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基层医疗的调研报告

关于基层医疗的调研报告

标题:关于基层医疗的调研报告
单位:四旅407营二连十班
学号:03072012100
姓名:曲柯
时间:2016/2/18
关于基层医疗的调研报告
虽然目前,我国经济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建设中未处理好的种种问题都暴露了出来。

在我们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中国基层医疗机构仍然是其中薄弱的一环,国家为了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进行医疗改革,全面建设基层医疗机构,改革以及完善基层医疗制度,提高基层医疗水平。

基层医疗机构在医疗改革的号召以及国家宏观调控下,也加强了自身的建设。

同时,国家颁布了基层医疗实行基本药物零利润的政策。

然而,由于政策理解的偏差以及其他因素下,基层医疗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些许的问题。

通过抽样调查,客观阐述基层医疗现状,肯定成果的同时分析问题,希望基层医疗在医疗改革大旗帜以及国家宏观调控下,能够真正的做到便民利民,发展起自身的特色基层医疗道路。

调查方式:
结构式面谈,走访,实践体验,定额抽样调查,观察法
调查对象:
基层医疗的工作人员以及医院管理人员,病人以及部分群众
调查目的:
1.了解基层医疗设备现状以及医务技术水平
2.了解医疗改革政策对基层医疗的影响
3.了解群众以及患者对于基层医疗的认识
4.发现基层医疗现在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与方法
调查资料分析:
基层医疗机构一般情况下是指最小的行政区划级别的医疗机构。

现在的基层从广义上来讲是指县一级的医疗机构和小型社区卫生医疗站(或者医疗救助中心)。

在实际操作中,基层医疗机构体系的大致定位是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套医疗卫生体系。

其中,乡镇卫生院负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等综合服务,并承担对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等工作;村卫生室承担行政村的公共卫生服务及一般疾病的诊治等工作。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采用定额抽样选取了一些县医院以及村卫生室。

并且,我们主要以医疗机构和群众患者两方面来调查基层医疗机构的具体情况。

(一)基层医疗的具体规模以及其现状
苏州市:苏州市遵循“增量建公立、存量调结构”的原则,积极推进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布局。

目前,全市共有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7家、站1169家,社区卫生服务普及率达100%,超过80%的城乡社区卫生机构实现镇村一体化,基本满足15分钟健康服务圈的要求。

组建社区卫生服务团队714个,60岁以上老人建档率达95%。

全市12个市、区均完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核编工作,共核定卫技人员编制14409人。

各市、区对政府办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由卫生行政部门考核服务机构、服务机构考核工作人员,考核结果与核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补助经费、核定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绩效工资及其他各项奖惩挂钩。

市区基层医疗机构在规范医疗执业行为方面明显好转,依法执业诚信服务、医疗护理质量等方面明显改善。

淮安市:淮安建立市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市、区两级将按照4:6比例承担主城区(清河区、清浦区、开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

市级对服务人口2000人以下(含2000人)的村卫生室每个每年补助5000元,对服务人口2000人以上的村卫生室每个每年补助8000元,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个每年补助1万元。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般诊疗费标准确定为每诊疗人次10元,村卫生室(服务站)为每诊疗人次6元,医疗保险报销比例不低于70%.
(二)基层医疗机构在医疗改革下的发展现状
为了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国家实行医疗改革政策,为群众谋求利益,投资数亿建设基层医疗,贯切落实民生优先的方针政策。

基层医疗是服务于医疗改革,并按照国家政策方针使医疗改革工作能够得到更深入、扎实、广泛、有效地推进,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在医疗改革政策的号召之下,乡镇医院正逐步向公共卫生方向转变:原来的盈利为目的转变成现在的公益性服务;从事小病的治疗;增强县乡镇三级医疗机构;加强基层医疗的卫生人员的配备;努力在乡镇医院以及卫生站配备合格的全科医生。

同时,医学院校在2010年招生中,就已经开始了免费定向培养全科医学生,免除他们的学费,毕业后定向分配到各县乡镇医疗机构,为更好地建设基层医疗机构服务。

在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1〕8号)之后,中央政府统一制定和发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按照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的原则,结合我国用药特点,参照国际经验,合理确定药物品种和数量。

同时,在今年6月27号,政府发布的关于基层医疗全面实施基本药物的零利润销售的信息,在基本药物取消药品加成,药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平均下降30%左右)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使得老百姓从中得到了非常明显的实惠。

基层医疗机构通过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现了向公益性事业单位的转型。

并且,它的发展费用由政府负担,经营的费用差额部分也由政府多渠道给予补偿,医务人员的工资也是财政拨款,实行绩效工资,医务人员的酬劳与医院的收入没有关系,很大部分消除了原来医院的为创造业绩而胡乱造假。

消除了原来“以药养医”的局面。

同时,现在实施的医疗保险使得群众看病费用可以报销70%。

(三)基层医疗为群众谋求的福利
乡镇医院在医疗改革的号召之下,迅速向公共卫生方向发展。

乡镇医院与村卫生站协作,在国家财政拨款的补助下(补助普查费用10元/人,补助体检费用15元/人),成立公共卫生监督组,组织下乡活动进行义诊。

义诊活动包括:1、对群众进行健康普查,建立健康档案2、免费为年满65周岁的老年人,以及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免费检查发放药品并且建立健康档案。

检查项目包括身高,体
重,腰围,血糖,血压,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的常规检查。

3、妇女每年免费的“两癌检查”:乳腺癌和宫颈癌。

4、儿童每年的免费体检
(四)基层医疗的医患关系
基层医疗主要从事常见的疾病,用以缓解大医院的压力,虽然不存在大型的医疗纠纷,但不正常的医患关系依然存在。

在发生医疗事故后,医院大部分能够按照上级文件指示办事,采取正常途径来解决,有时也会和病人进行协调解决。

有时由于患者对医学知识的缺乏以及对医院医疗技术有限性的认识不全面,导致了一些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了医务人员队伍还不够强硬,宣传力度还不够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实现为群众谋利,加强医疗队伍的建设与改良势在必行!
(五)医疗机构本身以及群众对于现行医疗的总体印象及看法
对于现阶段的基层医疗,老百姓还是比较满意的,对乡镇医院每年进行的定期体检以及基本药物零利润出售等活动都表示支持和赞扬。

但在一些方面还是有不如意的地方,总结苏南、苏北地区人民反映的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进行了汇总,异同点概括如下:
相同之处:1、社区服务覆盖面都比较大
2、社区诊所医生的技术一般
3、对于政策优惠居民都了解较少,推广宣传力度不够
4、医疗保险覆盖面较广
5、对基层医疗的总体打分都比较高
6、对于药价方面,居民多数不清楚小诊所和医院的差距
不同之处:(见表格)
图表1是否在社区诊所治疗一些小病
图表 2 请问您会在社区诊所买药么
医院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当地经济发展以及福利待遇有很大关系,同时医院制度上的疏忽,体制不完善以及工作人员不严肃不认真的工作态度也是导致的问题存在的原因。

因此两地区群众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1、希望政府继续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给予政策优惠,鼓励优秀医学院毕业生加入,同时引进优秀医学专家进行会诊
2、基层医疗分布量多的同时,不能忘记提高质量,要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卫生质量。

3、基层诊所或卫生站可以针对特殊病人和居家养老的老人实施“送医上门”服务及建立“家庭医生”制度,真正地成为“老百姓的医生”和“身边的医生”。

4、建议基层服务的医疗人士定上岗培训及进修活动,进药渠道公开化、透明化。

5、建议配备有经验、有技术的医务人员;不打擦边球,用药不求贵,只求准,这样才能更好的为百姓服务。

6、完善服务态度,增加对工作的热情,友好对待病患。

总结:通过这次对基层医疗的社会调研活动,让我们进一步地了解了基层医疗的情况,同时也更加了解了基层医疗在国家医疗改革的号召下的发展方向。

现在的基层医疗在人民群众看来还算是比较满意的,对国家实行的免费体检、基本药物的零利润销售也十分支持。

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基层医疗的发展前景良好,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或许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被发现)。

为了基层医疗事业能够更好地得到完善,我们需要考虑和纠正的还有很多,只有在发展中不断革新,扬长避短,才能更好地搞好公共卫生事业,真正地让群众看得起病,身体健康得到更好的保障,搞好全民健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