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文化消费调查报告调研山东指导老师:曹琳学生:刘天赐、刘永顺、王建军李仲良、何晓倩、崔瑞瑞李鸣、杨申聪、姜玲玲1 大学生文化消费状况调研山东山东省大学生文化消费情况调查一、调查的背景及意义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活中的主旋律,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生活学习。
校园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在各种因素的合力下促成的人文氛围与人文环境。
校园文化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学校的建设状况。
建设积极、健康、活跃、严肃、认真的校园文化也是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提高其综合素质是极为重要的。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不但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扩大视野,个人特长得以发展,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还能促进在校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综合素质。
建设和谐、高尚的校园文化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是无所不在的,校园文化也是如此,它存在于全校师生的全部行为以及人与人的人际关系当中。
校园文化也可以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的等等。
所以说校园我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二、调查方法及实施(一)调查说明本次调查是“2012调查山东”大型社会调查活动的立项课题之一。
由山东轻工业学院体育与文化产业学院曹琳老师组织团队完成访谈设计、实地调研和报告撰写。
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深入的了解在校大学生的文化消费状况,了解在校大学生在文化消费方面的实际困难。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目前大学方面对与文化消费的弊端,切实提出解决方案,为大学更好的营造文化消费的环境,为我国大学文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2 大学生文化消费状况调研山东(二)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通过电子版和纸质版的调查问卷一共收回360份,调查对象为目前在校的大学生,通过问卷了解在校大学生目前在学校的文化消费状况。
(三)调查工具本次调查主要用纸质问卷和通过邮件的形式。
(四)调研地选择本次调查以山东省济南市和青岛市为调研地,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济南市和青岛市都属于山东省的经济发达地区,对于目前大学生的消费有主流的代表性。
2.济南市和青岛市都是大学的聚集地,都有各自的大学科技园,山东省内的高等大学大部分分布在这两个地区,所以调查对象具有充足的代表性,能够更准确的代表目前山东省内各个高校大学生的文化消费状况。
三、校园文化的形式(一)学校社团在校园社团对繁荣和活跃校园文化的作用方面,大多数的被调查者认为学生会发挥着重要作用,认为作用不大的仅占很少一部分,由此看来,在大多数学生心中,认为校园社团对校园文化建设有突出的贡献;但是仍有很少的一部分的被调查者认为学生会在繁荣和活跃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没有作用,认为有负作用的几乎没有,这说明大多数同学支持校园社团对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学校图书馆3 大学生文化消费状况调研山东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肩负着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任,而高校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就是教育职能的情报职能。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也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职责,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图书馆是除教室以外的“第二课堂”。
1.图书馆为强化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图书馆拥有极其丰富多样的图书及馆藏文献资料这个显著的特点和优势,向学生宣传、展示、传递科学文化知识,提供文献服务;对大学生的文化、思想、道德等方面的修养进行全方位教育;为他们人生观、世界观的塑造,品德的熔炼,情操的熏陶,学问的拓展等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这也是其他任何课堂都无法拟的。
2.图书馆是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课堂图书馆作为大学生课外活动的主要场所,本身就是最好的潜在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文化阵地,图书馆以其丰富的馆藏为基础而开展的各种文献信息服务活动,均和育人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都渗透着育人的内容,产生着育人的效应。
图书馆的教育不受时空与内容的限制。
大学生通过不断地利用图书馆,可以随时随地接受教育。
因而图书馆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
图书馆高雅的文化环境和文明的服务,还对培养大学生的良好素质起着春风化雨的作用与效果,使他们在无意识地领悟人生的真谛,约束自己的行为,发挥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终生受益无穷。
对于大学生来说,这种无形的教育比有形教育更容易接受,这种配合教育有时比课堂教育更有效。
我们要抓住这个有利条件,将大学生素质教育贯彻到各项服务育人的活动中去。
3.图书馆为强化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多种文献服务确切地说,每个图书馆都是一个巨大的“信息源”。
数以百万计的4 大学生文化消费状况调研山东馆藏能否为读者充分利用是目前高校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为使馆藏文献这个“信息源”充分发挥作用和效益,为教学科研、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优质高效的文献服务。
各高校争先开展导读服务,扩大服务范围,依托文献资源、设施和师资的优势,开发利用具有社会主义高教特色的导向性网络体系,利用微机检索达到资源共享,并增设特色服务项目。
四、本次调查数据分析这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60,收回 360,为了调查结果的准确性,调查问卷按照男女生1:1的数量进行发放的,便于了解男女和女生对于大学生文化消费的需求,通过分析这次调查问卷的第二题,大一的有90人,占比例为25%,大二的有183人, 占比例为50.8%,大三的有87人,占比例为24.2%,大学四年级和研究生对于文化消费的需求很低,大部分集中在大一,大二和大三,并且大二的人数是最多的,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得出大二的同学对于文化的需求更强烈。
通过分析,第三题有126位文科生,占比例为35%,160位理科生,占比例为44.4%,62位工科生占比例为17.2%,12位艺术生,占比例为3.3%,艺术生对于文化的需求相对来说较低,而对于文化需求较高的主要集中在文科和理科的学生当中,理科生的人数最多,与普通的看法稍有差异,所以可以说理科生对于文化的需求较高。
而通过第四题的数据分析,有120人是生活在农村,占比例为33.3%,107人生活在城镇,占比例为29.7%,133人生活在农村, 占比例为36.9%。
家庭所在区域和对于的文化的需求量并无太大关系,三种数据几乎算是持平,所以说无论是在城市,乡镇或农村的大学生,对于文化的需求差距很小。
360份调查报告显示,有约为1.6%的人每月除学费外的消费金额是200元一下,有约为1%的人200元,有约为5%的人是200—400元,5 大学生文化消费状况调研山东有约为40.2%的人是400—700元,有约为38%人是700—1000元,有大约14.2%的人是1000元以上。
而低于2%的人的每月文化消费为20元一下,有大约3%的人的每月文化消费为20—50元,有约为13%的人的每月文化消费为50—100元,而大多数人的每月文化消费集中在100—500元之间,有10%的人超过了500元,只有极少数人的每月文化消费超过1000元。
可见,学生们每月的生活费有高有低,而他们的文化消费也会随着生活费的变化而变化。
据分析,调查对象中的大多数人的消费内容集中在通识教育类:如阅读文摘类杂志、时事报刊,收看新闻、纪录片、访谈节目;浏览门户网站专题报道等。
娱乐类:看电影电视剧、听音乐、玩游戏、打牌、浏览娱乐新闻等。
艺术类:学琴、绘画、欣赏艺术展览、观看歌剧舞剧等。
休闲类:如旅游、野营等这几项,其中选择艺术类的人群占大多数。
而较少的人选择专业知识类:如阅读专业书籍报刊、浏览学术网站、参加考证培训等这一项。
由此可见,同学们对专业知识的课下需求较少,我们应该加强对这一方面的文化投入。
学校或老师,应该引导同学们在课下积极投入地学习专业知识。
大学校园文化消费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也代表了大学的内涵,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A. 办证借阅:学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B. 其他借阅:朋友之间、校外书店租阅书籍碟片等C. 购买书籍/CD/影视碟片等D. 购买文化衍生产品(如动漫布偶、旅游纪念品、收藏品等)E. 免费网络(只支付基本网费,包括免费下载)6 大学生文化消费状况调研山东F. 付费网络(除网费外,需向网站支付服务费用,包括付费下载)G. 移动媒体(包括手机、MP3/MP4/PSP等)H. 固定媒体(如电视机、电影院、舞厅、基本不联网的电脑)I. 学校的各种讲座、社团活动J. 班级和宿舍组织的各种郊游等集体活动在本次调查收回的360份调查问卷中,其中选择A办证借阅的同学有117人,占比例为32.5%,其中选择B其他借阅:朋友之间、校外书店租阅书籍碟片等的有211人,占比例为58.6%,其中选择C购买书籍/CD/影视碟片等有136人占比例为37.8%,其中选择D购买文化衍生产品的有156占比例为43.3%,其中选择E免费网络的有47人,占比例为13.1%,其中选择F付费网络的有83人, 占比例为23.1%,其中选择G移动媒体的有88人, 占比例为24.4%,其中选择H固定媒体的有59人占比例为16.4%,其中选择I学校的各种讲座、社团活动的有79人占比例为21%,其中选择J班级和宿舍组织的各种郊游等集体活动的有35人, 占比例为9.7%。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在大学校园中,传统的文化传播媒介仍然是文化传播的主体,大多数的同学仍然喜欢购买杂志书籍等传统纸质的刊物。
当然现在科技也为文化带来了新的传播形式,同学们也利用现在科技带来的网络等进行文化消费,但是这还不能成为大学校园文化消费的主要形式。
对于在大学校园中,哪种因素对大学生的文化消费影响比较大的问题。
选项有A.实用原则 B.兴趣爱好 C.价格高低 D.流行指标 E.攀比心理 F.硬性规定。
其中选A实用原则的有152占比例为42.2%,选B.兴趣爱好289占比例为80.3%,选C 价格高低的有181,7 大学生文化消费状况调研山东占比例为50.3%,选D.流行指标93占比例为25.8%,选E.攀比心理有19 ,占比例为5.3%,选F.硬性规定的有25占比例为6.9%。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影响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因素,从大学生的自身因素出发,实用性原则占的比例比较大,说明对于大学生这个消费能力有限的群体,大学生普遍进行理性消费。
对于大学生个体,兴趣爱好必不可少,这是进行文化消费的地动力。
当然,对于大多数大学生还靠父母养活的群体,价格的高低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其他的因素相对次要。
通过数据来看,对于大学生群体对待文化消费还是非常理性的。
对于大学生文化消费(内容/形式)受以下哪些文化影响较大的问题A.我国传统文化(如孔孟之道)B.我国市民休闲文化(如打牌、逛街等)C. 泛高雅文化(如追求贵族生活)D.欧美现代流行文化(如嬉皮士、街头文化等)E.日韩现代流行文化(如喜爱日本动漫、韩剧等)其中选A的有144人占比例为40.0%,选B的有217人占比例为60.3%,其中选C有156人占比例为43.3%,其中选D的有108人占比例为30.0%,选E的有115人占比例为31.9%.通过数据分析,形象大学生进行文化消费的因素有很多,我国传统的文化对大学生的文化消费影响相对要比现代欧美日韩的流行文化大很多,这也突出了中华民族对于自身文化的认可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