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3)1.工程概况 (3)2.岩土层分布 (4)3.气象资料 (4)4.水文资料 (4)5.场地周围环境条件 (4)第二章编制依据 (6)第三章施工计划 (7)1.施工目标 (7)2.材料计划 (7)3.机具设备计划 (8)4.施工平面布置图 (9)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 (10)1.基坑主要特征 (10)2.施工技术要求 (11)3.施工测量 (11)4.工艺流程 (12)5.基坑土方开挖 (12)6.基坑自稳放坡、挂网喷浆施工 (14)7.钢砼排桩支护 (16)7.1设计概况 (16)7.2施工技术要求 (16)7.3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 (17)7.4成桩质量控制 (19)7.5成桩质量控制标准 (20)7.6其他注意事项 (21)7.7排桩冠梁 (22)8.毛石挡土墙下C15砼托换填土 (22)9.排降水 (24)10.质量检测 (25)第五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6)1.组织保障 (26)1.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 (26)1.2管理人员责任分工表 (26)2.安全技术措施 (27)2.1安全管理措施 (27)2.2基坑土方开挖安全措施 (28)2.3安全护栏 (28)2.4用电安全措施 (28)2.5机械使用安全 (28)2.6其他安全防护措施 (29)2.7基坑开挖注意事项 (29)3.环境保护措施 (30)3.1基坑环境保护的原则 (30)3.2环保注意事项 (30)4.应急和救援预案 (31)4.1应急程序 (31)4.2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基本要求 (31)4.3现场应急求援措施 (32)4.4基坑主要危险源 (32)4.5应急抢险措施 (33)4.6紧急事故处理流程: (36)5.基坑环境监测 (36)5.1监测目的 (36)5.2监测依据 (36)5.3监测项目 (37)5.4监测点布置 (37)5.5基坑(边坡)变形容许值(包括原有挡土墙) (37)5.6监测时间间隔要求 (38)5.7监测信息反馈 (38)5.8应急补救措施 (38)第六章劳动力计划 (40)第七章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42)附图1:基坑支护进度计划横道图 (43)附图2:地基与基础阶段施工平面布置图 (45)第一章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2.岩土层分布第1层:杂填土,厚度0.50-9.00m,杂色,松散,稍湿,主要由建筑垃圾、粘性土及少量生活垃圾,孔隙比大,芯呈散状;回填时间约10年以上。
第2层:软塑粉质粘土,场地局部分部,厚度1.00-8.50m,埋深0.50-9.00m,层面标高58.68-65.30m。
灰褐色,软塑,稍湿,主要由粉粒及粘粒组成,刀切面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低,无摇震反应,芯呈柱状。
第3层:可塑粉质粘土,场地局部缺失,厚度0.20-5.80m,埋深0.50-7.50m,层面标高55.88-63.63m。
棕黄色,可塑状,稍湿,刀切面光滑,含铁、锰质结核。
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滑面,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第4层:基岩,灰白色粉质砂岩,局部夹红褐色薄层泥岩及灰白色细砂岩,为相对隔水层,局部含裂隙水。
岩体开挖后易进一步风化,遇水易软化。
第4-1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厚度0.50-1.70m,埋深 1.00-9.00m,层面标高54.38-63.53m。
灰红色,风化裂隙发育,岩石结构构造基本完全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岩芯呈饼状,碎块状,少量短柱状,块体手捏易成块状。
第4-2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控制厚度 6.20-9.00m,埋深 1.50-9.50m,层面标高53.88-63.03m。
灰红色,原岩结构清晰,风化裂隙弱发育,呈闭合状,无充填,矿物略有风化现象。
岩芯呈长、短柱状,岩体较完整,属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类。
遇水易软化,无膨胀性,具有弱崩解性,暴露地表后易进一步风化,强度易衰减。
该层为本工程桩基和嵌岩基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00KPa,桩端阻力特征值3000KPa。
3.气象资料宜昌市属亚热带大陆性气候,具有春早、夏湿、秋迟、冬暖,四季分明的特点。
极端最高气温43.9℃,极端最低气温-8.9℃,平均气温18.8℃。
年平均降雨量1164.1mm。
年平均风速0.8-1.2m/s,最大风速18m/s,地面粗糙度B类。
4.水文资料场地红线内及周边基本无地表水,局部低洼处有积水,少量生活和雨水形成的地表水通过场地周边的排水沟进行排放,汇集到东南角进入市政污水管道。
5.场地周围环境条件拟建场地属侵蚀剥蚀丘陵地貌,四周高中间低,呈一洼地。
场地原始地面标高62.92-67.01m,平均64.17m。
场地周围沿红线为浆砌块石挡土墙,北侧、西侧挡土墙4.37-8.74m,东侧挡土墙与xx路平,高2.09-3.87m,南侧挡土墙高3.76-7.72m,西、南挡墙外侧为小区道路。
场地四周挡墙根部为排水沟,并与西南角市政污水管道沟通。
场地原有建筑物已经拆除,场地覆盖200-400厚的混凝土地坪。
北侧挡土墙距基坑边线最小距离约3.90m,西侧挡土墙距基坑边线最小距离约4.30m,南侧挡土墙距基坑边线最小距离约1.90m,东侧挡土墙距坑边线最小距离约2.10m。
北侧挡土墙以中风化粉质砂岩为持力层,墙体稳定。
西侧挡土墙以软弱粉质粘土、粉质粘土、中风化泥质粉砂岩为持力层,局部地段有轻微变形,目前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南侧挡墙以粉质粘土为持力层,目前未发现变形,处于稳定状态。
东侧挡土墙以杂填土作为持力层,目前未发现变形,处于稳定状态。
通过收集资料,未收集到地下电力、通讯、供水、煤气等地下设施。
施工时应通过建设单位与有关部门沟通,掌握有关资料信息,避免开挖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场地全部被整体地下室覆盖,无堆土场地、无临设场地,施工场地狭窄。
基坑支护施工时,设备机具、临时设施等以现有场地为临时停留场地,施工完成后撤离。
东临青岛路,交通方便。
地处宜昌市内,西侧和南侧均为住民小区,施工期间应解决施工扰民问题。
1、《xxx基坑支护》(xx注册岩土工程师事务有限公司)2、《xxx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湖北省xx工程勘察院)3、《xx施工蓝图》(xxx设计有限公司)4、《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T159-2012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6、《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14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11、《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42/269-2003)12、《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1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1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15、《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1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7、《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18、《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1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20、《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程》DB42/535-20092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22、《关于加强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的通知》鄂建办(2014)43号;23、《关于提高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文明施工标准加强工地扬尘防治工作的通知》(宜市住建[2015]84号;24、《宜昌市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标准化实施手册》(2014);25、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等。
1.施工目标本工程属于综合性深基坑支护工程,周围为城市道路、住宅小区、挡土墙等。
根据本工程主要特点,结合我公司多年来大量的深基坑支护等各类基础工程的施工经验, 综合分析本工程之实际情况,我司确定的施工管理目标是: 充分发挥我司在深基坑支护方面的综合优势,利用技术设备、人才、经验等方面的有利条件,以我司的整体实力为后盾,严格按照项目法施工,并按照ISO9001 质量健康体系标准,严格质量管理,精心组织施工,确保达到优质、高效、安全、低耗的预期目标,按期完成本工程项目的施工任务。
我公司对本工程施工的具体目标如下:(1)质量目标:按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评定标准,达到“合格”标准;(2)工期目标详见:“xx基坑支护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附图1 )(3)安全生产目标:杜绝伤亡事故,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2.5‰以内;实现“六无安全管理目标”,即“无死亡、无重伤、无中毒、无重大机械事故、无火灾、无塌坍事故”;(4)文明施工目标:达到“文明工地”标准,按宜昌市文明施工相关要求组织施工。
2.材料计划材料计划表3.机具设备计划机具设备计划表4.施工平面布置图详见xxxx地基与基础阶段施工平面布置图(附图2)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1.基坑主要特征根据《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T159-2012)4.0.1条规定,结合周边环境、岩土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基坑东侧需置换支护段和西侧及西南侧排桩支护段的基坑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其他为三级。
基坑支护详见如下平面图:2.施工技术要求(1)放坡及护面施工中,若因受基坑周边地下管网等障碍物影响而不能按设计要求实施时,应通知设计人员,以便及时调整设计,确保基坑支护工程在安全、稳妥的情况下运作。
(2)第二层土方开挖需要在基坑喷射砼面层达到设计强度70%后才可进行;(3)基坑坑顶荷载不得超过设计规定的荷载值,坑顶不得行驶重型车、不得堆重载。
设计地面人行荷载3.5kpa,青岛路侧车载最大取35kpa(3.0m宽),南侧车载最大取30kpa(3.0m 宽),西侧车载最大取30kpa(3.0m宽)。
(4)基坑坡顶禁止堆载、停车和建临时设施,车辆的行驶路线的停放位置,应与坑边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必要时设置警戒线予以封闭。
(5)施工中不得碰撞支护结构体系、检测标志等。
(6)在挂网喷浆过程中,必须按设计埋设排水孔,并在喷浆时,防止堵塞排水孔的不良情况发生。
(7)挡土墙坡地为拟建基坑,局部地段挡土墙与基坑距离较近,挡土墙与边坡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支护桩采取跳挖方式施工。
(8)严格按支护设计要求进行基坑排降水,以免对土体稳定产生影响。
周围场地地表水汇流、排泄或地下管道渗漏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对基坑进行保护。
(9)土石方开挖应严格按基坑支护设计要求进行,不得超挖。
土石方开挖完成后应立即对基坑进行封闭,防止水浸和暴露,及时进行地下结构施工。
(10)应严格按基坑支护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监测,监测应考虑基坑支护施工前挡土墙的变形初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