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 北 大 学 继 续 教 育 学 院 测量学 A卷

东 北 大 学 继 续 教 育 学 院 测量学 A卷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测量学试卷(作业考核线上1) A 卷
学习中心:
院校学号:姓名
(共 4 页)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水平角测量中,( D )误差不能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消除。

A、照准部偏心差
B、视准轴误差
C、横轴误差
D、竖轴误差
2、在( D )为半径的圆面积之内进行平面坐标测量时,可以用过测区中心点的切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而不必考虑地球曲率对距离的投影。

A、100km
B、50km
C、25km
D、10km
3、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90°18′52″,用经纬仪测右角∠ABC的值为308°07′44″,则BC的坐标方位角为( A )。

A、62°11′08″
B、-117°48′52″
C、242°11′08″
D、-297°11′08″
4、水准测量时,尺垫应放置在( B )。

A、水准点
B、需要立尺的所有点
C、土质松软的水准点上
D、转点
5、在地形图上有高程分别为26m、27m、28m、29m、30m、31m、32m的等高线,则需加粗的等高线为( D )m。

A、26、31
B、27、32
C、29
D、30
6、某段距离丈量的平均值为100m,其往返较差为+4mm,其相对误差为( A )。

A、1/25000 B、1/25
C、1/2500
D、1/250
7、经纬仪对中误差所引起的角度偏差与测站点到目标点的距离( A )。

A、成反比
B、成正比
C、没有关系
D、有关系,但影响很小
8、地面某点的经度为东经85°32′,该点应在三度带的第几带? ( B )
A、28
B、29
C、27
D、30
9、丈量一正方形的4条边长,其观测中误差均为±2cm,则该正方形周长的中误差为±( C )cm。

A、0.5
B、2
C、4
D、8
10、在地形图上,量得A点高程为21.17m,B点高程为16.84m,AB的平距为279.50m,则直线AB的坡度为( C )。

A、6.8%
B、1.5%
C、-1.5%
D、-6.8%
11、观测某目标的竖直角,盘左读数为101°23′36″,盘右读数为258°36′00″,则指标差为( D )。

A、24″
B、-12″
C、-24″
D、12″
12、坐标反算是根据直线的起、终点平面坐标,计算直线的( B )。

A、斜距与水平角
B、水平距离与方位角
C、斜距与方位角
D、水平距离与水平角
13、测定点平面坐标的主要工作是( C )。

A、测量水平距离
B、测量水平角
C、测量水平距离和水平角
D、测量竖直角
14、水准仪的( B )应平行于仪器竖轴。

A、视准轴
B、圆水准器轴
C、十字丝横丝
D、管水准器轴
15、附合导线与闭合导线坐标计算的主要差异是( B )的计算。

A、坐标增量与坐标增量闭合差
B、坐标方位角与角度闭合差
C、坐标方位角与坐标增量
D、角度闭合差与坐标增量闭合差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光电测距成果的改正计算有( ABC )。

A、加、乘常数改正计算
B、气象改正计算
C、倾斜改正计算
D、三轴关系改正计算
E、测程的检定与改正计算
2、设A点为后视点,B点为前视点,后视读数a=1.24m ,前视读数b=1.428m,则( ABD )。

A、hAB=-0.188m
B、后视点比前视点高
C、若A点高程HA=202.016m ,则视线高程为203.140m
D、若A点高程HA=201.016m,则前视点高程为200.828m
E、后视点比前视点低。

3、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有( ACE )。

A、等高线平距大,等高线密
B、地面坡度小,地形平坦
C、等高线平距小,等高线疏
D、地面坡度大,地形陡峻
E、地面坡度小,地形陡峻
4、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的测站限差有( AB )。

A、归零差
B、2C误差
C、测回差
D、竖盘指标差
E、阳光照射的误差
5、我国使用高程系的标准名称是( BD )。

A、1956黄海高程系
B、1956年黄海高程系
C、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D、1985国家高程基准
6、在测量内业计算中,其闭合差按反号分配的有( ABC )。

A、高差闭合差
B、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
C、附合导线角度闭合差
D、坐标增量闭合差
E、导线全长闭合差
7、一般来讲,下面的比例尺中属于中比例尺地形图的是( CE )。

A、1:500
B、1:1000
C、1:25000
D、1:5000
E、1:10000
8、在水准测量时,若水准尺放置倾斜了,其读数值( ACE )。

A、当水准尺向前或向后倾斜时增大
B、当水准尺向左或向右倾斜时减少
C、总是增大
D、总是减少
E、不论水准尺怎样倾斜,其读数值都是错误的
9、闭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与( BD )。

A、导线的几何图形无关
B、导线的几何图形有关
C、导线各内角和的大小有关
D、导线各内角和的大小无关
E、导线的起始边方位角有关
10、等高线具有哪些特性( ABE )。

A、等高线不能相交
B、等高线是闭合曲线
C、山脊线不与等高线正交
D、等高线平距与坡度成正比
E、等高线密集表示陡坡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高斯投影的基本性质。

答:1)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一直线,且投影之后的长度无变形;其余子午线的投影均为凹向中央子午线的曲线,且以中央子午线为对称轴,离对称轴越远,其长度变形也就越大;
2)赤道的投影为直线,其余纬线的投影为凸向赤道的曲线,并以赤道为对称轴;
3)经纬线投影后仍保持相互正交的关系,即投影后无角度变形;
4)中央子午线和赤道的投影相互垂直。

2、转点在测量中起何作用。

转点由前视点变为后视点及仪器搬至下一站的过程中,为什么不容许发生任何移动。

答:1)转点起传递高程的作用。

2)若发生移动,则前、后两站所测的不是同一个点,就达不到其传递高程的作用。

3、简述图根导线点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答:1)相邻点间必须通视良好,地势较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2)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处,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
3)视野开阔,便于测图或放样;
4)导线各边的长度应大致相等,除特殊条件外,导线边长一般在50m~350m之间;
5)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4、在测量中,观测成果会存在误差。

根据误差的性质分为测量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

简述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的区别,偶然误差的特性。

答:(1)系统误差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和累积性,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很大.但是由于系统误差的大小和符号有一定的规律,所以可以采取措施加以消除或减少其影响.
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了n次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大小和符号均不一定,则这种
误差称为偶然误差,又称为随机误差。

偶然误差,就其个别值而言,在观测前我们确实不能预知其出现的大小和符号.但若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多次观测,误差列却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称为统计规律.而且,随着观测次数的增加,偶然误差的规律性表现得更加明显.
(2)偶然误差具有如下四个特征:
①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值;
②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机会多(或概率大)
③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
④在相同条件下,同一量的等精度观测,其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着观测次数的无限增大而趋于零.
四、计算题(每题20分,共20分)
根据下图所示水准路线中的数据,计算1、2点的高程。

答:
1)计算高差闭合差:f h=∑h-(H BM2-H BM1)=-0.003m=-3 mm
2)分配闭合差,计算改正数
∑L= 11.2km
v1 =- (L1/∑L) * f h= 0mm
v2 =- (L2/∑L) * f h= 2mm
v3 =- (L3/∑L) * f h= 1 mm
3)计算改正后的高差的高程
H1=H bm1+h1 +v1=160.75m
H2=H1+h2 +v2 = 156.012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