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内部审计的实证分析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内部审计的实证分析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内部审计的实证分析1.2.2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促进企业管理体系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之一是企业内部必须形成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

健全内部控制系统,完善决定和控制体系,是内部审计的职能之一,也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所以需要内部审计为企业提供这种特定的服务。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还能够促进企业管理体系的完善。

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反映到企业领导层。

通过对管理体系的分析,找出企业管理体系存在的不足,完善企业管理体系,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而且,在内部审计过程中,由于审计工作与奖惩制度挂钩,被审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会时刻检查部门工作以及完善本部门工作流程,并对企业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审计部门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促进了企业管理体系的完善。

1.2.3企业内部审计降低企业各项经济损失内部审计工作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效益性以及反映经济活动资产的真实性进行审核,监督和评价性活动。

其有效实施是企业经济活动保障的基础,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具有一定的防范作用。

通过事前决策审计,对企业资金的投放,投资效益,使用率,投资风险等进行审计,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

并且通过内部审计人员在企业经济合同审计过程中的工作,将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纠纷因素排除,减少纠纷发生几率,降低企业不必要损失的出现。

1.2.4企业内部审计能够维护国家财经纪律为了国家的财经法纪和整体利益,就需要进行审计监督。

经济体制改革深入,越需要加强审计监督,对所发现的违纪行为随时进行查处纠正,为我国的改革开放保驾护航。

2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内部审计的实证分析2.1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寿险公司,总部位于北京。

是《财富》世界500强和世界品牌500强企业。

199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2003年6月30日,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加快了改革发展的步伐,组建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并独家发起设立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17和18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纽约和香港上市,并创造当年全球最大规模的IPO。

2007年1月9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回归国内A股上市,自此公司成为国内首家“三地上市”的金融保险企业。

自2003年中国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成功进行了股改和境外上市后,面临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重监管,公司的经营环境和监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国家审计署于2003年对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进行审计,引发的“审计风波”给中国人寿保险股份公司带来了非同寻常的冲击。

无论是从公司发展的内在要求,还是从上市地的监管要求考虑,中国人寿保险必须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而内部审计作为公司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的一道屏障,责任重大。

中国人寿在原有的基础上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内部审计队伍,并应时,应势地进行了深层次,全方位的改革,提出了内部审计“地位相对独立,工作相对开放,管理相对封闭”的改革思路。

设定了“监督,评价,建议”一体化,审计工作“垂直领导,统一管理”,以控制风险为核心,以增加公司价值为目的,以监管法规为指针,强调事前防范、动态评价的审计目标。

2.2中国人寿保险内部审计曾经存在的制约因素2.2.1股权结构复杂,审计监督的难度大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是由原国有企业重组改制而形成,控股公司除承担股东委托和社会责任外,还承担着处理存续公司历史遗留问题的重任,公司治理中难免会有牺牲部分相关利益者的情况,审计委员会或内部审计机构以其内部人的身份无法确保公司对治理目标的理性选择。

国内公司因公司治理过程失控而引发的财务造假事件教训深刻,琼民源、银广夏、郑百文、红光实业、黎明股份等集体舞弊案折射的不仅是内部控制问题,更多体现的是公司治理目标偏离和公司治理制衡机制削弱的深层次问题。

中国人寿在重组上市前是典型的国有企业,审计部是从原来的稽核部演变而来。

顾名思义,稽核是在经济行为发生以后,对交易记录进行审核,发生在事后,是静态的,而审计是动态的,全方位的,可以贯穿于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中。

人寿保险审计机构成立的最初几年,在监督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审计职能相对单一,完全是按照国家对国有企业的要求进行常规性工作,与公司监管环境的变化、经营管理的需要、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及国际化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原有审计以事后监督为主。

长期以来,中国人寿内部审计的重点主要放在财务稽查复核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对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上,审计工作偏向于事后财务监督,无法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内部控制和决策制定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监控,无法实现增加公司价值、帮助管理层达到目标的作用。

原有的审计方式方法比较单一。

长期以来主要采用现场审计为主,抽样方法随意,导致审计人员无法捕捉到经营管理中的敏感信息,无法实时地发挥预防风险的作用。

2.2.2内部审计独立性差,职能发挥不充分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它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不受任何因素的干扰,独立地制定审计计划,确定审计范围,执行审计程序,出具审计报告,检查和评价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然而,国内一些上市内部审计机构是公司内部设置的机构,它的设置往往带有管理层的主观因素,独立性较差,不可能像外部审计那样具有权威性。

此外,大多数上市公司的管理观念仍然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内部控制机构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营管理要求的提高而做出相应的转变,设置内部审计部门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或者设置的内部审计机构隶属的层次较低,内部审计人员全面展开工作还有一定的困难,积极性受到影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没有得到根本的保障,也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中国人寿保险原有的审计管理模式就缺乏独立性。

各分公司内部审计部门既隶属于所在公司、由总稽核或副总经理主管,又接受总公司审计部领导的双重领导。

审计管理模式妨害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2.2.3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及受重视程度不足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实施范围和结果报告施加了较大影响,对内部审计价值认知程度不高。

首先,大部分公司审计委员会未得到充分授权,计划或项目批准流于形式;其次,内部审计多限于传统的审计功能甚至将财务控制排除在外;同时,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就像二条黑夜中并行的船,没有交叉点,与外部审计的沟通由其他部门替代;还有,内部审计师与一般员工信息沟通的渠道不畅等;总之,没有营造内部审计参与公司治理的良好环境。

2.2.4上市后监管环境的要求上市是一把“双刃剑”,以人寿保险来说,它不仅给人寿保险带来了有利因素,也带来了经营压力,特别是在外部监督方面,上市后公司将接受更加严格的多重监管,除了中国保监会外,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美国与香港的证券管理机构都将对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广大投资者更是天天在盯着公司的股票,公司的一举一动都与股票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密切相关。

公司面对的是重大国际资本市场,处在公开透明、公众关注、多重监管的发展环境中,监督管理的高度透明使中国人寿成了“生活在鱼缸中的公司”。

经营管理中的任何疏忽和漏洞,都可能酿成不良后果,其代价是十分高昂的。

对于这一点,在美国的部分中国企业有沉痛的教训。

如网易被停牌,股价30个交易后跌至1美元;中行纽约分行被美国财政货币监理署和中国人民银行分别处以1000万的巨额罚款。

作为在美国的上市公司,要遵守美国有关法律法规,特别是《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这个法案明确规定上市公司管理层要在年报中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及其实施的有效性做出报告。

公司管理现状要求:公司股改上市,从一个传统的大型国有保险企业跨越式地成为美国香港两地上市公司,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远远落后于公司业务的发展。

在管理机制上、在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上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说明公司经营管理方面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与上市公司管理透明化、规范化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目前,国际内部审计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旨在增值、提高组织运作效率的、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

对照国际内部审计发展趋势,我国各大金融机构都已经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巨大差距,先后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

在这种情况下,原先的内部审计工作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必须进行深层次、全方位的改革。

2.2.5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及胜任能力存在问题上市公司部分内部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不足。

内部审计人员积累工作经验大多局限于在某单一专业领域,虽然知识结构和业务技能比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与国际同行相比有一定差距。

美国SOX法案明确要求在美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师应帮助管理层对公司IT应用控制和IT一般性控制进行评估并出具报告,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队伍中着实缺少既懂IT又熟悉财务、审计、业务等综合知识结构的人才。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人寿保险的发展,企业的投资呈现多元化,如企业的并购、分设、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

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和规范企业的经济行为,内部审计人员必然参与到企业的这些经济行为中。

这就要求审计人员的知识多元化,不仅要能懂财务和审计知识,而且还要精通企业的各项相关业务。

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成为开展高层次审计监督的关键所在。

但公司原有的内部审计人员的绝大多数是从会计岗位转过来的,知识面较单一,缺乏与经营、管理、生产等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使得内审从凭证和账面找问题,难以从实际工作的深层次上发现问题。

3人寿保险内部审计的改革分析3.1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要想合理设置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公司必须首先保证审计机构能够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使内部审计人员能够不受其它部门的干涉和影响,在不屈于任何部门的压力和利益牵连的基础上独立工作,及时查出问题。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的问题关键在于内部审计机构表面上是对董事会负责,实际上极容易受到管理层的影响和控制。

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最好的方式是在董事会下设置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直接对董事会负责,且审计委员会的人员应大多数由独立董事担任,这样才能够避免内部审计机构被管理层操控的现象,从根本上杜绝财务信息造假的可能性。

此外,在设置审计委员会之后,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审计委员会,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

中国人寿的审计改革是从转变职能入手的,建立起监督,评价,建议一体化的职能体系。

改革后的公司内部审计改变了原有审计机构条块分割的现状,实行垂直领导、统一管理的审计体制。

其作法是:在总公司设审计部,对公司董事会负责,为管理层服务;省和计划单列市分公司设总审计师、审计办公室,总审计师直接由总公司管理,对审计部负责并报告工作;各审计办公室在总审计师领导下开展工作;地市分公司设审计特派员,对审计办公室负责,并实行向审计部、审计办公室双重汇报的工作机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