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 人体寄生虫概述

第九章 人体寄生虫概述


寄生虫病的预防原则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寄生虫病的治疗
♣抗寄生虫化疗:广谱驱肠虫药、抗疟药
♣其他:手术、非手术物理治疗
小结
寄生虫通过夺取营养、机械性损伤、毒 性与免疫损伤作用损伤宿主




刚 地 弓 形 虫
疟 原 虫
隐 孢 子 虫
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致病作用 ♣机械性损伤 ♣生物性损伤 ♣化学性损伤
♣免疫性损伤
机械性损伤:破坏、压迫组织和阻塞肠道
生 物 性 损 伤 : 夺 取 营 养
化学性损伤:毒素作用
免疫性损伤:肝、脾肿大
肝脏
脾 脏
宿主对寄生虫的作用:免疫反应
麻风病 六大热带病
血吸虫病 丝虫病 利什曼病 疟疾
锥虫病
全球主要寄生虫感染的情况
虫种 感染人数 死亡人数/年
疟原虫
血吸虫 阿米巴 淋巴丝虫 盘尾丝虫
4-4.9亿
1.5亿 全球人口1% 1.28亿 1700万
220-250万
50-100万 4-11万
我国建国初期五大寄生虫病 钩虫病 丝虫病 血吸虫病 疟疾 黑热病
寄生
寄生现象:在生物共生过程中,一方受 益,另一方受损的现象。
受益方:寄生虫 寄生现象 受损方:宿主
寄生虫:一般指在生物共生过程中,营寄 生生活的低等生物。 寄生于人体的寄生虫称人体寄生虫。
寄生虫的进化:与人体长期共存的结果。
♣形态改变 ♣生理与代谢方式改变 ♣侵入机制加强 ♣繁殖能力加强
寄生虫感染的危害性
第九章 人体寄生虫概述
第一节 寄生现象和生活史 第二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原则
学习目标
掌握寄生、寄生虫的基本概念 熟悉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和寄生虫 病的流行环节 了解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作用、寄生虫 的感染方式和防治原则
共生 -海葵与寄居蟹
共生 -白蚁与鞭毛虫
共栖 -鮣鱼
♣消除性免疫:指能够清除体内寄生虫,并 可抵抗再感染的免疫力。
♣非消除性免疫:指不能够完全清除体内寄 生虫,但可对再感染产生一定作用的免疫力。 这种免疫力可随寄生虫的完全清除而消失, 也称之为“带虫免疫”。
相互作用结果
康复 寄生虫病 带虫者
寄生虫感染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病人、带虫者、储存宿主(动物) ♣传播途径:异体感染(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 膜胎盘血液)、自体感染(体外、体内) ♣易感者:非流行区人群、儿童、免疫缺陷病 患者
寄生虫的类别
专性、兼性
体内、体外 长期性、暂时性 偶然 机成虫寄生在 人体肠壁 钩虫幼虫在人体 肺组织内移行
体外寄生虫(蚊)
华 支 睾 吸 虫
卫 氏 并 殖 吸 虫 肥 胖 带 绦 虫
日 本 血 吸 虫
毛 首 鞭 型 线 虫 似 蚓 蛔 线 虫
钩 虫
丝 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