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外汉语教学论

对外汉语教学论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引言【课堂互动】1、你选择对外汉语专业的初衷是什么?2、有人说“对外汉语教学只不过是…小儿科‟ ,只要会说汉语就可以当对外汉语教阿师”,对此你有何看法?一、学科名称:【了解】1、“对外汉语教学”(1)定义: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也包括对母语非汉语的海外华人的汉语教学);(82年提出)——《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2)评价:①迄今使用最为广泛的名称;②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涵盖在国外的汉语教学2、汉语教学(Chinese Teaching)(1)评价:①优点:弥补了“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名称的局限性;②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容易与国内的母语教学相混淆(故,常在前加“世界/国际”予以限制)(2)各国各地的具体叫法:美国——中文教学;日本——中国语教学;台湾——华语\文教学;【课堂思考】:“华文\语教学”和“(国际\世界)汉语教学”的英文翻译都是“Chinese Teaching”,请问这两者之间有否区别?【参考答案】:前者的教学对象主要是海外华裔子弟,他们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故学习内容除了汉语言以外还包括大量的中国文化传统知识;而后者则主要是非华裔的汉语教学,学习内容以语言为主体;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TCSL)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1)评价:①优点:准确地反映了学科性质,既包括了在中国国内进行的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又包括了在国外的汉语教学。

②不足: A.名称太长,使用不太方便;B.包括了对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4、对外汉语教育学Chinese Education to Foreigners【课堂思考】:“教育”与“教学”有何区别?【参考答案】:“教育”不同于“教学”,教育可以指一切培养人的活动,在教学论中主要指学校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教学与管理活动,而“教学”则通常专指课堂上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活动。

5、汉语国际教育(国际汉语)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二、重要的术语【识记】1、“第一语言” 和“第二语言”first language second language(1)【思考】:命名理据:根据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2)各自定义:①“第一语言”:就是人们出生以后最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②“第二语言”:是指在人们获得第一语言之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在应用语言学领域里,通常把第一语言之外的语言统称为第二语言。

2、“母语”和“外语” mother tongue foreign language(1)母语:从亲属的角度,是指本国或本民族的语言。

(2)外语: 从国别的角度,一般指外国的语言。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一组术语通常是根据民族界限来区分的。

(1)本族语:是指本民族的语言。

【注】:一般而言,“本族语”与“母语”可通用;但严格地说,“本族语” ≦“母语”(2)非本族语:是指本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的语言。

【注】:非本族语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4、目的语(target languange):是一个人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课堂判断】:①母语就是第一语言。

②外语就是第二语言。

③对于在中国留学的外国留学生生而言,汉语都是他们目的语。

【课堂拓展】什么是“双语”或“多语”现象?【参考答案】:是指这样的一种情况: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习得两种甚至多种第二语言,而且这些与第一语言一样,都达到了熟练运用的程度。

三、对外汉语不是“小儿科”【理解】首先,教学对象主要是外国人,学生个体情况较复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国内的语文教学有所不同;其次,已有的母语规则的负迁移;再次,汉语言自身的特点;1、关于“迁移”:【识记】原本是心理学上的术语,后来被借用到语言学里。

(1)“负迁移”:是指“已经学习或掌握的知识、技能对于即将学习、或者正在学习的知识、技能所产生的消极的、负面的影响”。

(2)“正迁移”2、汉语自身的特点【回顾】(对比印欧语言)(1)语音方面:①没有复辅音;②元音占优势;③有四个声调:音节界限分明、音乐性强、抑扬顿挫(2)词汇方面:①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②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优势;③广泛采用词根复合法来构成新词;(3)语法方面:①以语序和虚词为主要语法手段;②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③词类和句法成分间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④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四、对外汉语教师应备的素质【理解】四个字——“能说会道”1、“能说”:(1)普通话标准;(2)外语口语流利;2、“会道”:(1)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2)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总结:本节的知识点一、学科名称;【了解】对外汉语教学、汉语教学、华语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对外汉语教育学、汉语国际教育学、国际汉语二、几个重要术语;【识记】第一\二语言、母语和外语、本族语和非本族语、目的语、正\负迁移三、对外汉语不是“小儿科”;【理解】对象特殊、负迁移、汉语特点四、对外汉语教师的应备素质;【了解】能说﹢会道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体系及发展概况【知识目标】1、对外汉语的学科性质;【理解】2、语言学的学科分类;【了解】3、对外汉语的学科归属;【识记】4、语言教学的研究内容;【理解】5、对外汉语的理论基础;【识记】6、对外汉语的发展历程及各阶段特征;【了解】7、对外汉语的教学类型和教学阶段;【了解】8、国内汉语教学的现状与趋势;【了解】一、对外汉语的学科性质:【理解】首先,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1、技能课、工具课;2、文化因素的教学是为语言教学服务其次,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1、不同于汉语作为母语的语文教学;2、有自身的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再次,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1、受第二语言教学普遍规律的制约;2、也受汉语自身规律的制约;最后,对外汉语教学主要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课堂思考】:外国人学汉语的难点有哪些?提示:可从语言的三要素角度来思考:(1)语音;(2)词汇;(3)语法;此外,由于汉字属于意音文字,不同于音节文字,所以汉字也是学习的难点。

参考答案:1、语音方面,四声以及特殊的音变(变调、轻声和儿化)几乎是所有外国学生的难点。

部分国家的学生在区分翘舌和平舌音(韩国学生)、送气和不送气音(英美学生)、以及u和ǖ(日本学生);2、词汇方面,同义词、近义词以及各种熟语(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是外国学生学习的普遍难点。

另外,在进行汉外词汇翻译时,同中有异的地方也是留学生们容易犯错的地方。

3、语法方面,上节课也提到了,实词的多功能性(即:词类与语法成分间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量词、虚词、语序以及各种特殊的句式和结构等都是留学生的难点。

4、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笔画多、结构复杂,难认、难写、难记。

二、语言学的分类:【了解】三、对外汉语的学科归属:【识记】对外汉语教学作为学科的基本属性,显而易见地应属于语言学范畴,更确切地说是属于应用语言学范畴。

应用语言学↓语言教学↙↘汉语教学外语教学↙↘汉语作为母语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对中国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人的汉语教学【补充】:关于“应用语言学”1、定义:狭义:特指第二语言教学。

广义:是指研究语言在各个领域中实际应用的学科2、研究内容:语言教学语言规划本体语言学同现代科技的关系广义的社会语言学等方面内容。

四、对外汉语的理论基础【识记】1、语言学(包括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人类语言学)2、教育学;3、心理学;4、文化学;5、社会学;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四个层面:【拓展】五、语言教学的研究内容【理解】六、对外汉语的发展历程及各阶段特征【了解】七、对外汉语的教学类型和教学阶段【了解】(一)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1.汉语预备教学¡ª是最早的教学类型;2.汉语进修教学¡ª是非学历教育;(1)汉语短期强化教学— 1到8周;(2)汉语长期进修教学— 0.5年到3年3.汉语言本科教学—始于1978年下设汉语言文化、商务\经贸\旅游汉语等方向。

(二)国外的汉语教学:1.少儿教学2.大学教学3.其他成人教学【补充】关于“学历教育”:1975年,北京语言学院试办四年制“汉语言”专业本科(留学生为对象);1986年,北京语言学院开始招收现代汉语专业外国硕士研究生;1997年,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建立全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课程与教学论”硕士以及带有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的“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博士;【补充】关于“师资建设”:1983年,北语开设对外汉语教学本科专业1986年,北语、北大开始招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1997年,北语建立带有对外汉语研究方向的“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博士专业。

2007年,24所大学试点招收“国际汉语教育硕士”(三)对外汉语的教学阶段【了解】1、教学阶段划分的依据:(1)教学过程的连续性和顺序性;(2)便于对学生因材施教;2 、各教学阶段的名称:(1)初级阶段:①教学对象:汉语零起点或HSK未达到五级的学生;②教学目标:使其汉语水平达到HSK五级。

语言知识的学习:语音、词汇、汉字和语法语音方面,使学生掌握普通话的全部声、韵、调及其配合规律,发音基本正确。

词汇与汉字方面参照:《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语法方面参照:《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言语技能:听、说、读、写、译交际范围主要是基本的日常生活、社会交际和学习场合。

③课程设置:必修课是围绕全面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来设置的,一般是初级汉语综合课、初级汉语听力、初级汉语口语、初级汉语阅读、初级汉语写作等;选修课可以围绕语音、汉字、语法、说话等方面的训练来设置,如汉语语音入门、汉字入门、语法练习、看图说话、写作入门等。

④教学原则:各阶段共有原则: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教学活动注重实践性;追求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尽量避免使用学生的母语或其他媒介语。

初级阶段原则:注重基本语言要素的教学;听、说、读、写并重,听、说领先,教学活动交际化。

(2)中级阶段①教学对象:达到HSK五级、六级和七级水平的学生②教学目标:达到HSK八级水平③课程设置:围绕进一步提高学生言语能力和交际能力进行。

必修课是实现本阶段教学目的的根本保障;选修课用以满足部分学生补差补缺或个人兴趣。

④教学原则A.重视语用规则的教学;B.注重语段篇章教学;C.增加主观性练习量。

(3)高级阶段①教学对象:达到HSK八级的水平②教学目标:使之达到HSK十一级水平。

③课程设置:必修课:“高级汉语综合课” 、“高级汉语阅读”、“高级汉语写作”、“高级汉语口语”、“高级汉语视听”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