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进项税,销项税,及转出进项税流程与理解方法。
各位同学,本次主要讲解增值税的进项税,销项税,进项税额转出,的流程,理解方法,账务处理。
本次讲解主要以叙述,分录,及图形流程示例,让大家能直观的看到,增值税在经济活动中的流转原则及,流转方式。
(图形流程是精华,要深刻理解!)
首先我们要理解的是,增值税是一种流转税,是价外税,为什么呢,因为增值税的征收方式决定了增值税的性质。
增值税的征收对象为销售额,是对增值部分征收。
例1,X公司购入Y公司原材料100吨,价格为100万元,增值税13万元,生产加工后,产出产品A,以售价300万出售给Z公司,增值税39万元。
增值税税率13%,不考虑结转成本,所有涉及企业都是一般纳税人,其他的都不考虑,我们只考虑增值税的情况。
当我们买进材料的时候,实际上不只是货物,我们也同时买进了进项税,可以理解为,买进了抵扣凭证,买进的进项税,同时也是对方的销项税(增值税对销售额征收,这里征收的是对方公司的,但对于X公司相当于进项税)
当我们交税的时候,销项-进项=26万元,我们说过增值税是对销售额征收,也是对增值部分征收,我们不用销项税减进项税。
直接算材料变成产品的增值部分的话看看是不是一致的。
300万-100万=200万增值的部分,
200万*13%=26万元,
由此可见,增值税对产品增值部分征收。
我们做一下流程的分录并在后面附上图形流程
借原材料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13
贷银行存款113
在这笔分录中,我们负担了对方的销项税,也就是说我们是买进了进项税,但是进项税这部分,以后是能抵扣的,可以理解为买进了抵扣部分的证明,因为是我们买进的,所以增加记入借方。
----------哔哔哔哔哔(机械加工声音)——————产成品A————————
当我们出售A产品时
借银行存款339
贷主营业务收入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39
这笔分录我们出售A产品,同时增值税对售价部分征收。
好多同学不理解为什么增值税一会记借方,一会记贷方。
营业收入为什么记贷方。
我们不按书本讲,那样就失去意义了,我们按通俗理解,和社会责任方面理解这个问题就会明了。
增值税进项税是我们买进的,买进的抵扣部分的证明,也就是说这部分最终会留到企业中,以另一种形式变成企业的资产,所以在借方表示增加。
营业收入和销项税一起讲,我们企业产生利润,得益于良好的经济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而且企业生产会对环境等产生一定的破坏,我们得到利益的本身就欠了社会和国家的债。
所以营业收入在贷方记增加。
有了收入就要还债,收入就是债啊同学们。
销项税在贷方表示增加也是同理,是我们要对社会国家的责任的体现。
销项税是对方公司的进项税,对方公司买了这部分税,但这笔税不是我们的,是国家的,我们只是代为保管,以后要还回去,所以是贷方表示增加是负债。
将进项税和销项税转入同一科目是为了方便管理及理解。
借应交税费-转出未交增值税13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13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39
贷应交税费-转出未交增值税39
应交税费-转出未交增值税,只是个中转科目,是为了归集进项和销项用的,注意,如果销项大于进项,本期可以先不用转。
39-13=26,应交税费-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贷方余额为26,最后将其转到未交增值税科目,通过未交增值税科目。
借应交税费-转出未交增值税26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26
未交增值税贷方余额表示公司,应交未交的增值税,应交未交是负债,增加记贷方,表示未交的,减少记借方,表示已交的。
当公司缴纳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26
贷银行存款26
如此,一个完整增值税流程结束。
以下用示意图来展示,方便理解。
第二部分,进项税额转出
我们要理解进项税额转出,就先要理解这个词的意义,什么是进项税额转出,为什么转出,转出后产生什么后果。
进项税额转出的意思是,因为某些原因(原因自己查书中内容,这里略过),不让抵扣了,就是说我们买的进项税(抵扣部分的凭证)不让用了,如上例中的13万进项税额是可以不用上缴的,但是不允许抵扣了,就要上缴了。
然后用进项税额转出科目核算。
发生进项税额转出情况是,做分录
借原材料13
贷应交税费-进项税额转出13
为什么进项税额转出又变成贷方表示增加了呢,因为这个不允许抵扣了,要上缴,变成负债了,同时,转出的部分相当于材料成本增加了哦。
借应交税费-进项税额转出13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13
最后也是归集到未交增值税科目中,当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13+26=39 (上面例子有26的未交)
贷银行存款39
那么这里有个问题
我们当时买进原材料本来打算用于做产品销售用,但是后来用于集体福利了。
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用上面的流程,先是买进材料,买入进项税,然后财务人员做分录,
借原材料;100
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13
贷银行存款113
突然公司决定这部分材料用于集体福利了,我们可以像上面的流程一样。
如果我们直接买进材料就是确定要用到集体福利中的呢,那么进项税直接计入材料成本吗?进项税在借方又怎么直接计入成本呢。
好多同学问我这个问题,其实一样的,只不过分两个步骤来做。
先做一笔
借原材料;100
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13
贷银行存款113
同时做
借原材料13
贷应交税费-进项税额转出13
那么大家仔细观察,也就是说虽然是买之前就决定用于集体福利,不能免进项税,但是财务在做分录时,还是计入进项税额中,也就是说可以抵扣的,同时做个进项税额转出,将抵扣部分抵消,通过这种方式,就相当于没抵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