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高三文综适应性训练一(地理试题)(解析版)

2020年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高三文综适应性训练一(地理试题)(解析版)

鞍山千山区高三文综适应性训练一(地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本卷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河南睢县是古代鞋服的重要产地,汉代誉称“锦绣襄邑”。

2012年以来睢县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以优化招商、安商、兴商环境为根本,锁定行业龙头企业、品牌企业,通过实施链式招商等多措施促进制鞋产业发展,如今被誉为“中原鞋都”。

从“一枝独秀”到“遍地开花”,安踏嘉晋、广硕嘉鸿、豪烽、足力健等近200家鞋企相继入驻睢县。

据此完1~3题。

1.河南睢县能够快速发展成为“中原鞋都”最关键的因素是()A. 鞋服历史悠久B. 政策引领扶持C. 地理位置独特D. 劳动力丰富2.近200家鞋企相继入驻睢县,主要目的是()A. 加强鞋企间信息技术交流B. 降低产品的研发设计成本C. 获取充足的高素质劳动力D. 节约鞋服制造业原料成本3.不利于睢县制鞋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是()A. 加快产品更新设计B. 拓展国际消费市场C. 创新生产加工技术D. 快速扩大生产规模每年11月末到次年3月初渤海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结冰现象,正常冰情年份,渤海海冰面积约为渤海总面积的40%左右,渤海湾的海冰是北半球最靠南的海冰。

如图示意渤海的位置。

据此完成4~6题。

4.渤海成为北半球冬季最靠南的海冰区的主要原因是()①纬度高,气温低②受冬季风影响③海水盐度低④人类活动强度大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5.每年冬季渤海海域冰情最严重的海区是()A. 辽东湾B. 渤海湾C. 莱州湾D. 渤海海峡6.渤海海冰作为战略性淡水新资源的地位日益凸显,主要原因有()①海冰可再生②海冰清洁无污染③沿岸淡水资源压力大④海冰易开采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图2为北极燕鸥迁徙路径图。

读图,完成7~9题。

7.北极燕鸥迁徙路径与自然现象相一致的是()A. 北美东海岸南段,顺盛行风而行B. 欧洲西海岸北段,逆着洋流飞行C. 南美东海岸南段,逆自转方向而行D. 非洲西海岸北段,顺地转偏向力而行8.下列关于北极燕鸥的生活习性及栖息地的选择叙述正确的是()①喜欢幽静,选择人烟罕至的地区②适合低温环境,选择高纬地区③喜欢黑夜,生活在近乎极夜的地区④以草为食,生活在水草丰美之地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9.北极燕鸥迁徙到甲地附近大约是()A. 3月,河流的含沙量较大B. 5月,农作物生长较快C. 9月,路灯升起时间较早D. 11月,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海、湖等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

如图为我国某湖泊扇三角洲前缘地带(其形成受河流与湖泊的共同作用)的地层垂直剖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10~11题。

10.若河流搬运作用较稳定,则K1-K4期间发生变化最明显的是()A. 地壳升降B. 湖泊水位C. 流域内植被D. 河流输沙量11.与K3时期相比,K2时期()A. 沉积物颗粒均匀度差B. 湖泊面积更小C. 沉积体坡面更加和缓D. 沉积时间更长二、综合题:共160分。

第36-1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答题:共135分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久藏深山人未识的长白山矿泉水资源,近年来开发方兴未艾。

优越的生态环境、火山活动形成的玄武岩以及独特的地质构造为天然矿泉水的形成创造了良好条件。

始于50年前的大气降水,历经层层过滤,在地下1600米,经历了上万公里的运移、溶滤、矿化。

常年喷涌5-8℃冷泉,日涌量几十万吨,水质清亮,口感清甜,是世界三大优质天然矿泉水水源地之一。

目前有60多家矿泉水生产企业落户长白山地区,大多是年产数万吨的小型企业,以瓶装矿泉水生产为主,品牌众多,市场占有率低。

如图示意长白山地区部分矿泉水的分布。

(l)说明长白山矿泉水的水温、化学成分,水量不受季节变化影响的原因。

(2)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在长白山优质矿泉水形成中的作用。

(3)简述长白山矿泉水开发的优势条件。

(4)长白山地区欲打造成为世界级的矿泉水水源地,请你为此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北昌黎黄金海岸是我国海岸沙丘分布最为集中和典型的区域,有雏形前丘、横向沙脊、新月形沙丘以及沙丘链、海岸沙丘等,沙丘类型多、形态典型、规模较大。

其中尤其以海岸横向沙脊在国内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

研究表明沿岸沙脊的沙源主要为滦河入海泥沙,海岸横向沙脊移动与形态变化的季节性明显。

(1)描述该沙脊的地貌特征。

(2)说出该沙脊的形成过程。

(3)简述沙脊颗粒物的垂直分布特征,并说明原因。

(4)近年来受游客众多的影响,该沙脊形态和颗粒物分布出现变化,说出其变化有哪些。

(二)选考题:共25分。

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3.[地理一选修 3:旅游地理](10分)近年来,为助力2022年北京冬奥会,承德将自身丰富的冰雪资源与独特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完美融合。

2020年1月6日,承德上榜“2020年冰雪旅游人气十大新兴目的地”。

滑冰运动在承德历史悠久,从清代开始,每年都要举办规模盛大的“冰嬉”活动。

在避暑山庄皇家冰雪季中,在保留了原有经典的大滑梯、狗拉雪橇、冰上漂移等基础上,又增加了冰上龙舟、冰上摩托车等刺激又好玩的项目,满足不同人群的游玩需求。

此外,京承高铁将于2020年年底开通,将会加快承德融入全国高铁网,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评价承德发展冰上旅游的优势条件并为承德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遭遇“垃圾围城”的困扰。

与传统的垃圾填埋相比,垃圾焚烧发电有更多的优点。

但目前垃圾发电厂的投资成本一般在40~70万元/吨,且很多垃圾为混合收集,因此垃圾焚烧发电在我国的推广举步维艰。

如图为某垃圾发电厂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1)简述“垃圾围城”带来的后果。

(2)分析垃圾焚烧发电推广面临的困境。

解析版1.【答案】B【解析】解:虽然“鞋服历史”、“地理位置”“劳动力”都在一定程度上为睢县鞋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根据材料信息,2012年以来制鞋业得到快速发展,最关键的因素是产业转移的背景和招商引资的政策促成其发展壮大,故B正确。

故选:B。

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土地、水源、原料、运输、劳动力、市场、动力、政府政策等。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2.【答案】A【解析】制鞋企业之间既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也有空间利用上的联系,集聚可以加强鞋企之间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节约生产建设投资,A正确;鞋企入驻睢县不能降低产品的研发设计成本和节约鞋服制造业原料成本,B、D错误;河南睢县有充足劳动力,制鞋企业也不需要充足的高素质劳动力,C错误。

故选:A。

结合地理常识可知,鞋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发展主要依靠当地廉价而充足的劳动力。

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的内容是不同工业类型的特点,需要结合工业地域形成的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3.【答案】D【解析】解:鞋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在款式方面加快更新设计;立足国内市场,拓展国际市场;提高生产技术,进行自我技术革新,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快速扩张规模,不利于提高产品附加值,也不利于鞋企高质量发展。

故选:D。

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土地、水源、原料、运输、劳动力、市场、动力、政府政策等。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4.【答案】C【解析】解:渤海成为北半球冬季最靠南的海冰区,意味着其与周边海区相比更易结冰。

与周边地区相比,渤海纬度差异不明显,①错误。

受冬季风的影响,冬季气温相对更低,更易结冰,②正确。

渤海由于大量淡水汇入,且海区较为封闭,导致该地盐度较低,冬季更易结冰,③正确。

人类活动与渤海结冰情况无直接关联,④错误。

故选:C。

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地形地势、洋流因素、人类活动。

本题以渤海的位置图为载体,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结合图文材料分析解答,难度小。

5.【答案】A【解析】解:冬季渤海海域冰情最严重的区域应为纬度最高的地区辽东湾,因该地气温最低,且有淡水汇入更易结冰,A正确。

故选:A。

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地形地势、洋流因素、人类活动。

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影响气温因素的相关知识。

6.【答案】B【解析】解:海冰每年均可结冰,可作为可再生资源进行加以利用,①正确;渤海海冰为海水结冰,为淡水资源,可以有效缓解沿岸地区淡水资源紧张的状况,③正确;海冰属于淡水资源,清洁无污染主要描述能源如可燃冰,②错误;受制于自然环境的影响,海冰的开采相对较为困难,成本较高,④错误。

故选:B。

海冰是淡水冰晶、“卤水”和含有盐分的气泡混合体,包括来自大陆的淡水冰(冰川和河冰)和由海水直接冻结而成的咸水冰,一般多指后者。

广义的海冰还包括在海洋中的河冰、冰山等。

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本内容的识记能力、以及对地图的理解能力。

借助课本知识、运用图中提供的信息并经归纳、整理和推理,即可得出结论。

7.【答案】A【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北极燕鸥迁徙经过北美东海岸南段时大约在5月份,此时该地盛行偏南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与迁徙方向一致,A正确;欧洲西海岸北段先顺东格陵兰寒流后,逆北大西洋暖流飞行,B错误;南美东海岸南段大致向东飞行,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C错误;非洲西海岸北段位于北半球,飞行方向向左偏,与地转偏向力方向不一致,D错误。

故选:A。

全球性大气环流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中低纬度的大陆东岸形成了季风,风向在一年中有显著的变化。

海水在盛行风的吹拂下,进行着大规模的运动即洋流。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除赤道外,水平方向运动的物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本题以北极燕鸥的迁徙路线图为背景材料,考查气压带和风带、洋流以及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解题关键是掌握全球风带分布规律和地球运动的方向等基本特征,结合路线图上的信息,对选项进行分析排除。

8.【答案】A【解析】解:解:据图可知,北极燕鸥的繁殖地在北极,越冬地在南极,都是在人口稀少的地区,说明北极燕鸥喜欢人烟罕至、幽静的地区,故①对;据图可知,北极燕鸥的繁殖地在北极,越冬地在南极,这两个地区纬度高,气温低,说明北极燕鸥喜欢低温环境,故②对;北极燕鸥在北极的夏季繁殖,在南极的夏季越冬,生活在近乎极昼的地区,③错误;北极和南极都是冰原带和苔原带,没有草类分布,以鱼虾为食,④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