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ntermost公司海外上市始末_案例分析商务指南频道风险投资.doc

Intermost公司海外上市始末_案例分析商务指南频道风险投资.doc

Intermost公司海外上市始末_案例分析_商务指南频道风险投资当Yahoo, AOL等美国高科技企业的股票市值一日千里往上攀升时,中国的同类企业也看到了资本市场为高科技企业带来的无限商机,以中贸网为主体的因特网模式股份有限公司继在美国OTC成功上市后,又成功登陆德国柏林。

2000年4月12日,因特模式股份有限公司(Intermost Corporation)在德国柏林OTC 股票市场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ITM。

至此,因特模式已在国内信息企业中创造了三个第一:第一家在美国OTC上市;第一家在德国柏林OTC上市;开创中国中小企业境外多重上市的先例。

因特模式总裁梁舜钧先生认为:公司取得这些成绩离不开深圳市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大力支持。

他表示,公司将利用筹集的资金大力发展中贸网的网络业务,进军电子商务领域,推动基于国外已成熟的5种电子商务模式的中文应用,帮助企业实现网上产品销售,使中贸网()成为中国第一大经贸网站,也成为海外了解中国企业的一个“门户”。

1998年底,以深圳市中贸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主体的因特模式公司在美国OTC股票市场成功上市(股票代码IMOT)。

深圳中贸信息网是美国因特模式集团成员,目前国内已有100多家上市公司加盟中贸网,春兰集团也在不久前正式加盟中贸网。

此次上市成为首家在美国第二版市场上市的中国高科技信息技术公司,从而为我国同类企业向现代资产运作方向转变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因特模式采用国际高新技术企业通行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形成了一套快速而又稳健的发展体系,以国际信息产业的最新技术为工作标准,向各类企业和组织提供优质的互联网络技术和各项网络增殖服务,“中贸网”是其建立和经营的专门商业网站,每天到访数万人次。

据称,这家企业成立于1998年7月,投入资本不足百万,但此次上市后即募得现金超过100万美元,980万股计算市值更达4000万美元以上,美国投资对其大加追捧,一天的流通量达总股本的30%。

据中贸网总裁梁舜钧介绍,中贸网一年来营业额为400万元,总资产110万美元,去年销售所得50万美金,对于自己的网络公司一步到位在美国上市,梁认为其利处在于上市后完全在资本市场中运作,弊处是风险增大。

记与梁先生谈论IMOT 股价时,正值比尔盖茨到深圳一游,一时间美国那边中国概念股行情看好,借了一把东风,股价不到1美元的原始股一下子攀升到5美元。

就中贸网现状,能上市本来已属奇迹,上市之后,有资深人士曾认为“5元价位太贵,3至5元比较合理。

”然而也许连该公司内部人员也没想到股票在一周后还能冲上10元大关。

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读书的梁舜钧目睹了硅谷创业的经过,他熟悉美国企业获行市场的方式,“在很多企业眼中,风险投资是一种机会,Cisco、Sun、YAHOO都是这一经典手段的成功案例,但对中国的企业这不是件容易的事。

首先是你的好想法别人买不买帐,可行的话也面临规范的问题,所以国内企业成功个案很少,但股市仍是全新的机会。

”在创建中贸网之前,梁与5位从美国一起回国打天下的朋友曾创办过中国商业资讯公司(CBR),在1995年就引入香港的风险投资,他评价说风险投资来钱容易,但要求高,同时面临钱如何进、如何出的问题,再加上国内政策不明朗,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这类投资在国内失败较多。

“与其你要做好方案给投资看,不如规范它直接去上市,这是最好的说明书,可以吸引最大的投资”他透露公司上市后即引来若干家投资基金的查询,“这是以前不可想象的。

”投资基金风险小,回报不高,但中贸网正借机吸引更大金额的资金,他指称,届时公司将收购境外一些网络服务商。

在美国OCT上市并不简单,梁在美国的“因特模式”公司照美式标准组建,并通过美国经纪人打通了去股市的捷径,“虽然成功,但创业所得也少了很多,这是代价。

”梁舜钧认为“Internet”的名字也在华尔街受欢迎,美国股市对科技概念的狂热帮助他迅速进入市场,“在美国这些公司太多了,但摆在美国投资面前的中国企业太少了,同样做网络信息服务,中国有大把机会。

”股市是工具。

中贸网在短短半年多的时间里为国内600余家企业制作了网上信息发布,其中有100多家上市公司,包括湘泉、美的、新大洲等企业。

梁舜钧称国内企业并不抗拒因特网,关键是如何有长期服务计划,并根据企业需要提供服务,去年的营业额约400万元。

“我们从不做免费的生意,”据称仅此一项即在华尔街备受注目,美国投资将其看作通往中国产品和公司信息的通道,梁表示公司并不是仅此生存,在合适时机将购并有稳定收入的网络公司,做大销售额,并推动基于国外已成熟的5种电子商务模式的中文应用,帮助企业实现网上产品直销,占据市场份额。

他还指称与美国上市公司伊甘(EGNS)合作的新公司正计划为中国企业解决2000年问题。

“去年上市是新的方式,股市也仅仅是企业发展的工具”梁舜钧并不希望能成为“美国股市的淘金”,他认为用这些工具做企业可以有成就感,“1984年我在斯坦福就用美国国防部最早的因特网发电子邮件,我们目睹了它的价值。

”业界更关心的也许是中贸网何以运作一年不到便能在美国上市。

对于这个纯属商业机密的问题。

梁舜均认为,制定私人配售计划及有一个好的上市保荐人是关键所在。

记在梁其后送来的IMOT在美国的招股书上看到,上面确确实实写满对投资购卖IMOT股票的形形式式的风险警告。

也许在网络经济比较发达的美国社会中,说服美国人对一家有中国背景的网络公司进行投资并不难棗要知道中国的网络的现状就如美国的90年代初期,看看现时YAHOO、美国在线,再看看Amazon、网景的股票吧,难道你还能不动心?技术也好、资金也好,社会对一家IT企业的评判一向是以成败论英雄。

梁认为,一个好创意(GOOD IDEA)只是成功的10-20%;一旦这个好创意获得资金,成败机会50%。

梁认为,一般风险资金进入企业后,一般会要求换管理层,形成专业管理层,只有这样企业成功的胜数才会达到70-80%。

梁称,中贸网目前正在完成此过程,他希望以后企业发展到300人规模也可顺利运作。

中贸网已成功进入资本市场运作,梁舜均顿觉踌躇满志,他说目前“公司很小,但胃口很大”。

尽管心中尚存创业初期如临薄冰的忧虑,但此时的梁舜均其实对把握胜数也颇为自信。

梁随手画了一张简表,用中贸网总资产、利润、股价等数字,与记算了一笔帐棗在当前的营业额不市、利润近乎为零的情况下股市尚有如此表现。

而梁的打算是今年再花千万左右买下深圳某网络公司,在资金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营业额、利润却可直线上升,对于美国股市来说,难道不是IMOT股票的利好信息吗?步入资本市场,拿到一张上市的通行证是多少企业家、经理人的梦想,许多人为此奔走几年而无功自返。

与之相比,中贸网算是幸运儿,从筹备到正式上市只经历了半年时间。

1998年10月,美国NASDAQ即全国股票经济协会自动报价系统通知中贸网说上市的事基本没问题,梁舜钧作为中贸网的总裁当时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究竟何时上市成为现实难说,只有耐心等待。

美国股票市场划分为三块:NEWYORK、AMERICAN、NASDAQ股票市场,如今AMERICAN、NASDAQ已合二为一。

美国的IT企业中除了老牌的IBM、HP早先在NEWYORK股票市场上市外,大部分聚集在NASDAQ 第一、第二版上,第一版上有赫赫有名的INTEL、MICROSOFT、MOTOROLA、APPLE、CISCO、YAHOO、NETSCAPE、AMAZON、美国在线等,中贸网(IMOT)上市后将分布在第二版。

1998年12月20日,中贸网得到NASDAQ的正式通知,IMOT 正式在美国OTC市场上市了,代码为IMOT,总股本980万股,其中流通股400多万股。

在美国象IMOT这样的公司多如牛毛,美国人也是见多不怪,在OTC股票市场上并没有引起投资的兴趣,当天收市价3美圆,只成交了几千股。

也许是IMOT在上市之前没有做任何宣传工作,美国公司上市前通常要花几十万美圆大造声势。

IMOT连一个小型的庆功会都没搞,甚至都没留下一张纪念性的照片。

梁总坦言,以IMOT当时的实力,不可能花太多的钱做上市前的宣传,好坏由投资自己判断。

由于第二版市场将面对有成长性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像中贸网这样的私营高科技公司,因此,它很自然地成为国内私营企业海外融资的重要途径。

第二版市场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规模较小的公司扩展业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有些小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得很快,甚至两三年就能发展成为一个有前途的公司,如不让它提前进入股市,融不到资,就会影响新产品的研发,就可能丧失难得的市场机会。

有专家认为,从证券市场的发展来看,应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采取平等的态度,私营企业上市(包括第二版市场)对企业自身以及中国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与国内一些中小IT企业相比,中贸网公司无疑是幸运的。

作为在美国第二版市场出现的中国私营公司,它很自然地成为国外投资了解中国IT企业的一个窗口。

中贸网的上市成功,预示着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外投资将注意力转向中国的IT企业,使一些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有更多的机会及早进入第二版市场。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民营企业进入第二版市场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首先,由于国内的资本市场结构简单,不象国外那样多元化,因此私营企业对国外资本市场的运作并不是很熟悉,特别是其在企业改制、资产重组和上市前后的规范化运作上,是一道必须逾越的难题,而这一点在国内并没有更多的经验可供借鉴。

其次,与风险投资相比,私营企业在第二版市场上市并不是天上掉下馅饼,尤其是对于那些刚上市和有意上市的IT公司来说,没有高起点的技术、没有一流的商业运作模型(Business Model),是很难在资本市场站稳脚跟的。

在美国,大部分投资对中国的企业并不是很了解,“中国概念”股给人的影响是回报小、政策风险相对较大,因此美国投资基金对中国的国企上市公司并不是很感兴趣,而私营企业由于技术起点高、运作方式灵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些不足。

因此,更多私营企业的上市,可以有助于树立在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企业形象,为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起到积极作用。

上市后的第一个星期,他们收到来自美国股票经纪人400多个询问,多是询问公司规模、主要业务、业务分类、利润增长情况,美国有专门的机构从事对上市公司的研究、调查。

而中贸网当时没有任何现成的资料提供,直到现在他们才在互联网上做好了 。

没过多久,IMOT在股市上成为众多投资追逐的对象,开始有起色了,市场上流通量从100多万到400多万股,日成交量最多的一天达200多万股,股价不到1美圆的原始股一路飙升到5.5美圆。

几乎一夜之间,IMOT身价上亿元。

IT企业寻求发展不外乎两条路可走,一是获得风险投资资金,二是一步跳跃到资本市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