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作危害分析报告(JHA)法

工作危害分析报告(JHA)法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c) 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 d) 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 e) 从业人员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 f) 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 g) 是否存在过度的噪音或震动? h) 是否存在物体坠落的危害因素? i) 是否存在照明问题? j) 天气状况是否可能对安全造成影响? k) 存在产生有害辐射的可能吗? l) 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物质? m) 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 以上仅为举例,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远不止这些。 2、还可以从能量和物质的角度做出提示。 其中从能量的角度可以考虑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和辐射能等。机械能可造成物 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坍塌、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 锅炉爆炸、压力容器爆炸。热能可造成灼烫、火灾。电能可造成触电。化学能可导致中毒、 火灾、爆炸、腐蚀。从物质的角度可以考虑压缩或液化气体、腐蚀性物质、可燃性物质、氧 化性物质、毒性物质、放射性物质、病原体载体、粉尘和爆炸性物质等。 工作危害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从事此项作业的人员受伤害,当然也不能使他人受到伤 害,不能使设备和其他系统受到影响或受到损害。分析时不能仅分析作业人员工作不规范的 危害,还要分析作业环境存在的潜在危害,即客观存在的危害更为重要。工作不规范产生的 危害和工作本身面临的危害都应识别出来。我们在作业时常常强调“三不伤害” ,即不伤害自 己,不伤害他人,不被别人伤害。在识别危害时,应考虑造成这三种伤害的危害。 五、控制措施的制订 对识别的危害制订控制与预防措施,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1、工程控制(能量隔离) 2、行政管理 3、PPE 4、临时措施 六、工作危害分析之后,经过评审,应进一步确定正确的作业步骤,制定此项作业的标
由工业卫生医师检查是否适于工作; 培训作
训 操 作 病或心脏病
业人员;演练(参照: NIOSH Doc.#80-406)
人员
b. 其他身体限制
c. 操作员未经培训, 无法
完成任务
3 装 配 设 a. 软管、绳索、设备——
按序摆放软管、 绳索、 缆绳和设备, 留出安

绊倒危险
全机动的空间; 使用接地故障断路器; 如果有搅
作许可证; 做氧气浓度不足
19.5%—23.5%、可燃气体浓度小于爆炸下限的
c. 化学品暴露。刺激性、 10%(与国内标准不同, 国内标准分为两类) ;可
有毒气体、 粉尘或蒸气; 刺 能需要蒸煮储罐内表面, 冲洗并排出废水, 然后
激性、 有毒、腐蚀性、 高温 再如前所述通风; 佩戴合适的呼吸装备——压缩
实用标准文案
工作危害分析法 (JHA)
一、什么是 JHA? 工作危害分析( JHA)又称工作安全分析 (JSA) 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 的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工具。是为了识别和控制操作危害的预防性工作流程。通 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的、有危险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设备 / 设施,进行控制和 预防。 二、主要用途和方法 JHA 主要用来进行设备设施安全隐患、作业场所安全隐患、员工不安全行为隐患等的有 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 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三、作业步骤的划分 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 ,佩戴防护用品、 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 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划分的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 也不胜繁琐,能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是如何进行的,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电器 使用说明书中对电器使用方法的说明可供借鉴。 作业步骤简单地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作业步 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 作的知识进行分析。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 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四、危害辨识 对于每一步骤都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 给自己提出问题, 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 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 酸雾等等。危害导致的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其严重性也应识别。然后识别现有安全 控制措施,进行风险评估。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 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的识别, 规定标准的安全工作步骤。 最终据此制定标准的安全操作程序。 1、识别各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 a) 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 b) 工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害因素?
罐中空气(用长探头检测器)
6 在 储 罐 绊倒或跌倒
使用机械操纵的设备; 在罐顶工作位置周围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准操作规程。
七、两个案例
案例 1 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
工作岗位:
工作任务:化学品罐内表面清洗
分析人员:
分析日期:
审核人:
审核日期:
序 工作步


控制措施


1 确定罐
制定限制性空间进入程序( QSHA标准
内状况
1910.146 );办理由安全、维修和领班签署的工
a. 爆炸性气体;
b. 电气——电压太高, 导 拌马达,则闭锁并挂警示牌
体裸露
c. 马达——未闭锁, 未挂
警示牌
4 在 罐 内 梯子滑动
牢牢地绑到人孔顶端或刚性结构上
架设梯

5 准 备 进 罐内有气体或液体
通过储罐原有管线倒空储罐;回顾应急程

序;打开储罐; 由工业卫生医师或安全专家查看
工作现场; 在接到储罐的法兰上加装盲板; 检测
液体刺激性、腐蚀性固体 空气呼吸器或长管呼吸器; 穿戴个体防护服; 携
d. 转动的叶轮或设备
带吊带和救生索 ( 参照: OSHA标准: 1910.106 ,
1910.146 ,1926.100 ,1926.21(b)( 6);NIOSH
Doc.#80—406) ;如有可能,应从罐外清洗储罐
2 选 择 培 a. 操作员有呼吸系统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