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通信行业规范通信驻地网经营建设行为自律公约》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海口市通信驻地网通信配套设施的建设行为,保障各通信运营企业和用户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通信市场秩序,根据《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通信管理局等部门关于海南省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琼府办[2012]126号、以下简称《通知》)、《关于加强通信驻地网建设管理的决定》(琼通信联[2006]296号)和《海口市通信行业规范通信驻地网经营建设行为自律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规定,并结合海口市驻地网经营建设现状及海口通信行业的实际,特制订本细则,实现各成员单位在新建驻地网的公平接入。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通信驻地网经营建设行为是指成员单位在涉及新建建筑规划项目红线范围内通信管线项目及其接入公网经营建设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规范行为,包括新建建筑规划项目红线范围内通信管线工程的提出、洽谈、建设、验收、使用、维护、扩容和改造,以及接入公共通信网络等环节。
第二章专门工作机构及职责第三条成立驻地网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
组长单位:中国电信海口公司(以下简称海口电信),成员单位:中国移动海口公司(中国铁通海口公司)和中国联通海口公司[以下简称海口移动(海口铁通)和海口联通](备注:参照海口办事处组成机制,下同);由各成员单位分管驻地网的市场部、建维部经理及前后端相关主管(每成员单位各5-6人)组成,协调和落实《公约》的执行。
第四条工作组主要职责。
(一)制定建设标准。
负责牵头制定新建驻地网项目建设标准,目前,海口驻地网主要采用三种建设模式,详见《范本》。
目前,国家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光纤到户模式,尤其是在国家规定的“三网融合”试点省份或城市已全面铺开;海口市已被国务院确定为2012年国家“三网融合”的试点城市。
为了实现省政府办公厅《通知》的指导思想:以“建光网、提速度、促普及、扩应用、降资费、惠民生”的总体目标。
因此,新建驻地网项目,尤其是住宅类或以住宅为主类新建驻地网项目,应以光纤到户(FTTH)模式作为主要建设标准。
负责对新建筑规划项目红线范围内通信管线项目建设方案进行审核。
(二)对外宣传与洽谈。
负责对外驻地网建设模式的宣传,统一归口(可委托第三方)对外洽谈驻地网建设及接入公网相关事宜。
如果由于开发商原因不愿意直接与第三方洽谈驻地网建设及接入公网相关事宜,可以以办事处的名义直接与开发商洽谈。
(三)协调处理各类问题。
负责协调处理包括涉及新建驻地网项目的建设、验收、交付和维护等事项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四)信息收集。
负责与政府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开发商联系,收集、整理和汇总海口市新建建筑规划项目开发信息(新建状态以通信工程未施工及开发商正在实施的为准),并及时审核、通报和归档;(五)制订《范本》和《合同》。
负责协助办事处制订并印刷《通信驻地网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范本》)和《电信项目合同》(以下简称《合同》),内容包括:(1)包括各种用途及不同施工场景;(2)包括不同接入方式;(3)包括红线范围内投资建设界面描述;(4)包括红线范围内管线、配线及设备箱等通信设施建设的基本数量要求;(5)建设标准按《关于征询<海南省住宅建筑群通信用户驻地网建设标准>的意见函》(琼通信函[2012]25号)的规定执行(如后续正式发文,则按正式文件执行,以下简称《意见函》),等。
(六)组织竣工验收。
负责组织工作组成员,共同按《范本》和《意见函》的规定标准,对红线范围内通信管线工程进行竣工验收,并提请办事处在竣工验收合格报告上加盖公章确认(一式八份,办事处、成员单位、开发商、设计和施工单位各执一份);(七)督促检查及通报。
负责加强对成员单位的督促、检查和指导,每月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八)筹集运作资金。
协调办事处确定工作组启动资金及成本支出来源;(备注:成本支出包括但不限于制订和印刷《范本》、《合同》、《意见函》和协调等费用;启动资金管理等待商榷。
)第三章网络界面划分第五条新建建筑规划项目红线范围内建设投资界面包括:红线范围内地下通信管道或通道及楼内管槽、接入机房/交接间的机房(含基本装修、供电、照明、防雷、接地系统及消防)及机房内配线机柜/配线机架;楼层(宇)设备/交接间(含供电、照明、防雷及接地系统)的空间、楼层(宇)设备/交接间配线箱体;接入机房/交接间至各楼宇和楼道的配线光缆、建筑物内各种光配线设备、入户线缆(含冷接子);家居配线箱(含箱体内电源插座、跳线模块等)等通信线路及配套通信设施,所需费用纳入开发商的建设项目概算,由开发商负责投资,并自行委托建设。
第六条引入工程。
规划红线内驻地网设施安装及相关线缆敷设建成后,由红线外引入小区内的主干线缆由各成员单位根据需要自行投资建设。
(引入通信管道可按共建共享原则办理)在小区接入机房或公共交接间处,各成员单位的主干线缆成端有两种方式,一种为成端在驻地网总配线架上;另一种方式为在驻地网总配线架旁各自新增配线架或配线箱。
当成员单位的主干线缆成端在驻地网总配线架时,成端位臵占用原则建议为:根据先到先占的原则,从靠近驻地网线缆成端端子开始占用,顺序为从上到下,从中间到两侧。
当各成员单位的主干线缆成端在各自新增的配线架或配线箱时,新增配线架或配线箱的安装位臵占用原则建议为:根据先到先占的原则,从靠近驻地网总配线架旁边开始占用,并根据预留扩展的安装位臵,从近到远。
成员单位安装的增配线架或配线箱必须为其它成员单位到总配线架的走线预留路由。
当开发商负责投资建设的红线范围内通信管线工程未能满足建筑规划项目总体(套间数)需求时,原则上不不予接入公网。
特殊情况可由成员单位根据具体情况协商解决。
第四章竣工验收及资源移交管理第七条竣工验收。
工作组根据开发商或施工单位的提请,组织成员单位、开发商、设计和施工等相关单位,共同按《范本》和《意见函》的规定,对新建建筑规划项目红线范围内通信管线工程进行竣工验收,并共同签署竣工验收合格报告(共八份,参与验收单位和办事处各一份)及加盖办事处公章。
验收发起及响应流程如下:(一)验收发起:由开发商或施工单位向工作组提出项目验收书面申请,工作组进行初步审核。
(二)验收组织:工作组负责牵头联系和协调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竣工验收,并共同签署验收报告,因故无法参加的视为同意其它成员的验收结果。
(三)验收完成时间:以开发商确定的验收开始时间计算,7个工作日内完成竣工验收。
第八条工程返工。
如未通过竣工验收,则责成施工单位负责返工,直至通过竣工验收,所需费用由施工单位负责。
在未经工作组组织成员单位共同验收通过和加盖办事处公章前,成员单位不得擅自接入开通业务。
第九条资源移交。
工作组(可委托第三方)负责资源接收管理。
成员单位后期接入设备、线缆和管道等资源的使用按《范本》和《投资预算和技术解决方案》的约定执行。
第五章资源使用、维护及扩容第十条资源使用。
新建建筑规划项目红线范围内通信管线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成员单位平等接入,资源共用。
但必须遵循从新建驻地网总配线架至用户之间的线缆使用,占用原则为从小到大,从小编号往大编号按顺序占用。
第十一条公共资源维护。
在保修期内,由施工单位负责维护及承担维护费用。
保修期外,由工作组(可委托第三方)归口统一负责对新建建筑规划项目红线范围内通信管线工程中的共用资源部分(公共资源指红线范围内地下通信管道、楼内配线光电缆、配线机柜、配线机架、配线箱及通信机房等)进行维护管理,由成员单位平摊维护费用。
第十二条入户末端资源维护。
红线范围内通信管线工程中非共用资源部分(非共用资源指入户皮线光缆、用户线、综合布线及水平方向入户通信暗管等)的维护。
在保修期内,由施工单位负责维护及承担维护费用;保修期外,由使用成员单位自行负责维护,费用各自承担。
第十三条扩容改造。
新建建筑规划项目红线范围内通信管线工程资源如需扩容改造,原则上按共建共享原则执行。
如属于开发商或物业公司改变原建筑结构及用途,而导致需要安排通信线路及配套设备的扩容改造建设,则按本细则的第三章的规定执行。
第六章罚则第十四条为保证驻地网的建设和经营秩序,各成员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公约》和本《细则》的规定,不得投资建设驻地网红线范围内通信设施,不得违反归口统一洽谈的原则私自与开发商洽谈驻地网合作事宜,不得在验收未通过时,私自将驻地网接入公网。
(一)对于违反以上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由办事处在本行业内通报批评,其所投资建设的通信驻地网红线范围内的通信设施无条件无偿开放给其他成员单位使用,违规成员单位、开发商和物业公司无权干涉或阻止其他成员单位进驻;并由办事处上报违规情况至省通信管理局,由省通信管理局对违规成员单位进行行政处罚。
(二)对违约者进行“双倍禁入”处罚。
“双倍禁入”指违约成员单位将被扣除在办事处前期已与开发商达成的两个驻地网内共享通信资源(备注:如前期达成的驻地网数量不够,将从后续达成的驻地网中扣除)的接入权利,并且违约成员单位被禁入的驻地网项目规模应不小于其所违约驻地网项目的规模。
(三)不得签署排他性业务协议。
成员单位不得与新建驻地网项目开发商或物业公司签署排他性业务协议。
第七章附则第十五条经成员单位充分协商一致同意,提交办事处审议通过,可作为《公约》的附件。
第十六条本细则由办事处负责解释并承担执行过程的监督检查责任。
第十七条本细则自办事处审议通过之日起开始执行。
附件:1、《通信驻地网技术规范》2、《实施细则流程图》二〇一二年月日成员单位附件2: 代建通信工程项目实施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