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学子励志交流会》
心得体会
11月7日下午,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两位高考状元来我校做报告。
我认识了两位学霸,了解了他们的成长经历,我深受鼓舞。
北京大学的王也,现在正在读研究生。
他小时候和所有的男孩子一样,是个贪玩的小屁孩,从三年级开始,他开始接受妈妈的高压管理,被迫学书法。
他从学书法中得到很大进步:上课不乱动,写作业时能更加专心了,更受老师关注了,听课效率更高了。
所以,王也从这件事中得出了结论:也许有一天,你会觉得日子过的特别艰苦,但收获确是巨大的。
王也在初中阶段时,总有两个男生的成绩与他不分上下,他凭借争强好胜的性格抓紧时间学习,同时组织了几个和自己性格、成绩差不多的同学一起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效率大幅提升。
他在高中时注重精诚合作,认为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才重要。
他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后每人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互相交换后每人就有两个思想。
如果班里每个人都有想法并拿出来分享,每个人的思维就会得到新的开发。
”所以我们要想得到更多的知识,就要长远考虑,善于与别人交流思想,多和别人学习,这样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
李星煜,获清华大学最高荣誉“市长奖”、代表中国各地比赛、到四川支教······她小时候并不出色,成绩只是在年级的中下游徘
徊。
她希望自己能去英国见到切尔西队长,但别人说这是白日梦。
此时,她想起了书中的一条魔咒:每天进步一点点。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她每天比前一天多背几个单词,多做几道题,坚持积累。
有一次,她想参加科技发明大赛,又害怕失败,老师对她说:“不要害怕去尝试,尝试做陌生的事大脑会愈加活跃,智商才能得到提升。
”结果她在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
听了这两位学霸的报告,我感悟颇深,觉得在以后的学习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讲时效求分分秒秒争。
我们在做题过程中不要求速度快,要求效率高。
影响学习的不是智商而是态度。
我们应该在短的时间内求更高的学习效果。
学习中最重要的是专注,要做到旁若无人,心如止水,要全身心投入。
只有真正投入其中时,效率才会更高。
二、重过程重扎扎实实赢。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如果遇到错题、难题,应该及时摘抄在错题本上,写出自己理解错误的原因,再把正确的答案用蓝笔做出来,分析用红笔写,这样再翻错误本的时候就对自己曾经的错题一目了然,有助于我们查漏补缺。
错误本的使用贵在坚持,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
三、勤思考善回忆巩固成果。
我们刚上初中,从早晨六点开始每节课都在接受新的知识,一直到晚上。
我们总有种忘却所以然的感觉。
这时候如果躺在床上把当天学过的知识在脑海里回顾一次,这样知识会清晰化、明朗化,这时你会感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会对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
四、好策略严执行事半功倍。
用“短板理论”来讲,我们要均衡发展,不能偏科,分数低的科目相当于水桶中最短的一块板,会限制你的总分,降低你的综合能力。
我们应该把握科目特点,学会观察优生,洞察他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自我激励,自我管理,严格执行。
如果你像想呼吸一样想成功的话,你就会成功。
我们已接受过严峻的挑战,已经历过考试的无情,我们必须再努力一点,争取赢得自己应得的奖赏!未来从不辜负拼搏者,只要我们坚持奔跑,我们一定会到达理想的终点!
《清华北大学子励志交流会》
心得体会
党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