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成事智慧
摩意的原则
在达到摩意目的之后,要在适当的时候离开对方, 把动机隐藏起来,消除痕迹,伪装外表,回避实情, 使人无法知道是谁办成的这件事。 因此,达到了目的,办成了事,却不留祸患。
有很高修养和智慧的人,谋划行动总是在暗中进行, 所以被称为“神” 而这些行动的成功完成,又都显现在光天化日之下, 所以被称为“明”。 所谓“主事日成”的人是在暗中积累德行, 润物细无声地造福于百姓。 这样“谋之于阴、成之于阳”的政治策略, 被人们称之为:“神明”。
——诸葛亮的“隆中 对”,刘备“空手套白 狼”,占据荆州和益州; ——郭嘉的“十胜论”, 曹操以弱胜强,打败袁 绍.
摩意的作用
摩意是一种与揣情相类似的方法。
“内符”,就是内情,是“揣”的对象。 进行“揣情”时,要掌握“揣”的规律, 但这些规律平时都是隐而不现的。 这就要适当地去“摩”,投其所好进行测探, 其内情就会通过外符反映出来。 内心的感情要表现于外,就必然要做出一些行 动。这就是“摩意”的作用。
揣术与摩术进一步将揣情的空间范围拉大, 把揣情与量权和摩意结合起来考虑。 “揣”有量权和揣情两种含义。 “摩”即“触摩”之意,谓以事谋去 顺合所说服的对象,并诱使他作出回应 或者付诸行动。所以说:“摩者,揣之 术也。”
鬼谷先师曰
人之情,出言则欲听, 举事则欲成。 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 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 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 故不困也。 言其有利者,从其所长 也;言其有害者,避其 所短也。
权
篇---权衡利弊、说以“利害”
审时度势权衡利弊 三思而行一矢中的 所谓“权”,其本意是秤锤,古代称物体重量的砝码。 在此引申为权衡、斟酌、权变、审查之意。 量权术,是审时度势,权衡利弊的技巧。世间万 物,有所取,就必有所舍。当获取一种利益时,也许 就失去了另一种利益。因此,错综复杂的事物面前, 何时当取,何时当舍,取舍之前要静心衡量。 人生的历程,就是一部短暂而复杂的取舍过程。 只有懂得取舍、权衡的人,才能得多失少,把握大局, 维护一种不偏不倚,取得最后的胜利。
大意: 在对方高兴的时候去刺激他们的欲望到极点,强烈欲望
的驱使下不容易隐瞒真实情感;或者在对方最恐惧的时候去刺 激他们厌恶的心理,这样就会产生强烈的厌恶情绪,也难以隐 瞒真实的情感。
揣情术运用智慧 1、顺势揣情:令其内情扩大化 2、逆势揣情:令其内情激烈化 3、迂回揣情:令其内情公开化 4、测深揣情:令其内情明了化 5、细节揣情:令其内情趋势化
揣摩之区别
揣:根据外在表现,由表及里,透过 现象观察内容,处于判断静态阶段,双方还没 有实质性的接触。 摩:是揣的一种具体方法,其中一方 已经采取行动,用各种方法刺探对方,使对方 将实情表现出来,从而验证“揣”是否与其内 情一致。 从事物发展程序上看:揣在前,摩在后。
案例实用
揣情、摩意:谋事 的战略战术
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 人之所不能见。天地之化,在高 与深;圣人之制道,在隐与匿。
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证 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 乱而惑之,是谓计谋。”
谋
篇---谋事在人,成事在谋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上兵伐谋出其不意
谋虑术,谋:指设谋、进谋。“谋”与“权”相连,习惯上权谋连用。 《鬼谷子》将权、谋分篇论述。权,是策略的权衡;谋,是内容的策 划。 本篇是阐述鬼谷子谋略的专篇。鬼谷子主张:凡事要运用谋 略,有了谋略,就可以制定具体而详细的计策。 设定计谋时,首先要先分析事情的因由,根据对方的心理特 点和心理状态,然后再试之。如果将这一专篇与其它篇中的谋略内容 加以归纳,“鬼谷谋”可分为谋政、谋兵、谋交、谋人四个方面。正 所谓:上兵伐谋。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就是强调“谋”在成事中的 重要性。
《成事智慧》
鬼谷三卷:
1、内炼智慧《本经阴符七篇》《持枢》《中经》 《符言》下卷
上卷
2、纵横智慧《捭阖》《反应》《内揵 》《抵巇 》《飞箝》 《 忤合》
3、成事智慧《揣篇 》《摩篇 》《权篇》《谋篇》《决篇》《转丸》
《祛qu箧qie》(已失传)中卷
纵横捭阖之始——筹策
鞭打:策马。鞭策。 激励,促进:策动。策勉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简策。 封土、授爵或免官:策命。策免。策封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策论。策问。 计谋,主意,办法:上策。献策。决策。 政策。策划。束手无策。 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捭阖纵横术里其实 只讲了一个字“策”。
揣
篇---从言行中窥视内情
由表及里见微知著 一滴知水一叶见木 揣情术,是关于如何揣摩他人的心思,推测对方心理 的方法。旨在掌握对方的隐情,包括能力、权变、憎 恶等。在人际交往中,要善于细致入微地观察,然后 制定谋略计策。只有在充分权衡天下大势的情况下, 才能设谋定计,只有在全面了解对方之后,才能说服 对方接受自己的主张。 此术是权衡天下大势和揣度对方的根本技巧,也 是审时度势的具体方法。
曹操--若郭奉孝在,孤何至于此败啊! 朱元璋--吾之子房也!
民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前节军事诸葛亮,后世军事刘伯温
何谓成事智慧?
成大事皆以成败论英雄,鬼谷先师认 为:”阳事阴谋“方可成事,下篇五 卷细说“揣情、摩意、权量、谋虑、 决物五法。乃审时度势,虑谋行事 ,建功立业之道,谓之成事!
什么是量权
古代善于统治天下的人,必然首先衡量天下各种力 量的轻重,揣摩诸侯的实情。如果对权势分析不全 面,就不可能了解诸侯力量的强弱虚实;如果揣诸 侯的实情不够全面,就不可能掌握事物暗中变化的 征兆。具体地说: 测量尺寸大小;谋划数量多少; 称验财货有无;估量人口多少; 分辨地形险易,分析君臣关系; 考核谋士智慧,观察天时祸福; 比较诸侯联系,测验民心变化。
量权“三精通”
1、一精通:嘴巴。用来打开和关闭感情和心意之门。 2、二精通:耳朵。是心灵的辅佐,探听是非的通道。 3、三精通:眼睛。是心灵的助手,侦察奸邪的窗户。 只要这三者协调呼应,就能沿着有利的轨道运动: 使用一些烦琐的语言也不会发生混乱; 自由驰骋地讲话议论也不会迷失方向; 改变议论主题也不会发生失利的危险。 这是因为看清了事物的要领,把握了事物的规律
历史上的谋略家!
战国--旷世奇才-孙膑
汉代--谋圣--张良
三国--卧龙--诸葛亮 鬼才--郭嘉
奇谋天才-- 陈平
凤雏---庞统
明代--明朝子房--刘伯温
近代--用兵如神 功盖寰宇--毛泽东
历代对谋略家的评价
刘邦--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
刘备--卧龙凤雏二人得一人可安天下!
量权术运用智慧,做到四精通
1、一精通:嘴巴顺通。是智慧的窗口,感情和心意之门。 2、二精通:耳朵灵通。是心灵的辅佐,探听是非的通道。
3、三精通:眼睛开通。是心灵的助手,侦察奸邪的窗户。
4、四精通:脑袋畅通。是谋略的枢纽,拍板定案指挥部
鬼谷先师曰 “凡谋有道,必得其所 因。”“故因其疑以变之, 因其见以然之,因其说以要 之,因其势以成之,因其恶 以权之,因其患以斥之。智用
揣的具体方法:
一、顺势揣情
在对方最高兴的时候,去加大他们的欲望, 他们既然有欲望,就无法按捺住实情; 在对方最恐惧的时候,去加重他们的恐惧, 他们既然有恐惧,就不能隐瞒住实情。 情欲必然随着事态的发展变化流露出来。
二、迂回揣情
对于感性控制能力强的人,不易表露真情,难以观察。 可以转向他身边或亲近他的人,了解情况,迂回揣情。 这样,就可以知道他安然不为所动的真正的内在原因。
鬼谷先师曰
摩者,揣之术也。 内符者,揣之主也。 用之有道,其道必隐。 故曰:主事日成,而 人不知;主兵日盛, 而人不畏也。 圣人谋之于阴,故曰 神;成之于阳,故曰 明。
摩 篇--如何推测对方的心思
神机妙算情理得当 谋之于阴成之于阳 摩意术,是一种揣情之术,它是揣篇的姊妹篇, 阐述了摩意的谋略。摩意是揣情的主要方法, 主要介绍从内心情感变化揣测实情的具体方法。 摩意时要像钓鱼一样,放好鱼饵、静握鱼 竿,静静地一次一次在隐秘中引鱼上钩。也就 是从人的内部情感与外在对应变化中,探究奥 妙。 一次次地去引诱其做出反应,耐心地等待 其上钩,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成功。必要时,还 要反复检验,判断所推测的结果是否准确。
说辞的技巧
①与智者言依于博
②与博者言依于辩
③与辩者言依于要 ④与贵者言依于势 ⑤与富者言依于高 ⑥与贫者言依于利 ⑦与贱者言依于谦 ⑧与勇者言依于敢 ⑨与过者言依于锐
与智慧的人言谈,要依靠渊博; 与渊博的人言谈,要依靠巧辩; 与善辩的人言谈,要依靠要领; 与高贵的人言谈,要依靠权势; 与富贵的人言谈,要依靠高度; 与贫穷的人言谈,要依据利益; 与低贱的人言谈,要依据谦卑; 与勇敢的人言谈,要依据坚决。 与自大的人言谈,要依据锐利。
摩意的方法
有用和平进攻的:和平就是安静 有用正义责难的:正义就是刚直 有用娱乐讨好的:娱乐就是喜悦 有用愤怒激励的:愤怒就是激动 有用名望威吓的:名望就是声誉 有用行为逼迫的:行为就是实施 有用廉洁感化的:廉洁就是清明 有用信誉说服的:信誉就是真诚 有用利益诱惑的:利益就是需求 有用谦卑夺取的:谦卑就是委曲。
说辞的衡量
人之常情是:说出话希望别人听从,做事情就希望成功。 所以,聪明的人不用自己的短处,而宁可用愚人的长处; 不用自己笨拙,而宁可用愚人的技巧,才不至陷于困境。 说到别人有利的地方,就要顺其所长, 说到别人不利的地方,就要避其所短。 甲虫自卫时,一定是依靠坚硬和厚实的甲壳; 螫虫攻击时,一定会凭借尖锐和致命的毒针。 所以说,连禽兽都知道如何用其所长, 人更应该知道运用该运用的一切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