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运动解剖学复习题教学提纲

最新运动解剖学复习题教学提纲

运动解剖学复习题1.人体怎样构成?答:人体由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

细胞和细胞间质先形成组织,不同的组织组成器官,功能相同的器官形成系统,系统有机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人体。

2.2.人体解剖学姿势、基本面、基本轴在运动中有何意义?答:人体解剖学姿势又称标准姿势,是指两眼向前平视,两足并拢,足趾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朝前的直立姿势。

矢状面:将身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

冠状面:将身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

水平面: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

冠状轴:垂直穿过矢状面的轴。

矢状轴:垂直穿过冠状面的轴。

垂直轴:垂直穿过水平面的轴。

3. 3.骨是怎样构成的?何为含气骨?答:活体的骨由骨膜、骨质、骨髓构成。

骨膜分骨外膜和骨内膜。

骨外膜位于骨的外表面,浅层有丰富的血管、神经,深层的成骨细胞有制造骨质的作用。

骨内膜位于骨髓腔内表面、骨小梁表面及哈佛氏管内,分化出的破骨细胞使骨髓腔不断扩大。

骨质有骨密质和骨松质之分。

骨密质致密坚硬,位置表浅。

骨松质多位于长骨的两端,短骨、扁骨及不规则骨的里面,由骨小梁按压力和张力方向交叉排列而成。

骨髓有红、黄两种。

红骨髓在骨小梁之间,有造血功能;黄骨髓在骨髓腔内,无造血功能,但一旦失血过多,黄骨髓可转变为红骨髓继续造血。

4.骨质怎样构成?骨外膜和骨内膜之间的坚硬部分为骨质,有骨密质和骨松质之分。

骨密质致密坚硬,位置表浅。

长骨的骨干,骨密质较厚,长骨的骺和短骨、扁骨、不规则骨的骨密质较薄。

骨松质多位于长骨的两端,短骨、扁骨及不规则骨的里面,由骨小梁按压力和张力方向交叉排列而成。

55..骨怎样长长和长粗?儿童少年时期,骺与骨干之间存在骺软骨,其中的软骨细胞不断分泌骨质,填充在长骨两端,使骨不断长长;骨膜中的破骨细胞溶解的骨质,被成骨细胞填充在骨干表面,使骨长粗。

6.6.椎骨的一般形态是什么?各部椎骨有什么特征?椎骨分为颈椎、胸椎、腰椎和尾椎。

其中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

由于骶椎、尾椎之间发生愈合,通常称骶骨和尾骨,各1块。

椎骨的前方为椎体,后方为椎弓,二者围成椎孔,上下椎孔连成椎管,容纳骨髓。

椎弓连接椎体的缩窄部分称椎弓根,椎弓根上、下缘各有一个切迹,分别称为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

相邻两块椎骨的上、下切迹共同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7.7.何谓骶岬、真肋、假肋浮肋?第一椎体上缘朝前突出,形成骶岬。

第1-7肋有肋骨和软肋骨,为真肋;8-10肋的肋软骨依次依附于上位肋软骨,形成肋弓,为假肋;11-12肋无肋软骨,为浮肋。

8.8.熟记下肢骨、中轴骨的表面结构。

99..名词解释:运动环节:能绕关节运动轴运动的人体某一部分。

近侧环节:关节近头端的环节。

远侧环节:关节远头端的环节。

屈、伸:环节绕关节的冠状轴在矢状面内向前运动为屈,向后运动为伸,膝及其以下关节相反。

外展、内收:环节绕关节的矢状轴在冠状面内远离正中矢状面切面的运动为外展,靠拢正中矢状面切面的运动为内收。

旋内、旋外:环节绕关节的垂直轴在水平面内由前向内运动为旋内,由前向外运动为旋外。

10. 10.怎样描述关节的运动?关节的运动,是指运动环节绕其运动轴的转动。

为了准确描述环节在关节的运动,先要根据关节面的形状,确定关节的运动轴,然后根据关节所具有的运动轴,确定环节在关节的运动。

在确定环节的运动时,要以标准解剖学姿势作为参考体。

环节绕关节的冠状轴在矢状面内做屈伸运动,环节向前运动为屈,向后运动为伸,膝及其以下关节相反;环节绕关节的矢状轴在冠状面内做内收和外展运动,环节远离正中矢状面切面的运动为外展,靠拢正中矢状面切面的运动为内收;躯干绕脊柱矢状轴的运动为左侧屈或右侧屈;环节绕关节的垂直轴在水平面内做旋转运动,环节由前向内侧运动为旋内,由前向外侧运动为旋外;躯干绕脊柱垂直轴的运动为左旋或右旋。

11. 11.举例说明肘关节近侧环节的运动。

肘关节的近侧环节是上臂,引体向上时,上臂绕肘关节的冠状轴屈;双杠双臂屈伸的撑起动作,上臂绕肘关节的冠状轴伸。

12.12.是“关节运动”还是“环节运动”?关节的运动是环节绕关节的运动轴在基本面内进行的转动。

能以关节为支点进行转动的人体某一部分称为环节。

所以准确地说,是环节运动。

13. 13.举例说明膝关节近侧环节的运动。

膝关节的近侧环节是大腿,大腿绕膝关节的冠状轴做屈伸运动。

下蹲抓握杠铃时,大腿在膝关节屈,蹲起时,大腿在膝关节伸。

14. 14.早晚身高为何不同?中小学生和成人晚上的身高比早上矮2-3厘米,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椎间盘变薄;二是脊柱弯曲度加大;三是足弓变矮。

15. 15.名词解释:肌纤维:骨骼肌的单个合胞体细胞。

肌原纤维:由粗肌丝和细肌丝规则排列构成的肌纤维亚单位。

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

粗肌丝:横纹肌中的肌球蛋白Ⅱ丝,直径约为12-14nm,仅存在于肌肉细胞中。

细肌丝:横纹肌中与Z盘相连,由F肌球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构成。

肌浆网:肌纤维内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于横小管之间纵行包绕每条肌原纤维周围。

L管:又称纵小管,由纵行缠绕在肌原纤维表面的肌浆网构成。

终末池:纵小管在横小管的两侧膨大,形成终末池。

三联体:由横小管和两端的终末池构成,是肌肉兴奋的重要装置。

16.肌腹、肌腱、肌肉分别怎样构成?肌腹主要由骨骼肌纤维构成,具有收缩能力;肌腱是以胶原纤维为主要成分构成的致密结缔组织,有很好的韧性;肌肉主要是由蛋白质构成的。

17.肌肉是怎样收缩和舒张的?横小管将兴奋从肌膜传递到即浆网后,肌浆网钙通道开放,大量钙离子涌入肌浆,与细肌丝上的肌钙蛋白结合,暴露出肌动蛋白上的结合位点,横桥与其结合,靠ATP释放的能量,拖动细肌丝向肌节中央滑动。

这是收缩,舒张相反。

18.名词解释:肌拉力线:通过肌肉起止点中心之间的连线为肌拉力线。

近固定:肌肉工作时,起点固定为近固定。

远固定:肌肉工作时,止点固定为远固定。

肌肉生理横断面:一块肌肉所有肌纤维横切面积之和称生理横断面。

初长度:肌肉收缩前的长度为初长度。

19.怎样用解剖学分析法推测肌肉机能?首先,根据肌肉的起止点进行分析。

在肌肉起止点的中心之间可作出肌拉力线,肌拉力线从冠状轴前方跨过,便使环节屈;从后方跨过,使环节伸。

肌拉力线从矢状轴内侧跨过,使环节内收;从外侧跨过,使环节外展。

肌拉力线从垂直轴前内上方向外下方跨过,上固定时使环节旋内;前外上方向内下方跨过,上固定时使环节旋外。

然后根据肌肉定点、动点,分析其近固定、远固定条件下的机能。

20.使肩胛骨运动主要肌肉有哪些?怎样发展其力量?使肩胛骨上提的肌肉有斜方肌上部、肩胛提肌和菱形肌。

发展斜方肌近固定时的力量,可采用提拉杠铃耸肩、负重上臂侧上举、飞鸟展翅等方法。

使肩胛骨下降的肌肉有斜方肌下部、前锯肌下部和胸小肌。

前锯肌力量的发展可采用含胸式卧推、含胸式俯卧撑、实力推等。

使肩胛骨前伸的肌肉有前锯肌和胸小肌。

使肩胛骨后缩的肌肉有斜方肌和菱形肌。

使肩胛骨上回旋的肌肉有斜方肌上部、下部和菱形肌。

使肩胛骨下回旋的肌肉有胸小肌、菱形肌和肩胛提肌。

可采用爬绳、爬杆和引体向上发展改组肌肉的力量。

21.熟记斜方肌、前锯肌、菱形肌、肩胛提肌、胸小肌等5块肌肉的位置和起止点。

22.起跑时股后肌群为什么容易拉伤?蹬地以后,下肢折叠前摆,折叠时,股后肌群在髋关节刚刚被拉长的瞬间在膝关节又被拉长,所以如果伸展性不好,起跑时股后肌群容易拉伤。

23.熟记胸大肌、背阔肌、三角肌、冈上肌、肩胛下肌、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肱三头肌、髂腰肌、臀大肌、股二头肌、大收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胫骨前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竖脊肌、胸锁乳突肌、膈肌等22块肌肉的位置和起止点。

24.何谓相向运动?由哪些肌肉工作完成的?以投掷标枪时的助跑动作为例,躯干和骨盆相向运动。

右侧的腹内斜肌和左侧的腹外斜肌在固定条件下同时收缩,使躯干向右旋转;同时,右侧大腿前摆,带动骨盆左旋。

25.呼吸运动是怎样实现的?膈肌收缩使穹隆下降,胸腔容积增大,吸气;肋间内肌上提胸廓,同时膈肌舒张,胸腔容积减小,呼气。

26.名词解释: 原动肌:直接完成动作的肌群。

固定肌:固定原动肌定点附着骨的肌群。

支持工作:肌肉持续收缩所产生的力以平衡阻力矩,使环节保持一定姿势,肌肉的这种工作称为支持工作。

超长练习:又称全幅度练习,指进行肌肉力量练习时,将肌肉充分拉伸,即“超长”,紧接着肌肉快速充分缩短。

超负荷练习:练习者对极限负荷已经适应,能重复8次以上,说明原来的负荷再也不是极限负荷了。

为了保证练习质量,必须增加负荷,通常按5%的比例增加,此种练习称超负荷练习。

等动练习:向心收缩练习的特殊形式。

练习者要扯动一个离心制动器上的尼龙绳。

这可使肌肉在环节运动的整个范围内都产生较大的张力。

扯动尼龙绳的速度越快,由于离心制动器的作用,产生的阻力就越大。

27.单关节肌和多关节肌各有何特点?单关节肌指仅跨过一个关节的肌肉,其特点是发力集中,如前臂负重弯举动作中的肱肌;多关节肌指跨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关节的肌肉,有功能性“主动不足”和功能性“被动不足”两个主要特点。

28.怎样分析原动肌?详述一种。

分析原动肌的方法有解剖学分析法、环节受力分析法、肌电图法、临床实验法。

以环节受力分析法为例。

环节运动时,受肌力和阻力的作用。

肌力大于阻力,环节朝向肌力方向运动。

环节运动方向与重力作用方向相反,原动肌位于环节运动方向的同侧。

肌力小于阻力,环节背向肌力方向运动。

环节运动方向与重力作用方向相同,快速运动时,原动肌位于环节运动方向同侧;慢速运动时,原动肌位于环节运动方向异侧。

29.人体最多的杠杆是哪一类?举例说明。

人体最多的杠杆有平衡杠杆、省力杠杆、速度杠杆。

平衡杠杆的支点在力点和阻力点之间;省力杠杆,阻力点在支点和力点之间,如“手推车”、站立时提踵;速度杠杆,力点在支点和阻力点之间,如铁锹甩土。

30.名词解释:等张收缩:骨骼肌中向心收缩的一种。

等张收缩时,肌肉的收缩只是长度的收缩,而张力保持不变。

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其长度不变而只有张力增加,又称静力收缩。

等动收缩: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以恒定的速度进行的最大用力收缩,且肌肉收缩产生的力始终与阻力相等的肌肉收缩,叫等动收缩。

超长收缩:肌肉在拉长条件下的收缩,如跳深练习。

31.何谓PNF法? PNF法即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或“促通疗法。

在同伴的协助下,被动地牵拉并收缩和放松肌肉,可以提高肌群的柔韧性。

32.分析双杠直角支撑。

(略)33.名词解释:躯体:指运动系统和皮肤。

内脏:广义的内脏指除皮肤、骨骼、关节、肌肉以外的人体其它部分;狭义的内脏指有管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系统,包括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四个系统。

腹膜:腹壁和腹腔脏器表面的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

胃腺:胃腺根据其位置的不同,可分为贲门腺、幽门腺和胃底腺三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