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间距和日照分析规定07.23

建筑间距和日照分析规定07.23

1泰安市建筑间距和日照分析规划管理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建筑工程规划管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本市规划区内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规划管理活动,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二章建筑间距管理规定第三条【建筑朝向】条式建筑以垂直长边的方向(南向或者东、西向)为主要朝向;点式建筑以南向为主要朝向。

南向包括正南向和南偏东(西)45度以内。

第四条【建筑间距的概念与计算】建筑间距指两幢建筑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包括正向间距与侧向间距。

生活居住类建筑的正向间距特指日照间距,即正对被遮挡生活居住类建筑主采光面范围内遮挡建筑(含阳台)至被遮挡生活居住类建筑外墙(不含阳台)的最小距离(如图1-图5所示,图中阴影建筑为生活居住类建筑)。

图1 图2 2正对范围是指垂直于建筑主采光面两端的射线以及主采光面范围内正南向(或正东、西向)所构成的区域(如图6所示,图中阴影建筑为生活居住类建筑),位于该区域的建筑,按照正向间距的有关要求控制;位于该区域之外的建筑,按照侧向间距的有关要求控制。

第五条【计算日照间距的建筑相对高度】计算日照间距的建筑相对高度是指遮挡建筑遮挡部分檐口(有女儿墙的指女儿墙顶端)相对于相邻被遮挡生活居住类建筑首层室内地坪高度。

正对范围正对范围图6正对范围图3图4图53被遮挡生活居住类建筑底部为非生活居住性质、以上为生活居住性质的,计算遮挡建筑相对高度可以扣除被遮挡建筑底层至最低生活居住层以下的高度,但最大扣除高度不超过8米(如图7所示)。

同一裙房之上的生活居住类建筑,计算相对高度可以扣除裙房高度,最大扣除高度可不受限制(如图8所示)。

图7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等局部突出屋面的辅助用房,最大高度不高于6米,水平面积之和不超过屋顶平面面积六分之一,且突出部分的宽度每处不超过8米、总和不超过主体相对面宽度四分之一的,不计入建筑高度。

通风道、烟囱、装饰构件、花架、通信设施等其它屋面突出部分不计入建筑高度。

当建筑女儿墙顶部设有透空栏杆时,透空栏杆不计入建筑相对高度。

(透空率大于70%)非生活居住空间被遮挡建筑遮挡建筑生活居住空间生活居住空间图8遮挡建筑被遮挡建筑非生活居住空间生活居住空间4第六条【南北向生活居住类建筑与其南侧各类建筑的正向间距】南北向生活居住类建筑,其南侧各类建筑与其之间的建筑间距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一)南侧建筑的建筑高度在24米以下的,建筑最小间距不小于15米。

北侧建筑为中小学的教学楼、医院病房楼、老年人居住建筑时,建筑间距不小于南侧建筑相对高度的1.7倍;北侧建筑为幼儿园和托儿所时,建筑间距不小于南侧建筑相对高度的1.8倍;其他建筑的建筑间距不小于南侧建筑相对高度的1.5倍;(二)南侧建筑的建筑高度在24米以上(含24米)、50米以下的,建筑间距应不小于南侧建筑相对高度的1倍,且不小于36米;(三)南侧遮挡建筑的建筑高度在50米以上(含50米)的,建筑间距应不小于遮挡建筑相对高度的0.8倍,且不小于50米。

第七条【南北向生活居住类建筑与其北侧各类建筑的正向间距】南北向生活居住类建筑,其北侧各类建筑与其之间的间距应满足下列规定:(一)北侧建筑的建筑高度在24米以下的,建筑间距不小于北侧建筑高度的1倍,且不小于12米;(二)北侧建筑的建筑高度在24米(含24米)以上、50米以下的,建筑间距不小于北侧建筑高度的0.6倍,且不小于25米;(三)北侧建筑的建筑高度在50米(含50米)以上的,建筑间距不小于北侧建筑高度的0.4倍,且不小于30米。

第八条【南北向非生活居住类建筑与其南北两侧各类建筑的正向间距】南北向非生活居住类建筑,其南北两侧各类建筑与其之间的正向间距应满足下列规定:(一)较高建筑的建筑高度在24米以下的,建筑间距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6倍,且不小于10米;5(二)较高建筑的建筑高度在24米以上(含24米)、50米以下的,建筑间距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5倍,且不小于15米;(三)较高建筑的建筑高度在50米以上(含50米)的,建筑间距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3倍,且不小于25米。

第九条【各类建筑的侧向间距】各类建筑的侧向间距,应当符合建筑消防安全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有关规定。

第十条【退用地界线】建筑退用地界线应满足下列规定:(一)生活居住类建筑退地界:1.生活居住类建筑的建筑高度在24米以下的,建筑退地界的最小距离不小于7.5米。

生活居住类建筑为中小学的教学楼、医院病房楼、老年人居住建筑时,建筑退地界不小于该建筑高度的0.85倍;生活居住类建筑为幼儿园和托儿所时,建筑退地界不小于该建筑高度的0.9倍;其他建筑退地界不小于该建筑的建筑高度的0.75倍;2.生活居住类建筑的建筑高度在24米以上(含24米)、50米以下的,建筑退地界应不小于该建筑高度的0.5倍,且不小于18米;3.生活居住类建筑的建筑高度在50米以上(含50米)的,建筑退地界应不小于该建筑高度的0.4倍,且不小于25米。

(二)非生活居住类建筑退地界:1.非生活居住类建筑的建筑高度在24米以下的,建筑退地界不小于该建筑高度的0.5倍,且不小于6米;2.非生活居住类建筑的建筑高度在24米(含24米)以上、50米以下的,建筑退地界不小于该建筑高度的0.3倍,且不小于12.5米;3.非生活居住类建筑的建筑高度在50米(含50米)以上的,建筑退地界不小于该建筑高度的0.2倍,且不小于15米;4.工业厂房、物流仓储等生产辅助设施与相邻地块的相邻建筑的6建筑间距在满足消防要求及其他国家规范要求的前提下,相邻地块建筑为同等性质时可适当减小,但不得小于非生活居住类建筑退地界要求的70%,其它情况下按本规定执行。

(三)相邻地块现状建筑已建成且不满足自身退地界要求的,剩余建筑间距应由新建建筑退足;(四)地下建筑退用地界线、道路红线的距离不小于5米;(五)地块规划条件有明确要求时,按规划条件要求确定。

第十一条建筑间距应符合国家规范规定的日照标准要求。

第十二条变电站、加油站、加气站等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的建筑间距从其规定。

第三章日照分析管理规定第十三条以下建设工程项目在向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审查详细规划及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时,应进行日照分析并提报日照分析报告:(一)建设工程项目内部规划有生活居住类建筑的;(二)建设工程项目可能对其周边生活居住类建筑产生日照遮挡影响的。

第十四条承担日照分析的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一)至少具备乙级以上(含乙级)城市规划设计、建筑工程设计、测绘资质或甲级城市规划技术服务资质的其中一项资质;(二)须使用国家软件评测中心测试通过,并且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估认证的日照分析软件;(三)具有2名以上(含2名)经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考核登记的专业技术人员。

7第十五条具备日照分析条件和要求的单位可持书面申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资质证书等材料到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办理登记备案。

登记备案有效期为2年,期满可申请办理续期。

专业技术人员须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办理登记备案,登记备案有效期为2年。

期满前3个月向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续期申请,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续期。

第十六条日照分析由建设申请人随规划设计、建筑设计一并委托具有相应资格的设计单位承担。

受委托的设计单位如不具有日照分析资格和能力,建设申请人也可另行委托具有相应资格的单位承担。

第十七条被遮挡的生活居住类建筑在申报建筑高度1.5倍扇形日照阴影范围内确定,但该扇形半径最大不超过150米。

被遮挡的生活居住类建筑确定后,在其东、西、南三个方向各60米范围内确定其它遮挡建筑。

第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遮挡的建筑可不纳入日照分析对象范围:(一)违法建筑及擅自将非生活居住建筑作为生活居住类建筑使用的建筑;(二)临时建筑、居住建筑的附属用房以及纳入拆迁改造规划且修建性详细规划已批准的生活居住类建筑。

(三)申报建筑位于南北走向[包括南(北)偏东15度以内(不含15度)]50米及50米以上城市道路及河道两侧的,道路及河道另一侧被遮挡的生活居住类建筑。

第十九条进行日照分析的范围、所需收集的基础资料和日照分8析报告应符合《泰安市日照分析技术规程》的规定。

建设申请人提交的日照分析报告须由在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登记备案的专业技术人员审核(签字)并加盖单位资质章。

第二十条日照分析报告中如果申报建筑对现状生活居住类建筑产生遮挡影响导致其不满足规定的日照标准的,相关利害关系人可协商解决,并将相关材料作为日照分析报告的要件报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应按日照分析结论将受影响生活居住类建筑不满足规定日照标准的情况作为公示内容进行公示。

第二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进行日照分析复核:(一)建设申请人提供的日照分析基础资料不实、不全,导致日照分析错误的,日照分析单位、日照分析复核单位提交的日照分析报告存在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的;(二)日照分析报告存在争议或相关利害关系人要求进行复核的;(三)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认为应当进行日照分析复核的其他情况。

第二十二条申请复核的单位或个人须向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交以下材料:(一)书面申请;(二)申请人或委托代理人的有效证件和有关证明材料;(三)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确定进行日照分析复核的,由申请人委托经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认定的具有日照分析资格的单位进行日照分析复核,并出具日照分析复核结论,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复核结论做9出日照分析复核决定。

第二十三条因建设申请人、日照分析单位、日照分析复核单位提供的日照分析基础资料、日照分析报告、日照分析复核报告存在不实、不全、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而导致日照分析结论错误,产生损害后果的,由相关单位分别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对日照分析单位、日照分析复核单位,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一年内不予受理日照分析(复核)单位的日照分析成果;情节严重或一年内出现两次上述情况的,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取消单位备案资格,取消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资格。

第四章附则第二十四条本规定术语:(一)生活居住类建筑是指国家相关规范或标准对日照有明确要求的建筑,包括住宅、医院病房楼、老年人居住建筑、宿舍建筑、幼儿园和托儿所以及中、小学教学楼等。

并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中加以注明;(二)老年人居住建筑指《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40-2003 中“2.0.2专为老年人设计,供其起居生活使用,符合老年人生理、心理要求的居住建筑,包括老年人住宅、老年人公寓、养老院、护理院、托老所。

”并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中加以注明;(三)宿舍建筑指《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2005中“2.0.1有集中管理且供单身人士使用的居住建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