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云南省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涂装作业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措施模拟试题

2016年云南省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涂装作业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措施模拟试题

2016年云南省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涂装作业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措施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化工厂工人甲发现氯化石蜡生产装置有两处泄漏点,立即向班长汇报,班长随即向车间主任做了汇报。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负责督促、检查及时消除该事故隐患的责任人是__。

A.工人甲B.车间主任C.班长D.化工厂主要负责人2、煤矿安全监察的工作方式包括视时监察、__重点监察和一般监察。

A.特殊监察B.实事监察C.实时监察D.特种监察3、运行中的高压隔离开关连接部位温度不得超过__,机构应保持灵活。

A.55℃B.65℃C.75℃D.85℃4、根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ILO--OSH2001),下列文件中,不属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是__。

A.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B.职业健康安全方针C.职业健康安全目标D.安全操作规程5、安全生产“五要素”中,__是安全生产工作基础中的基础,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精神指向,其他的各个要素都应该在其指导下进行。

A.安全文化B.安全法制C.安全科技D.安全投入6、化工生产管道的敷设方式最好为__。

A.地埋B.架空C.地埋、架空相结合D.水下输送7、__对策主要使人知道,在哪里存在危险源、如何导致事故、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如何,对于可能的危险应该怎么做。

A.安全教育B.安全技术C.安全管理D.安全防范8、《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__。

A.工伤社会保险B.商业保险C.失业保险D.医疗保险9、设置固定的栅栏是__安全装置。

A.控制B.自动C.连锁10、采用直立壁挖土的基坑或管沟挖好后,应及时进行地下结构和安装工程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__的稳定情况。

A.基槽B.坑壁C.边坡D.土方11、《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__天内审查完毕,经审查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

A.25B.35C.45D.6012、预警信息系统主要由信息网、中央处理系统和信息判断系统组成,各子系统发挥自身的功能,完成预警的作用。

下列各项功能,属于预警信息系统功能的是__。

A.完成将原始信息向征兆信息的转换B.评价导致事故发生的人、机、环、管等方面的因素C.采用各种监测手段进行监控D.根据具体警情确定控制方案13、生产性噪声是由机器转动、气体排放、工件撞击、摩擦等产生的。

生产性噪声可分为__三类。

A.振动性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B.冲击性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C.气体性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D.空气动力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14、危害性极大的净化方法是粉尘__。

A.洗涤法C.静电法D.燃烧法15、我国煤矿安全监察实行__的管理体制。

A.垂直管理、分级监察B.横向管理、分级监察C.属地管理、垂直监察D.属地管理、分级监察16、事件树是用来分析__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A.事故发生的频率B.安全监督管理的力度C.普通设备故障或过程波动D.故障的处理结果17、对健康监护资料__可作为提高安全卫生工作的可贵的信息资源。

A.记录B.建档C.分析D.保存18、事故调查报告由负责组织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复,重大事故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日内作出批复。

A.7B.15C.30D.6019、我国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事故调查处理坚持“四不放过”原则。

“四不放过”原则是指__。

A.事故直接原因未查明不放过、主要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遇难人员家属未得到抚恤不放过B.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C.事故扩大的原因未查明不放过、主要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资金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D.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直接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安全管理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20、电压在__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和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铅皮或屏蔽护套等必须有保护接地。

主要有:保护接地网、主接地极、局部接地极、接地母线、连接导线与接地导线。

A.127B.72C.36D.2421、压力容器广泛采用的是各种类型的__压力计。

A.活塞式B.液栓式C.弹性元件式D.电量式22、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具备__。

A.生产条件B.一切安全生产条件C.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D.法定的安全生产条件23、__是一部调整安全生产方面社会关系的专门法律。

A.《宪法》B.《安全生产法》C.《工会法》D.《劳动法》24、在一些可能产生缺氧的场所,必须进行氧含量的监测,含氧量不足__时,应严禁入内。

A.12%B.18%C.25%D.30%25、以下属于潜在职业性致癌物的是()。

A.芳香胺B.氯乙烯C.铅D.芥子气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 分)1、事故应急救援具有__等特点。

A.不确定性B.间断性C.突发性D.后果易放大性E.后果的不确定性2、《安全生产法》明确赋予从业人员的权利有__。

A.知情权B.赔偿请求权C.检举权D.安全保障权E.指挥权3、职业病危害项日申报程序有__。

A.用人单位安排职工进行上岗前的检查B.卫生行政部门受理申报,并根据需要进行现场核实C.用人单位应当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D.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申报材料后5个工作日之内,出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E.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宣传4、我国卫生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2年4月18日颁布《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包括__。

A.尘肺13种B.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C.化学因素所致职业中毒56种D.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E.职业性皮肤病8种5、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__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有关的道路交通工作。

A.交通管理B.建设管理C.市政管理D.城市规划E.城市管理6、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有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分别给予__的行政处罚。

A.罚款B.警告C.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D.取消其相应资格E.没收违法所得7、根据锻造加工时金属材料所处温度状态的不同,锻造可分为__。

A.热锻B.温锻C.冷锻D.水压锻E.超高温锻8、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下列__属于从业人员的义务。

A.自律遵规、服从管理B.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技能C.报告危险因素D.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E.制定规章制度9、机械化、半机械化控制的人机系统,系统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__。

A.机械化的程度B.人机功能分配的合理性C.机器的本质安全性D.人员素质E.人为失误率10、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有__。

A.不确定性和突发性B.应急活动的复杂性C.后果、影响易猝变、激化和放大D.事故发展的快速性E.应急活动的特殊性11、20世纪末,职业安全卫生问题成为非官方贸易壁垒的利器。

在这种背景下,__的健康安全管理理念逐渐被企业管理者所接受,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代表的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思想开始形成,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更加丰富,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方法、模式以及相应的标准、规范更成熟。

A.风险评价B.控制环境污染C.危险预警D.以人为本E.持续改进12、下列各项关于车辆轮对基本限度描述正确的是__。

A.车辆轮对内侧距离为1353±3mmB.车轮轮厚度客车≥25mm,货车≥23mmC.车轮轮缘厚度≥23mmD.车轮轮缘垂直磨耗高度≥15mmE.车轮踏面圆周磨耗深度≤8mm13、煤矿矿长有下列行为的__,要受到煤监局警告。

A.违章指挥工人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的B.对工人屡次违章作业熟视无睹、不加制止C.对重大事故预兆不及时采取措施D.拒不执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指令的E.未定期评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14、安全技术措施不包括以下__的内容。

A.措施目的和内容B.经费风险预算及来源C.负责施工的单位或负责人D.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E.措施预期效果、检查验收及必要返工15、实现冲压机械安全保护的根本途径是__。

A.采用复合膜、多工位连续模代替单工序的模具B.提高材料和物质的安全性C.履行安全人机原则D.在模具上设置机械进出料机构E.实现机械化、自动化16、按照对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性的影响程度,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划分为__。

A.充足项B.不足项C.整改项D.改进项E.错误项17、为了对职业健康安全文件的识别、批准、发布和撤销以及职业健康安全有关资料进行控制,企业应制定书面程序,并应达到__要求。

A.明确体系运行中哪些是重要岗位以及这些岗位所需的文件,确保这些岗位得到现行有效版本的文件B.在任何情况下,文件和资料都应便于使用和获取C.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应书写工整,便于使用者理解D.传达到企业内所有相关人员或受其影响的人员E.根据使用要求或为了保存知识而留存的档案性文件和资料,应予以适当标识18、重大、特大事故发生最多的是从事__的生产经营单位。

A.矿山开采B.第二产业C.第一产业D.航空航天E.建筑施工19、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是__。

A.经验检查法B.常规检查法C.安全检查表法D.仪器检查法E.事故树分析法20、安全生产检查的检查方法有__。

A.常规检查B.安全检查表法C.事故树法D.LEC法E.仪器检查法21、与生产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包括__。

A.粉尘B.病毒C.劳动制度D.辐射E.振动22、人体劳动强度参数包括__。

A.能量代谢率B.耗氧量C.劳动时间率D.基础代谢率E.心率23、应急预案演练的主要参与人员包括__。

A.参演人员B.服务人员C.模拟人员D.评价人员E.控制人员24、在__过程中存在的危害从业人员健康的因素,称为职业性危害因素。

A.安全检查过程中B.生产过程中C.作业环境中D.劳动过程中E.劳动准备中25、《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__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A.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B.患职业病的C.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D.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E.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