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安全工作会议记录

教师安全工作会议记录

教师安全工作会议记录
会议地点: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会议内容: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保持校园的安定稳定,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治安秩序。

召开安全工作专题会议。

班主任安全工作
一、预期目标: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班主任对班级安全工作负全责,及时发现并与主管领导共同协商,妥善解决班级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有效控制火灾、交通事故及其它重大事故的指标,为学生创设稳定而舒畅的学习氛围。

二、具体措施:
1、班主任是班级安全工作的具体责任人,要自觉执行学校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切实做好本班学生的安全工作,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2、教师应当对在校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育部颁发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及学校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班级安全管理制度,预防和消除教育教学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3、班主任要备有班级安全工作记录本,做到天天强调安全,时时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4、利用班、队课深入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学习《中小学生
自我防范安全常识》等安全读本,不断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5、禁止学生携带管制刀具、水果刀、皮带等凶器入校,如经学校发现,实行班级管理“一票否决”。

6、做好学生消防安全工作。

严禁学生吸烟、携带烟花、爆竹、砸炮、火种等易燃易爆物品进校。

实验用的易燃易爆物品,要严格执行有关使用制度,加强指导,加强管理。

7、耐心说服,严加防范学生进入游戏厅、网吧等不利于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营业性场所。

8、强调学生注意课间活动安全,教育学生课间不要做危险性的游戏、活动。

教育学生不高空抛物,不在楼前、水泥甬道踢球,风大不开窗。

9、注意饮食安全。

防范食物中毒及小食品引发的过敏性病变。

教育学生严禁购买“三无”食品、无合格证的文具和有危险性的玩具。

10、教师要教育学生时刻注意交通安全,上学、放学回家不得在路上玩耍,不要与不认识的人交往或跟随参与活动,以防被坏人拐骗。

11、严格遵守学校作息时间,告诫学生不过早到校,课间不准离校,确需中途离校的必须由其监护人接走并履行手续。

12、不准翻越大门、围墙,放学后不在校园内逗留,强调学生不勾结班外及校外人员到校滋事。

13、要经常对学校里的饮水器、课桌、凳子及其它教学用具进行安全检查。

教室门窗,在放学和节假日,要及时关好。

时刻注意教室电源,发现损坏的插座、开关,要及时报告学校总务处。

14、加强值周,自觉履行值周职责。

当事故发生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救助受伤学生并及时报告学校和家长。

15、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歧视差生,杜绝学生逃学现象,发现学生无故旷课,班主任必须及时与其家长取得联系,问明原因,若属逃学,班主任要及时报告教导处。

如是教师原因造成学生逃学的,要严肃追究当事人的责任,造成的经济损失由当事人负责。

16、班主任要监管好学生的课间活动,时刻关注学生的安全,防患于未然。

17、教师必须严格执行学校各项安全工作制度。

班级大型活动、外出活动必须报告学校审批,禁止各班参加校外各种商业庆典和其它一切不安全的活动。

18、班主任不得包庇、隐瞒有关班级安全隐患问题,否则,学校将严加追究班主任责任。

19、放学时班主任要组织好学生并将其护送到校外指定地点并与家长接交。

20、加大安全工作惩处力度,凡发生安全事故的班级,评先一票否决,相应
的班主任和值日教师不得评先,因安全工作失误造成损失的,要视其情况扣除个人奖金,并根据情况追究责任。

科任教师安全工作
1、教师为学校安全工作第二责任人,具体负责所教学科安全工作方面的实施。

2、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努力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

每节课按时到岗
到位,了解、查询所在班级学生的相关情况,若有异常,及时上报。

3、课堂不得缺老师,若因教师不到岗到位发生的安全事故,由科任教师负责。

4、任教师不得私自调课。

若因私自调课不到位而引发的事故,由学校认定课程的科任教师负责。

5、课时应注意清点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若有缺课的学生应及时与班干部和班主任进行核对,以便掌握无故缺课学生情况。

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6、教师每节课在进教室前要及时查看校舍及周边安全情况,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及时检查教学设备设施。

若有异常,及时上报。

7、处理处理好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偶发事件。

并注意加强对后进生和心理异常学生的个别教育,促使其健康成长。

严禁擅自脱离课堂及不按课程标准要求进行教学。

8、教学中能结合教材积极对学生进行交通、消防、卫生等安全教育,了解基本的安全知识,严防事故发生
9、严守师德,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因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后果的,一律由本人承担。

10、引导学生开展安全有益的课间、课外活动。

协助所任班级的班主任教师,大力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服从学校为确保安全所安排的各项工作。

11、学生的时段:每节课上课时到本节课下课,均由该节课老师负责管理。

12由于疏于管理和措施不力而造成的学生安全责任事故,由学校责任人和任课教师责任人共同负责。

并按各自责任由上级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裁定,确定惩罚。

体育教师安全工作
1、集体活动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

2、活动组织者为活动第一责任人。

3、活动指导教师在开展活动前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经学校审批后方可实施。

4、指导教师要完成活动成员登记表。

(项目、班级、姓名、家长联系电话)
5、安排好活动时间,并将活动时间告知班主任和学生家长。

认真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完成活动登记表。

若有未按时参加活动的学生,指导教师要与班主任及家长取得联系,问清原因。

以防安全事故发生。

6活动前,指导教师要认真检查活动器材和活动场地的安全状况,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

7活动中凡是涉及活动的安全问题一定要向学生讲清楚讲明白,并做好活动中的安全保护工作。

8、活动后,指导教师要妥善安置活动器材。

9、指导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要签订相关安全协议。

10、指导教师要认真组织学生努力完成活动内容。

活动课指导教师安全工作
1、集体活动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

2、活动组织者为活动第一责任人。

3、活动指导教师在开展活动前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经学校审批后方可实施。

4、指导教师要完成活动成员登记表。

(项目、班级、姓名、家长联系电话)
5、安排好活动时间,并将活动时间告知班主任和学生家长。

认真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完成活动登记表。

若有未按时参加活动的学生,指导教师要与班主任及家长取得联系,问清原因。

以防安全事故发生。

6活动前,指导教师要认真检查活动器材和活动场地的安全状况,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

7活动中凡是涉及活动的安全问题一定要向学生讲清楚讲明白,并做好活动中的安全保护工作。

8、活动后,指导教师要妥善安置活动器材。

9、指导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要签订相关安全协议。

10、指导教师要认真组织学生努力完成活动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