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理工学院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6-2030)单位:湖南理工学院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姓名:学号:序号:规划时间:xxxx年xx月xx日目录目录 (2)第一章总论 (5)一、规划范围 (5)二、规划期限 (5)三、规划依据 (5)四、指导思想 (7)五、规划技术路线 (8)第二章景区概况 (8)一、基本情况 (8)二、历史沿革 (11)三、地方特产 (11)第三章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13)一、旅游资源类别与数量 (13)二、资源评价 (18)三、旅游资源类型分析 (20)第四章目标市场 (21)一、目标客源市场预测 (21)客源地预测 (21)客源规模预测 (22)游客年龄结构预测 (22)游客职业结构预测 (22)二、消费水平及构成分析 (23)停留时间 (23)消费结构 (23)消费水平 (24)湖南理工学院旅游收入预测 (24)三、市场分析上的项目开发建议 (24)市场目的地的形象定位 (24)风险认识 (25)开发导向建议 (25)集团化经营一种新的选择 (26)第五章功能分区 (26)一、教学区 (26)二、游玩区 (27)三、生活区 (28)第六章旅游产品规划 (28)一、项目名称:湖南理工学院建校一百一十周年之图片展 . 28二、项目名称:湖南理工学院建校一百一十周年之记录片展28三、项目名称:优秀教师教授专题讲座 (29)四、项目名称:沙盘模拟制作大赛 (29)五、项目名称:大型综合晚会。
(30)六、湘北文化博物馆。
(31)第七章旅游区专项规划 (31)一、交通规划 (31)道路规划 (31)道路规划原则 (31)道路交通规划 (31)二、环境保护规划 (32)1、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32)2、环境卫生整治 (32)(3)垃圾处理措施 (33)(4)卫生公厕及垃圾箱设置 (33)(5)防火防灾规划 (33)(6)接待服务设施规划 (34)(7)游览组织规划 (35)(8)旅游管理规划 (36)第八章投资估算及效益评价 (37)一、生态效益分析 (37)二、社会效益分析 (37)三、经济效益 (37)第九章实施保障 (37)一、环境保护 (37)第一章总论一、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湖南理工学院全境(南院、东院),图书馆、宿舍、教学楼、田径场、食堂,现有校园总面积约2000亩。
二、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6-2030年,分为近中期(2016-2020年)和中远期(2021-2030年)。
三、规划依据(一)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7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年)7、《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年)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9、《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10、《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二)国家行业标准和条例依据1、《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2、《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修订)》(GB/T17775-2003)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4、《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GB/T10001.1-2006)5、《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T50298-1999)6、《旅行社管理条例》(2009年)7、《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2009年)(三)地方性规范与规划依据1、《洞庭湖生态圈旅游规划》(2012年)2、《湖南省旅游产业强省建设战略实施纲要》(2010年)3、《湖南省湿地保护条例》(2005年)4、《岳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5年)5、《岳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6、《岳阳市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7、《岳阳市“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8、《岳阳市“十二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9、《岳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湖南省旅游管理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汇报》四、指导思想(一)立足更高视角,前瞻性谋划旅游业思考高度上,要跳出湖南理工景区,立足岳阳市、湖南省、环洞庭湖、华中地区旅游业发展,关注中国、世界旅游发展大势,前瞻性思考湖南理工景区旅游的角色。
思考广度上,要考虑旅游业与岳阳城市建设、城市精神建设、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来谋划湖南理工景区旅游产业发展,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思想深度上,要深度关注湖南理工景区旅游的核心竞争力,结合市场需求大势,更超脱的去谋划特色鲜明、竞争力持久的产品。
(二)高度关注保护,强调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需吸纳反规划理念,强调以自然为本,在积极保护前提下编制规划。
湖南理工学院依南湖而立,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风景,生态保护至关重要。
因此,在规划伊始,需结合自然生态环境特征来划定开发强度,在此基础上进行规划,以实现自然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旅游与生态的平衡。
(三)关注重点项目,分阶段有序推进实施通过规划编制,对湖南理工学院现有项目及规划项目进行梳理,明确分期重点开发片区及发展项目,并以此为抓手,在中长期战略的指导下,分阶段有序推进实施。
(四)留足规划弹性,前瞻性对接时代变化规划要充分考虑到高速交通时代所带来的各种机遇和市场大格局变化,留足规划弹性空间,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
五、规划技术路线图1-1 湖南理工学院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技术路线图第二章景区概况一、基本情况地理位置。
湖南理工学院(Hu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Technology),简称湖理,成立于1907年。
该校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岳阳市。
校园风景优美,紧邻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和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学校临湖而建,校园建设遵循“显山露水藏物”的理念,校内古树参天、绿荫蔽地、四季花开,被专家们誉为“全国最美丽的大学校园之一“。
截止2015年8月,校园面积2149亩,校舍总建筑面积65.62万平方米,资产总额15.05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2亿元。
该校依山傍水,临湖而建,凭窗远眺,碧波万顷,满目葱翠,是国内为数不多山、湖、林兼具的现代化高校。
校园建设遵循“显山露水藏物”的理念,校内古树参天、绿荫蔽地、四季花开,山、湖、林各显其美,被专家们誉为“全国最美丽的大学校园之一”[11] 。
截止2013年12月,该校现有东(三本)、南(二本)、西、北四个校区。
行政区划。
湖南理工学院现有面积2149亩,校舍总建筑面积65. 62万平方米,资产总额15.05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2亿元,各类图书藏书203.26万册(含70万种数字图书)。
学校设有18个院(部),51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2639人(含独立学院),来华留学生28人。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287人(不含离退休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79 0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22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 9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651人,博导、硕导145人。
地形地貌。
湖南理工学院属幕阜山余脉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境内群峰起伏,多矮丘,整个地势由东南至西北呈阶梯状向长江倾斜。
地表组成物质65%为变质岩,其余为沙质岩,土壤组成以第四纪红色粘土和第四纪全新河、湖沉积物为主。
第四纪红色粘土主要分布在境内东南边,适合林、果、茶等作物开发。
气候情况。
湖南理工学院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湿润,年平均气温17度,年平均降雨量1302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全年无霜期为277天,平均日照时数为1722.1至1816.5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09.5至110.4千卡/平方厘米,是湖南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之一。
气候特点是:温暖期长,严寒期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良好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发展高效农业。
地面交通。
湖南理工学院属湘鄂两省五县(区)通衢之地,交通优势十分突出。
107国道、京广铁路和武广铁路客运专线、随岳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荆岳长江大桥使岳阳与湖北各地天堑变通途。
规划中的荆岳铁路与区内港口相连,京港澳高速公路和即将开工建设的杭瑞高速公路也紧邻区境,地面交通方便快捷。
岳阳境内长江、京广铁路、京广客运专线(世界最长的高速铁路)、G4京港澳高速公路、G56杭瑞高速公路等国家交通主动脉在市区交织成网,以及即将修建的岳阳机场形成了“水陆空”三位一体的大交通局势,并拥有全球50强港口——岳阳港。
二、历史沿革湖南理工学院是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座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沿岸开放城市岳阳市南湖风景区,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
学校历史可追溯到1910年美国人创办的湖滨大学。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历经变迁。
经教育部批准,1999年3月,由当时的岳阳大学、岳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岳阳教育学院合并为岳阳师范学院。
2 003年2月更名为湖南理工学院。
2006年12月,学校高标准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08年12月31日,学校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成为湖南省立项建设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3年7月,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确定为硕士研究生授予单位,“中国语言文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3个一级学科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2014年2月,“教育”和“艺术”两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通过专家评审,正式开展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三、地方特产1、君山银针: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洞庭湖中的君山,色泽金黄,芽壮匀齐,银茸密附,甘醇清爽。
它属于黄茶类针形茶,有“金镶、玉”之称。
君山茶旧时曾经用过黄翎毛、白毛尖等名,后来,因为它的茶芽挺直,布满白毫,形似银针而得名“君山银针”。
2、洞庭银鱼:它在国内外享有盛誉,1918年在巴拿马国际名产会上被列为世界名产之一。
据清《巴陵县志》记载:“银鱼产洞庭湖岳阳君山水域,中外名产矣。
”其体态呈圆条状,长约1至3寸,眼露黑点,没有鳞片,银白透明,堪称淡水鱼中的上品。
银鱼不但肉质细嫩,而且含蛋白质丰富,并具有滋阴补肾之功能。
食时,一般将鲜银鱼取熟猪油煎炒或以素肉、鸡蛋烹汤,或用银鱼煮粉丝,是味道鲜美的佳肴。
银鱼晒干后,掺汤和煎炒也各有特色。
唐代白居易有感于此,作诗以赞:“庭前供白子,天然三寸长”,他所说的“白子”就是银鱼。
从而可见小小的银鱼从唐代起就成为了席上珍品。
传说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多次品尝银鱼。
银鱼一般喜欢在水浅草多的湖水里生活,岳阳为主产区之一。
在君山、城陵矶一带湖中,湖洲平坦,水草鲜美,很适宜银鱼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