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资本与剩余价值-资料
只有在以下情况下资本才能增殖:
货币的所有者在市场上找到一种商品, 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在于它能够创造价 值,并且而在它的使用中能够创造出比 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将这一更大的 价值加以出售实现,就使最初投入的货 币变为更多的货币,实现了价值增殖。 这种商品就是劳动力。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三、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雇佣劳动关系
劳动力买卖实质上是在生产资料的所有 者与一无所有的劳动力之间建立雇佣劳动 关系。虽然买卖过程是平等、自愿的,但 是当他们之间建立了雇佣劳动关系后,生 产资料的所有者就成为资本家,在生产中 处于支配地位,而劳动力的出卖者成了雇 佣工人,处于被支配地位。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三、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雇佣劳动关系
资本主义条件下,物质产品只是作为 价值的载体,更准确地说,是作为剩余 价值的载体被生产出来的。生产物质产 品是为了借此生产剩余价值,占有剩余 价值。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虽然例如皮靴在某种意义上构成社会进
步的基础,而我们的资本家也是一位坚
决的进步派,但是他制造皮靴并不是为
一般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有如下区别: 1、运动的形式不同 2、运动的内容不同 3、运动的目的和动机不同 4、运动的限度不同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一、一般货币与 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
1、两种货币的不同运动形式 一般货币:W1——G——W2 即:商品1——货币——商品2 作为资本的货币:G——W——G 即:货币——商品——货币 在两个运动形式中:顺序、起点与终点、
因为它反映了各种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 通过某种商品为媒介实现自身的增殖。 商业资本: G—W—G’ 产业资本: G—W……P……W’—G’ 借贷资本:G——G’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二、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商品与货币的交换是以等价方式进行的, 因而不能产生价值的增殖。但资本的运动结果 却产生了价值增殖。因此,所谓资本总公式的 矛盾就是资本的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的矛盾。
政治经济学
一、一般货币与 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
资本概念的丰富:
资本的无限运动反映出:货币、商 品只不过是资本在增殖自身的运动中 交替采取的不同外观。
资本既不是货币也不是商品,而是 在运动中通过不断变换形态来实现增 殖的价值。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二、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1、资本总公式: G—W—G’ 为什么G—W—G’是资本的总公式?
了皮靴本身。在商品生产中使用价值绝
不是本身受人喜爱的东西。在这里,所
以要生产使用价值,是因为而且只是因
为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
者。”
——马克思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二、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 资本主义生产中劳动产品是作为商品生
产出来的,因此,生产是为了获得价值。 但是,仅获得商品的价值是不够的,还必 须获得比生产中投入的价值更多的价值, 即获得剩余价值。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劳动过程即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由劳动、劳动对象
和劳动资料组成。
劳动过程
生产资料(劳动手段+劳动对象)
产品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劳动过程的结 果是使劳动对 象发生适合于 人类需要的变 化。
劳动是人类生 存、发展的永 恒条件。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三、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雇佣劳动关系
五、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 条件
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以等价交换方式 购买了劳动力,在生产中使用劳动力就 可以得到比投入的价值更多的价值。
这样,就说明了资本总公式中呈现出 的矛盾。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三、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雇佣劳动关系
资料的价值; 第二、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
资料价值; 第三、劳动者的教育和训练费用。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三、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雇佣劳动关系
3、劳动力商品价值的规定性
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点:
构成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生活资料不是 仅指由生理需要所要求的生活资料,着 社会、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在决定劳动力 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内容方面也 起着重要作用。
政治经济学
第二节 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是人类物质生产发展一 定阶段上的社会形式。
资本主义生产的决定性目的不是向社 会提供所需要的各种产品,而是使资本 的价值得到增殖。“生产剩余价值或赚 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本章研究资本是怎样通过资本主义生 产过程来实现价值增殖的。
24.11.2020
1、劳动力与劳动 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人体
之中的体力和脑力总和。现实的劳动力还 包括着在现有社会生产力条件下从事劳动 所需要的必要技能。
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 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永恒条件。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三、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雇佣劳动关系
2、劳动力转化为商品的条件:
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来说仅指出 它在劳动过程上的特点并没有触 及到它的最本质特征。
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是劳动过程, 更本质的是剩余价值生产过程。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劳动过程的结果是物质产品,而对于 资本主义生产来说,物质产品决不是生 产者(资本家)所需要的。
过程的媒介存在着区别。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一、一般货币与 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
2、两种货币的不同运动内容
W1—G—W2(商品1—货币—商品2)表示 的是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相交换,货币仅 仅是交换的媒介。
G—W—G (货币——商品——货币)表示 的是价值从货币形态出发,以商品为媒介 再向货币形态的回归,货币是运动的起点 和归宿。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三、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雇佣劳动关系
4、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它可以劳动,在
商品经济中,劳动是可以创造价值的。 在劳动中,具体劳动把生产资料变成产品,
从而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商品中去;同时, 一定时间的抽象劳动可以创造出新价值。而且, 劳动力商品创造的价值可以大于自身的价值。
第二章资本与剩余价值-资料
第二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
本章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和生产过 程。共分为四节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说明劳动力转化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 的条件,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是雇佣 劳动
第二节 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说明商品生产过程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下如何成为价值增殖的过程。
24.11.2020
或: G—W—G’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一、一般货币与 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
资本与剩余价值的初步概念:
当货币以G—W—G+Δ G的形式运动, 从而带来增殖额Δ G时,这个货币就不再 是一般的货币,它已经转化成资本,尽管 在表面上看它与一般货币没有区别。
作为资本的货币在运动中带来的增殖余 额ΔG,我们称之为剩余价值。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2、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具有自己独特的社 会性质——雇佣劳动。
雇佣劳动除具有一般劳动过程的各种 规定性外,还有两个显著特点:
第一、劳动者在资本家的监督和支配下 按照资本家的意志进行劳动;
第二、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第二节 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本节共分为五部分 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二、资本价值的增殖过程
三、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 的作用,资本的本质 四、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量 五、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 值规律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第二节 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本节对资本价值增殖过程的分析分三步 进行: 第一步:人类一般劳动过程分析; 第二步: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分析; 第三步:价值形成与价值增殖过程分析
政治经济学
二、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4、对资本总公式的分析
G—W—G’分为两个阶段:
G—W和W—G’
(1)价值增殖不可能发生在W—G’阶 段上,只能发生在G—W上;
(2)价值增殖不能发生在W的价值上, 只能发生在W的使用价值上。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二、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4、对资本总公式的分析
1、价值形成过程 2、价值增殖过程
24.11.2020
政治经济动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是价值增殖,即 生产剩余价值。但是,价值增殖需要借 助物质产品的生产来实现,因此,从一 般劳动过程的分析入手可以更清楚地认 识作为价值增殖过程的资本主义生产与 一般物质产品生产的本质区别。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是由再生产它所 必须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生产劳动力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当 于劳动者恢复和发展劳动力所需的必要 生活资料生产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即劳动力价值等于再生产劳动力所必 需的必要生活资料价值。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三、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雇佣劳动关系
3、劳动力商品价值的规定性(续) 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内容: 第一、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
一离开这个简单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 域,……就会看到,我们的剧中人的面貌已经 起了某些变化。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 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 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 兢,畏缩不前,象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 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