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工厂急救药箱常备药品及材料

企业工厂急救药箱常备药品及材料

企业工厂急救药箱常备药品及材料及使用指导原则
一、常备药品:
1、外伤药:创可贴、医用酒精、双氧消毒水、0.9%的生理盐水、红药水、消炎止血外用药、京万红药膏、云南白药消肿止痛喷剂、其它外伤药品。

2、应急药: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痢特灵、藿香正气水、冰糖、其它应急药品。

二、常备器材
1、手套、口罩:可以防止施救者感染病者或被感染。

2、酒精棉球:急救前用来给双手或钳子等工具消毒。

3、医用棉签:用来清洗面积小的出血伤口。

4、消毒纱布:用来覆盖伤口。

它既不像棉花一样有可能将棉丝留在伤口上,移开时,也不会牵动伤口。

5、保鲜纸:利用它不会紧贴伤口的特性,在送医院前包裹烧伤、烫伤部位。

6、绷带:绷带具有弹性,用来包扎伤口,不妨碍血液循环。

2寸的适合手部,3寸的适合脚部。

7、止血袋:用于应急止血。

8、三角巾:又叫三角绷带,具多种用途,可承托受伤的上肢、固定敷料或骨折处等。

9、安全扣针:固定三角巾或绷带。

10、纸胶布、氧化锌胶布:纸胶布可以固定纱布,由于不刺激皮肤,适合一般人使用;氧化锌胶布则可以固定绷带。

11、袋装面罩或人工呼吸面膜:施以人工呼吸时,防止感染。

12、圆头剪刀:圆头剪刀比较安全,可用来剪开胶布或绷带。

必要时,也可用来剪开衣物。

13、手电筒:在漆黑环境下施救时,可用它照明;也可为晕倒的人做瞳孔反应。

(部内解决)
XXX公司
药品使用登记表
药箱放置位置:药箱负责人:联系电话:紧急联系人:联系电话:
注:1.检查是否充足及过期,符合要求请打V,不足应及时补充,过期请更换。

2.检查频率:每月检查1次
1.
急救药箱使用指导
/烫伤,外擦烧/烫伤药物“京万红”即可;若烧/烫
急救箱管理规定
根据NOSA五星系统的要求,公司对工作场所配置了急救箱。

为了加强现场急救箱的管理,使职工在发生意外伤害时,将伤害程度降至最低,特对现场急救箱的管理作如下规定:
一、行政部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急救箱内急救物品的配备标准。

二、配置在工作场所的急救箱统一用标牌标明急救员姓名、联系电话。

三、急救员每月按《急救箱检查表》的检查内容对负责区域的急救箱进行
检查。

四、配置在12米集控室的急救箱,日常的巡检工作由该区域的当值值长负
责,并将巡检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该区域的责任急救员。

五、配置在车队的急救箱由该区域的急救员负责统一管理。

(急救箱设两名
急救员负责管理)
六、配置在大客车上的急救箱,日常巡检工作由该车驾驶员负责,并将巡检
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该区域的责任急救员。

七、配置在其他区域的急救箱,日常的巡检工作由该区域的安健环区域代表
负责,将巡检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该区域的责任急救员。

八、现场急救箱使用后由使用者填写《急救物品使用记录》。

九、行政部根据急救员统计医药物品的消耗情况,进行及时的补充。

急救员岗位职责
一、负责管辖区域内急救箱的日常检查与管理工作。

对急救箱里物品的使用情况应定期检查并填写检查表单。

二、负责现场的急救工作,保持固定畅通的联系方式,接到伤残人员的求救信号时应及时赶赴现场对患者采取急
救措施,当情况严重时在进行急救时并呼叫他人拨打120急救电话。

三、定期对急救箱进行清洁并实时对急救箱所配器具进行消毒,对使用过的一次性急救废弃物进行回收管理。

四、按时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急救培训与相关活动。

各类伤害的现场紧急救护原则
一、心肺复苏
判断:看胸廓有无起伏,听有无鼻息及喘气声,用脸颊感觉有无气息,头判呼吸是否停止。

观察意识是否丧失,大动脉搏动是否消失,判断心跳停止。

心肺复苏ABC:A、开放呼吸道。

B、口对口人工呼吸。

C、胸外心脏按压。

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比率:双人法15:2,按压频率为80~100次/分。

坚持不懈,待医务人员及专业人员决定后方能终止治疗。

二、电击伤
脱离电源:切断总电源是最可靠的方法,脱离电器、电线。

脱离电源后的抢救:神志清醒者,就地平卧,严密观察。

呼吸停止者,应用口对口人工呼吸。

心脏骤停者给以胸外心脏按压,辅以人工呼吸。

坚持不懈,不能随意停止操作
必须由医务人员决定是否终止抢救。

就地抢救的同时,联系车辆,迅速送往上级医疗单位。

三、创伤
止血:指压法,压迫法,止血带法,大动脉压迫法。

包扎:用清洁敷料包扎,防止伤口污染。

固定:夹板固定,颈托,超关节固定,就地取材。

搬运: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脊神经损伤。

四、化学性灼伤
迅速移离现场,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

碱性物质污染后冲洗时间应延长,特别注意眼及其它特殊部位如头面、手、会阴的冲洗,灼伤创面经水冲洗后,必要时进行合理的中和治疗。

对有些化学物灼伤,如氰化物、酚类、氯化钡、氢氟酸等在冲洗时应进行适当解毒急救处理。

五、烧伤
最简单而有效的急救处理是冷疗,即用凉水冲洗或将烧(烫)伤处放入凉水中10~20分钟,可使烧伤程度减轻并减少疼痛。

若烧伤部位出现水泡,可在低位刺破,使其引流排空,切忌把皮剪掉,造成感染。

用无菌的或洁净的三角巾、纱布、床单等布类包扎创面,以免继续受到污染。

创面不可私自涂以任何药物和其他,如酱油、大酱、牙膏、外用药膏、红药水、紫药水等,应到医院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