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过程偏差处理管理制度
4.2.4.1.确认不影响产品最终质量的情况下继续加工;
4.2.4.2.确认不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下进行返工,或采取补救措施;
4.2.4.3.确认影响产品质量,则报废或销毁。
4.2.5.车间管理人员将调查结果及需采取的措施,记录于偏差处理记录上,上报质量部。
4.2.6.QA认真审核偏差调查结果及需采取的措施,最后批准、签字,一份送回生产部,一份留质量部。
4.内容
4.1.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
4.1.1.物料平衡超出收率的合格范围;
4.1.2.生产过程时间控制超出工艺规定范围;
4.1.3.生产过程工艺条件发生偏移、变化;
4.1.4.生产过程中设备发生异常,可能影响产品质量;
4.1.5.产品质量发生偏移。
4.2.生产过程中偏差处理程序
4.2.1.发现偏差时,发现人及时查找原因,采取措施,使偏差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4.2.7.生产部按批准的措施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要在生产管理人员和质量部监督员的监控下进行,并记入批记录,同时将偏差处理记录附于批记录之后。
4.2.8.如调查发现有可能与本批将前后生产批次的产品有关联,则必须立即通知质量部负责人,采取措施停止相关批次的放行,直到调查确认与之无关方可放行。
4.3相关文件
题 目
生产过程偏差处理管理制度制Leabharlann 定部门审核质量部审核
制定时间
审核日期
审核日期
批 准
批准日期
执行日期
分发部门
质量部
1.目的
建立生产过程偏差处理规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对偏差作出正确处理。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产过程中的一切偏差。
3.职责
生产部及车间负责人、工艺员、QA监督员、质检员、质量部负责人。
4.2.2.偏差发现人在采取措施仍不能将偏差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时,立即停止生产;
4.2.3.发现人填写偏差处理记录二份,写明品名、批号、规格、批量、工序、偏差的内容,发生的过程及原因、地点、填表签字、日期;并交给生产管理人员,通知生产部及质量部;
4.2.4.车间管理人员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处理措施;
《偏差处理记录》
《偏差处理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