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选资料】中国区域地理专题练习

【精选资料】中国区域地理专题练习

高中总复习地理中国区域地理专题练习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2分)下图为“沿106.5°E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分析完成1~4题。

1.图中②地形区为()A.华北平原B.四川盆地C.渭河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2.关于③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3.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A.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C.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D.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4.有关①地形区农业发展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A.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B.地势平坦,草原辽阔C.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D.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5~7题。

河流长度(km)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亿m3)多年平均含沙量(kg/m3)甲 1 090 226 61乙541 624 0.14丙441 118 4.6丁 3 420 2 709 0.165.甲、乙、丙、丁四条河流依次是()A.海河、黑龙江、伊犁河、闽江B.闽江、黑龙江、海河、伊犁河C.海河、闽江、伊犁河、黑龙江D.黑龙江、海河、闽江、伊犁河6.依据表中信息判断,沿岸植被条件较差的是()A.甲B.乙C.丙D.丁7.以上四条河流的共同特征是()A.都参与海陆间水循环B.流域面积均位于我国境内C.径流量主要受降水量影响D.夏季均出现丰水期下面是地图上的一段纬线,这段纬线穿过我国某地形区,据图完成8~11题。

8.在该地区修筑铁路,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有()A.缺氧和冻土问题B.沼泽和草地问题C.沙丘和戈壁问题D.溶洞和暗河问题9.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是()A.山地畜牧业、绿洲农业B.高寒畜牧业、河谷农业C.河漫滩畜牧业、灌溉农业D.农耕区畜牧业、生态农业10.该地区粮食作物高产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充足,降水丰沛B.土壤肥沃,灌溉便利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D.垦殖历史悠久,精耕细作11.该地区的农田、村镇和城市多分布在()A.青海湖和察尔汗盐区周围B.柴达木盆地边缘的绿洲C.公路和铁路沿线D.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读图,完成12~14题。

12.该区域地貌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风力侵蚀B.风力沉积C.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13.图示堤坝的主要作用是()A.拦沙蓄水B.发电灌溉C.防洪抗旱D.调节气候14.在区域整治的过程中,下列各地形部位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甲——平整土地,建立基本农田B.乙——封坡育林育草,含蓄径流C.丙——修建梯田,发展林果基地D.丁——疏浚河道,排沙泄洪读图,完成15~18题。

15.图中山脉M为()A.雪峰山B.武夷山C.巫山D.贺兰山16.图中P、Q为我国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它们分别是()A.葛洲坝、三峡B.小浪底、三门峡C.龙羊峡、李家峡D.三峡、葛洲坝17.图中P、Q处水能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①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②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③地处我国季风区,降水丰沛,河流径流量大④地处山地迎风坡,降水丰沛,河流径流量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8.在图中P处建设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首位目标是()A.灌溉B.发电C.航运D.防洪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景观图”。

读图完成19~21题。

19.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的()A.黄土高原B.山东丘陵C.江南丘陵D.长江中下游平原20.该地形区主要自然土壤的特点是()A.矿物质含量低B.有机质含量高C.土质疏松D.酸性较强21.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今后农业发展中应当()A.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发展商品谷物农业B.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C.退耕还林,建设商品性林业基地D.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发展种植园农业博鳌原为濒临南海的小城镇,它完整地保存了热带水域的原始生态。

2001年2月被定为“亚洲论坛”的永久会址。

读图,完成22~23题。

22.博鳌所在省区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①海洋国土最辽阔②经济特区最多③纬度最低④面积最小⑤少数民族最多⑥未通铁路A.①④⑥B.②④⑤C.①③D.③⑤⑥23.近年来,博鳌沿海地区扩大红树林面积,主要原因是()①为过往船只提供避风港②阻挡海浪侵蚀海岸③保持生物多样性④增加用材林 A.①② B.②③C.①④D.②④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回答24~26题。

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24.关于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指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持续发展②生态持续发展是目的③社会持续发展是基础④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25.图中①②③④字母表示的含义分别是A.①经济系统②生态系统③社会系统④人的管理调控B.①生态系统②经济系统③社会系统④人的管理调控C.①社会系统②生态系统③经济系统④人的管理调控D.①社会系统②经济系统③生态系统④人的管理调控26.①对②的影响是A.提供环境资源B.产生生产废弃物C.产生生活废弃物D.提供物质产品、资金等27.(12分)读图5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全球大气中人为产生的CO2世界主要排放CO2国排放量和平均气温的变化家的人均CO2排放量图5资料1 煤、石油、天然气燃烧后的CO2排放量差别很大,燃煤的CO2排放量最大,天然气作为汽车燃料时,尾气中排放的CO2比燃油汽车少90%,还可降低噪声40%,而且不会产生苯、铅等致癌物质。

资料2 《京都议定书》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通过的。

该议定书规定,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5.2%,其中美国7%,欧盟8%,日本6%。

(1)甲图中两条曲线之间的总体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气中CO2含量增加除与_____________消费的增加有关外,还与_____________面积的减少有关。

(3)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升高,对沿海低地国家和地区构成直接威胁。

某些发达国家尚未批准京都议定书。

拒不履行自己的义务,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原则。

(4)全球变暖除引起海平面上升外,还会引起世界各地区__________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_________的变化。

例如对中纬度温带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

(5)CO2排放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国家(“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所致。

目前和今后CO2排放量可能将要迅速增加的是____________国家(“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

28.(8分)读图7回答下列问题。

图7(1)图中A、B两处海水表层温度较高的是____________。

(2)图中A、B、C三处盐度较高的是____________处。

(3)D河流河水的主要补给形式是_______________补给,在水循环的三种类型中,它不参与____________循环。

(4)图中阴影部分代表东非裂谷带,从地质构造上讲属于________________,根据板块学说来解释它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E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1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2002年12月3日下午3时45分,蒙特卡洛。

国际展览局主席诺盖斯宣布:中国上海市已赢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举办权。

半个多小时前,在国展局第132次大会上,89个成员国的代表经过4轮投票,最终从5个候选城市中选择了上海。

材料2 上海世博会会址几经斟酌,最终选定在上海母亲河黄浦江流经市中心的一段旧城区,总用地面积400公顷。

一条椭圆形运河,多条绿色植物走廊,一座专供游人在浦江两岸徜徉观光的花桥,将世博会场馆建设和谐地融入浦江两岸宏伟的整体开发工程中。

最重要的是,这里目前都是成片的杂乱交错的旧厂房、船坞和民居。

举办世博会将极大地改善这里的生态环境和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推动黄浦江两岸的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周边地区繁荣,世博会会址从而将成为继外滩和陆家嘴之后,上海城市形象的新标志。

材料3 2002年上海产业构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8 47.6 50.6(1)蒙特卡洛属于____________(国家),该国位于____________国东南部,经济以____________业为主,国展局在蒙特卡洛投票通过上海获得2010年国际博览会举办地时,当地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正朝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前进。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根据“2000年上海产业构成”表中数据,图9中正确表示2000年产业构成的是____________点(填写字母)。

随着上海经济迅速发展,预计今后变动的趋势是向____________点(填写字母)的方向发展。

图9(3)上海将成为黄浦江水景衬托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市中心区以_______________产业为主,工业项目从总体上看是不断向___________移动;趋向于沿主要________________分布。

这种产业布局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区,它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0分)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图19),回答下列问题。

图19(1)将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填入图中正确的位置。

(2)图中实线为板块的边界,虚线为板块的边界。

(3)图中实线的构造带为,虚线的构造带为。

(4)A、B、C三处海底岩石年龄相比处最年轻,处最老。

(5)D处是(国家),其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6)E处是国家,其地热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31.(7分)读黄淮海平原某地蒸发与降水季节变化曲线及土壤表层盐分变化曲线图(图20),完成下列各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