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岭南文化电大形成性考核册

岭南文化电大形成性考核册

作业1 一、填空题
1、岭南三大民系是指广府民系、客家民系和福佬民系。

2、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的是广府民系它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是由古越和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

3、历史上中原人入越较大规模的有四次。

4、最能体现广府民系市井风情的是广州的茶楼和除夕花市。

5、最能反应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的是客家民系的风俗。

6、现在居住在广东的客家人大多是西晋时期中原地带的“衣冠望族和朝廷命官”。

7、喝功夫茶是福佬民系的风情。

8、原广东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黎族要紧居住在现海南省五指山区即古百越族的一个支系——骆越族人聚居之所。

9、壮族是两广地区要紧的土著民族是由古代百越族中的西瓯、骆越进展而来的。

10、壮族较有特色的节日是四月初八的“牛王诞”。

二、选择题
1、年初一“行大运”是B A广州人的习俗 B阳江人的习俗 C客家人的习俗 D中山人的习俗
2、三月三是A人的节日 A黎族 B壮族 C 瑶族 D苗族
3、广府民系是由古越人和C融合而成的。

A北方移民B西方移民 C中原移民 D高原移民
4、汉语粤方言是一种以A为主融会了中原古汉语成分的方言。

A古越族语 B古黎族语 C古壮族语 D 古畲族语
5、客家人尊师重教崇尚诗书秉承了B的特质。

A黄
土文化 B中原文化 C汉唐文化 D西域文化 6、壮族四月八的节日给D 披红挂彩反映了以农耕为主的社会习俗。

A小伙子 B大小姐 C猪 D 牛 7、畲族同胞自认是A后代。

A盘瓠 B盘石 C赵佗 D刘三妹 8、古代外国文化通过D传入岭南地区促进了岭南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融。

A朝廷官员流放 B中原人口迁移 C塞北丝绸之路 D海上丝绸之路 9、B的风俗最能反映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

A广府民系 B客家民系 C福佬民系 D广府民系和客家民系 10、瑶族的盘古王诞要进行盛大的B活动。

A耍花灯 B耍歌堂 C迎新娘 D满月三、论述题 1、岭南的三大民系是如何形成的?其各有什么特点?答:三大民系是指广府民系、客家民系、福佬民系。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中原人陆续南迁入粤,其中有将领、士卒、商贾、赘婿、和谪徙罪人及平民百姓。

西汉初,真定人赵佗乘中原战乱,自立为南越武王,守卫岭南。

由于中原人与越人杂居其间,乃稍知言语,渐见礼化。

因此教其话)周围环境专门暗;3、(方言)做咪个--(一般话)干什么;4、(方言)地爹--(一般话)哪里;5、(方言)肚妖—(一般话)肚子饿。

作业2
一、填空题
1、五羊神话中“五仙”、“五羊”差不多上谷精的化身。

2、广东盗宝传讲最闻名的是《海珠石传讲》这一传讲与唐人传奇《崔炜》故事
有关。

3、我国南宗教派的创始者佛教禅宗的第六代继法人是惠能。

4、惠能离家学佛的故事充满了佛法的色空观念。

5、在六祖学佛的故事中六祖的舅父让他拜开村头的巨石才准许他出家舅父的威严反映了广东地点尊重舅舅的风俗。

6、保存六祖遗迹最多的一是他的家乡新兴县集成镇二是他削发受戒的广州光孝寺三是他开坛讲法的韶关。

7、广东民间的“牛王诞”、“出水龙”是与四月八的“浴佛节”同一天进行。

8、民间对刘三妹称谓的变化为我们提供了她传歌的路线她的行迹又给我们划出了一个风俗圈即岭南民俗峒溪文化圈。

9、传讲中的广东刘三妹是唐中宗年间人最早记载刘三妹的文字是宋人王象之的《舆地胜记》。

10、潮汕灯谜的体裁种类繁多其中最富有文学艺术价值的是诗谜峒溪题。

二、选择题
1、五羊神话中五羊的排位与C有关。

A岭南风俗 B中原人 C赵佗D南方图腾
2、移居羊城的先民是带羊而来因为B A羊小便于携带 B羊的生殖力强适应力强 C羊有灵性 D羊是先民的图腾
3、五位仙人中居中的是指D也是最重要的祖宗神。

A第一位神仙 B第二位神仙 C第三位神仙 D第五位神仙
4、涉外传讲故事中以A型最多。

A“洋人盗宝” B“洋人找宝” C“洋人骗宝” D“洋人抢宝”
5、六祖生前的言论被他的弟子们编成B流传于世。

A《六祖经》 B
《六祖论经》 C《六祖谈经》 D《六祖坛经》 6、六祖慧能是在A
削发受戒的。

A广州的光孝寺 B新兴集成镇 C曹溪宝林寺 D湖北东林寺 7、依照宋人王象之的《舆地纪胜》记载歌仙刘三妹是C。

A 兴梅人 B广西腾县人 C阳春县人 D新兴县人 8、在广东真正把刘三妹当作歌仙崇拜的是在D。

A兴梅 B新兴 C 连县 D阳春 9、广东谜风最盛的地点是C。

A梅县 B广州 C潮汕 D肇庆 10、潮汕人猜谜一般是A。

A自己创作 B抄录现成的 C在现场即兴表达 D专门有人提供
三、简答题
1、在潮汕地区,猜谜有一种独特的规程,请简述这一规程。

答:潮汕猜谜的独特规程是击鼓报猜,猜谜开始时,主事者擂鼓一通,鼓声过后,即可开猜。

猜射者先报谜笺编号,作者主鼓一声,再报谜面与谜底,又重鼓一声,再加解释,完全正确,主鼓三声。

2、在广东,对刘三姐的称呼各地不一样,从对他的称呼的变化中构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传讲风物圈?
答:民间对他的称谓差不多上为我们提供了她传歌的路线,她的行迹又给我们划出了一个风俗圈。

即岭南民俗峒溪文化圈。

它的范围涉及广东、广西乃至云南东部(云南河口、屏边一带有刘三妹传讲)的部分地区,它明显区不于珠三角洲及潮汕平原地区的风俗文化,这是应该引起我们
注意的。

3、广东的涉外故事与传统的涉外故事有什么不同?
答:涉外传讲故事中,以“洋人盗宝”型最多、其传统的差不多模式是:我国某地有一宝物,外观平平,国人不识,后被某一外国商人或传教士发觉,重金购去,或以各种手段骗取,甚至武力抢夺,但由于宝物依恋故土,不愿出洋;或到了洋人手中失去灵性,不听使唤;或在争夺中损坏,变为废物。

从此那个地点就衰败了,老百姓过着穷苦生活,大概这一切差不多上可恶的洋人盗窃了我们的宝物所造成的。

这些故事多出现在近代,表现出专门强的锁国心理。

而广东的涉外传讲则表现出另外一种情调:与外国人友善相处,互相关心,取长补短,平等竞争。

4、客家山歌的差不多内容是什么?其有什么艺术特点?
中国民歌体裁中山歌类的一种。

流行于广东东部的梅县、兴宁、五华、紫金,福建西部的上杭、宁化、清流、永定,江西南部的兴国、瑞金、永新等地,以及台湾北部的桃园、新竹、苗栗等地客家人聚居的地点。

用客家方言演唱,故称“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的内容广泛,语言朴素生动。

歌词善用比兴,韵脚齐整。

歌词句式为7字4句,每句为“2、2、3”的组合。

词曲不固定,一般差不多上即兴编唱。

能够一曲多词,反复演唱。

客家山歌旋律优美,几乎所有曲调中都有颤音、滑音、倚音等装饰音,因而使旋律变得回环曲折、委婉动听。

客家山歌有多种唱腔,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