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色彩与室内设计PPT课件

色彩与室内设计PPT课件


4.色彩的面积感
明度高而色浅的色彩,有面积增大的感觉;反之,有缩 小的感觉。
5.色彩的动静感
暖色为动态色,使人兴奋;冷色为静态色,使人沉 静。明快浅淡的色彩使人轻松,灰暗浓重的色彩使人 抑郁。
色彩的生理效应
紫色——具有安全感,使人感到镇静。 绿色——消除疲劳,有助于消化和镇定。 蓝色——使人安定,具有宁静感。 黄色——有助于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橙色——使人产生兴奋。 红色——加速血液流动速度,刺激脉搏加速跳动。
人的视觉对色彩永远需求一种生理的平衡,即人眼看到 任何一种颜色时,总是要求它的相对补色,如果客观上 这种补色没有出现,眼睛就会自动调节,在视觉中制造 对这种颜色的补偿。
如红色与绿色并置在一起,红色更红、绿色更绿。两种 颜色相邻的部分,这种互补色的对比现象更为明显。
如医院手术室的色彩一般运用冷色,正是因为医生长时间 接触血的颜色,容易引起视觉疲劳,需要有对比的色彩加 以调节。同样,当色彩不和谐时,人的许多生理构造会本 能地作出变化反映,以适应这样的环境。
光线弱时,瞳孔扩大;而光线强时,瞳孔则缩小。因 而在任何光亮度下,人们都能较容易地分形辨色彩。
c.颜色适应
这里有个有趣的故事。法国国旗为红白蓝三色,当初 在设计时,该旗帜的最初色彩搭配方案,为完全符合物 理真实的三条等距色带,可是这种色彩构成的效果,总 使人感到三色间的比例不够统一,即白色显宽,红色居 中,蓝色显窄。 后来在有关色彩专家的建议下。把三者面积比例调整为 红∶白∶蓝= 33∶30∶37的搭配关系。这时显示出符 合视觉生理等距离感的特殊色彩效果并给人以庄重神圣 的感觉。这说明光的颜色会使人的眼睛产生形状大小的 错觉。
37∶30∶33
色彩的作用和心理效应
色彩的作用 1.色彩的温度感
红、黄、橙常常使人联想到燃烧的火焰、东方的旭日, 产生温暖和谐的感觉。蓝、绿、紫等色,使人联想到蔚蓝 的海水、绿色的林荫,产生凉爽的感觉。人们一般把红、 黄、橙等色称为暖色,把蓝、绿、紫等色称为冷色,把 金、银、黑、白、灰称为中性色(如下图)。 2.色彩的轻重感
色彩与室内设计
【引例】
色彩的良好搭配能带给人美妙的色彩环境及富有诗 意的环境气氛,而不当的色彩搭配会使整个环境变得不 适。如图所示,某餐馆以明媚的橙色为主基调,在墙面、 灯光及陈设品等多处使用,使空间明亮而温馨;同时在 局部墙面、餐椅、餐桌台布等处采用了强对比的紫色, 使整个空间一下子活泼起来;总体又使用大量白色及同 类色加以调和,整个环境温馨雅致又轻松活泼,令人食 欲顿开。
相貌称谓,如大红、 普蓝、柠檬黄等。色 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 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 的最准确的标准。
有彩色系与无彩色系
(1)有彩色系即具有色相属性的色觉。有彩色系才具 有色相、饱和度和明度三个量度。 (2)无彩色系即不具备色相属性的色觉。无彩色系只 有明度一种量度,其饱和度等于零。
b.饱和度
饱和度是对有色相属性的视觉在色彩鲜艳程度上做出 评判的视觉属性。有彩色系的色彩,其鲜艳程度与饱和 度成正比。根据人们使用色素物质的经验,色素浓度愈 高,颜色愈浓艳,饱和度也愈高。描述饱和度感觉的程 度词是:浓、淡、深、浅。无彩色系是饱和度等于零的 状态,正如在彩色显示器上将色彩逐渐调淡,到最后便 成了黑白画面一样。
饱和度是说明色 质的名称,也称 纯度或彩度、鲜 度。色彩的纯度 强弱,是指色相 感觉明确或含糊、 鲜艳或混浊的程 度。
c.明度
明度是区分明暗层次的无彩色觉的视觉属性。这种 明暗层次决定于亮度的强弱即光刺激能量水平的高低。 请注意:不要对这一定义产生误解,即并非有彩色系便 没有明度属性,只是强调明度这一视觉属性是排开色相 属性,只涉及明暗层次的感觉,就像用黑白胶卷拍照片, 只记录明暗层次而不记录色相那样。
根据明度感觉的强弱,从最明亮到最暗可以分成三 段水平:白——高明度端的非彩色觉;黑——低明度端 的非彩色觉;灰——介于白与黑之间的中间层次明度感 觉。绘画中的素描和不着色的雕塑,就是利用这种明度 层次来表现艺术主题的。
明度可以简单 理解为颜色的 亮度,不同的 颜色具有不同 的明度
补色效应
补色,在色轮上, 就是呈180度, 或接近180度的 两对应色,如蓝 色与橙色、紫色 与黄色、绿色与 红色。
色彩的基本概念
1.色彩的三要素
a 色相
色相是色彩最基本的属性,这种属性可以使我们将 色谱上的不同部分区别开来,即按红、橙、黄、绿、青、 蓝、紫等色彩感觉来区分色谱段。缺失了这种视觉属性, 就无所谓色彩了。根据有无色相属性,可以将外界引起 的色彩感觉分成两大体系:有彩色系与无彩色系。
色相:即各类色彩的
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我们可以重复使用一种颜色,使 人心中产生对补色的需求,起到强调补色部分内容的效果。 由于补色对比较强,要慎重使用。一般情况下补色都是面 积比较小,或者降低纯度,降低对比的强度。
2. 视觉适应
视觉适应主要包括距离适应、明暗适应和颜色适应三个 方面。
a.距离适应
人的眼睛能够识别一定区域内的形体与色彩。这主要是 基于视觉生理机制具有调整远近距离的适应功能。眼睛构造 中的水晶体相当于照相机中的透镜,可以起到调节焦距的作 用。由于水晶体能够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改变厚度,才能使映像准确地投射 到视网膜上。这样,人可以借水晶体形状的改变来调节焦距 ,从而可以观察远处和近处的物体。
深色让人感觉凝重,浅色让人感觉轻逸;暗淡色较重, 明亮色较轻。在同样的明度下,暖色较重,冷色较轻; 黑色最重,白色最轻。
色彩的温度感
3.色彩的距离感
暖色明度较高,会产生接近的效果,有膨胀感,距 离缩小;
冷色明度较低,会产生后退的效果,有凝缩感,距 离增大。
因而,同样一个房间,若四面墙壁涂上红、黄等暖 色,让人感觉到空间小一些;若四面墙壁涂上蓝、绿 等色,让人感觉空间大些。
b.明暗适应
这是日常生活中常有的视觉状态。例如,从黑暗的屋子 突然来到阳光下时,人的眼前觉得白花花的一片,稍后 才能适应周围的景物,这一由暗到明的视觉过程称为 “明适应”。
如果暗房亮着的灯光突然熄灭,眼前会呈现黑黝黝的 一片,过一段时间视觉才能够调整到对这种暗环境的适 应上,并逐渐看清室内物体和轮廓,这是视觉的“暗适 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