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铅酸蓄电池基本工作原理

铅酸蓄电池基本工作原理

铅酸蓄电池基本工作原理
蓄电池通过充电过程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使用时通过放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铅酸蓄电池充放电反应原理化学反应式为:
PbO2+2H2SO4+Pb=PbSO4+2H2O+PbSO4
当铅酸蓄电池接通外电路负载放电时,正极板上的PbO2和负极板的Pb都变成了PbSO4,电解液的硫酸变成了水;充电时,正负极板上的PbSO4分别恢复原来的PbO2和Pb,电解液中的水变成了硫酸。

性能较好的蓄电池可以反复充放电上千次,直至活性物质脱落到不能再用,随着放电的继续进行,蓄电池中的硫酸逐渐减少,水分增多,电解液的相对密度降低;反之,充电时蓄电池中水分减少,硫酸浓度增大,电解液相对密度上升。

大部分的铅酸蓄电池的放电后的密度在1.1 kg/cm3~1.3kg/cm3,充满电后的密度在1.23 kg/cm3~1.3kg/cm3,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电解液相对密度的高低判断蓄电池充放电的尺度。

这里必须注意,在正常情况下,蓄电池不要放电过度,不然将会使活性物质(正极的二氧化铅,负极的海绵状铅)与混在一起的细小硫酸铅结晶成较大的结晶体,增大了极板电阻。

按规定铅酸电池放电深度(即每一充电循环中的放电容量与电池额定电容量之比)不能超过额定容量的75%,以免在充电时,很难复原,缩短蓄电池的寿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