角,加上油炸的金黄色腐竹、红润的花生米,再加上一把焯熟的绿油油的空心菜,再以黑木耳、海带丝作点缀,最后舀上一两勺秘制的漂着红红辣椒油的螺蛳汤,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螺蛳粉就做好了。

如果再加上卤猪脚、卤鸭脚或是卤鸡蛋,那就更加美味了!在柳州,螺蛳粉店大街小巷几乎都有,走到哪里,都能闻到螺蛳粉特有的浓香。

我第一次吃螺蛳粉,是6岁那年。

那一年,我们全家从县城迁居柳州。

小区旁边有一家螺蛳粉店,那天早晨,我被那股浓浓的香气引诱着,走进了店里。

我买了一碗螺蛳粉,打包带回家里,然后慢慢地享用这份美味的早餐。

谁知才尝了第一口,呜哇,辣得我直伸舌头,抓耳挠腮。

可是,那酸笋、那花生米、那卤猪脚,还有那爽口的鲜汤……让我欲罢不能。

一碗螺蛳粉足足吃了半个小时,吃得我满头热汗。

难怪有人说,吃不了螺蛳粉,不配做柳州人。

我更觉得,这香气扑鼻的螺蛳粉,真像柳州人热辣辣的性格。

柳州人对螺蛳粉有一种独特的感情。

远离家乡,除了思念亲人,念念不忘的是“嗍”螺蛳粉。

我的大表姑远在黑龙江,她在“亲爱的家人”微信群里常说:我想家了,想“嗍”螺蛳粉了……螺蛳粉,融进了浓浓的乡愁。

今年春节,她回老家探亲,离别时,带去了亲人们送给她的一袋袋螺蛳粉,也带去了一缕缕乡愁……如今,柳州的传统美食螺蛳粉,已打造成年产值70亿元的新兴产业。

近几年,国庆节期间,柳州都举办盛大的螺蛳粉美食节。

“柳州螺蛳粉”已成为驰名中外的区域品牌,是柳州的又一张城市名片。

近万家螺蛳粉网店,使“柳州螺蛳粉”成了“网红”!远方的朋友,你想“嗍”美味的柳州螺蛳粉吗?欢迎你到柳州来!家乡的美食——螺蛳粉公园路小学东校区12(5)班刘佳琦在人们的生活中,吃是必不可少的一件大事。

说起北京,必然会想起烤鸭;谈到西安,必定会说到肉夹馍;说到我的家乡美食,首屈一指的当然是螺蛳粉了。

螺蛳粉虽然只有30多年的历史,但它却在不长不短的30多年里成为柳州必不可少的风味小吃。

上世纪八十年代,柳州的夜市已经兴起,当时柳州人最爱吃的就是水煮螺蛳和米粉了。

有个聪明人,他觉得煮螺蛳剩下的汤倒了可惜,就加入一些猪骨、香料一同熬制,再放入米粉来煮,不少食客吃后大为赞赏,于是就形成了最初的螺蛳粉。

螺蛳粉的味道好,卖相也不错:柔嫩的粉丝浸在米黄色的汤里,上面满是红油,汤上还漂着金黄色的腐竹、酸笋和花生米,还有翠绿的青菜和黑黑的木耳,让人看了垂涎三尺。

煮螺蛳粉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难,其中汤是最重要、最难做的。

先要把螺蛳在盐水中浸泡3天,让它们吐尽泥沙;再把螺的尾部剪下,与猪骨、八角、沙姜、辣椒等十多种原料一起熬煮,最终成就了螺蛳粉的精华。

客人来了,厨子会熟练地把青菜和米粉塞入漏勺,在锅里煮上一会,滤干水倒入大碗。

再把腌制好的酸笋、炒得喷香的花生米、炸得金黄的腐竹,还有肉末、榨菜一同放入碗中,最后加上一大勺精华——螺蛳高汤,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螺蛳粉就做成了。

几乎每个柳州人都喜欢吃螺蛳粉,甚至有人三天不吃就浑身难受,我也不例外。

每到周末,我和爸爸妈妈都要去吃螺蛳粉。

当店员把粉端到我面前时,螺蛳粉的香味就会迫不及待地钻进我的鼻腔里。

我吃粉一般都会先把粉夹一些放到勺子里,加点汤,吹几下,“滋溜”一下全吃下去,螺蛳粉的鲜、香、辣顿时弥漫在我的唇齿之间。

粉吃完了,我就开始“打捞”下面的配菜,最后“咕咚咕咚”把汤喝完。

虽然每次吃都被辣得鼻涕直流,但我依然对螺蛳粉情有独钟。

如果你也想尝尝螺蛳粉,那不妨来一趟柳州,来吃最地道的螺蛳粉,我保证,你一定会吃了一碗想两碗。

和妈妈一起包饺子驾鹤路小学2014(6)班廖逸凡今天是周末,妈妈放假在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