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政治必修四:4.1世界的物质性

高中政治必修四:4.1世界的物质性


有人说,自然界的存在是客观的,人类 社会是人有意识的活动,是主观的。你认 为呢?
1:说明自然界是客观的原因
2:说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从人类社会产生看 从人类社会本质看 从人的意识产生看
1958年9月1日《人民日报》上发表的《徐水人民公 社颂》,轰动了整个中国,文章竟宣称“茂盛无比”的 小麦亩产12万斤,“花团锦簇”的山药亩产达120万斤, 一棵硕大无朋的白菜重达500斤,棉花的产量也“如卫 星般地震动湖海山川”。 当时的报纸上还说,农村的墙 壁上到处贴满了宣传画:玉米长到月亮上,惊扰了寂寞 的嫦娥小姐;水稻亩产万斤的卫星腾空而起,连太阳也 黯然失色;棉花堆成的高山耸入云端,山顶的娃娃笑哈 哈地遥指珠穆朗玛峰。有人还编了顺口溜:“一颗芝麻 光溜溜,榨成香油发了愁,全国人民吃不完,只好倒到 河里头。一只南瓜如地球,结在五岳山上头,把它放到 大西洋,世界又多一个洲。”
1、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统一的物质世 界的组成部分)
思考:为什么说自然界具有物质性呢?
①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 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 发展史;
②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注: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的存在 与发展是否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人们利用自然物


3.人能够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 东西,这种创造活动的基础是( )
A A、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条件 D、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不定项)根据我国今年经济发展 形势,全国人大会议确定了经济增
CD 长速度,这表明( )
A、人们可以随意地选择生产力 B、人们能够随心所欲地发展生产力 C、生产力的发展只能依据已形成的经济基础 和其他历史条件,是客观的 D、国民经济计划的制定与修改,发展速度的 确定与调整,必须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来进行
人们可观测到最远的天体距地地球球36的0亿年光龄年,
可观测到的星系约太1阳0亿约个在。50亿约年46前亿形岁成
☆生物的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自然过程:
无机物 有机物
蛋白质、核酸 生命体
低等生命体
高等生命体
鸟类
脊椎动物的进化:鱼类 两栖类型 爬行类
类 灵长类
哺乳
(二)世界是物质的
区别:哲学上物质概念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物质是不 生不灭、永恒存在的。
具体的物质形态除了具有哲学上物质共性(客观实在性)之外, 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具体的物质形态则有生有灭。
联系:哲学上物质概念是从具体物质形态中概括抽象 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只能存在于具体的物 质形态中,并通过具体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
——马克思
人们改造自然 物来看,自然物 人工化的基础和 前提,则是客观 存在的自然物其 属性与规律
正确处理人与自 然的关系,首先 承认自然界的物 质性,认识和利 用自然规律,为 人类造福。否则 人类就会受到自 然界的惩罚。






思考: 这些人造物的出现,能否说明世间万
物是人创造出来的呢?
思考: 这些人造物的出现,能否说明世间万
• 【举例】五大社会形态的发展
• 3.人的意识也是社会的产物
从古猿到人的进化中脑量的变化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 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相关知识详见第五课)
小结: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基本内容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 ②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 客观的物质性. 。
B、原子、电子等物质形态 C、物质现象的总和 D、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
下列选项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人脑基本路线电磁场 思想观念国家辩证唯物主义
A C
B A
D
➢ 宇宙间各个天体的 形成与变化是客观的
美丽的家园——地球
科学材料说明,每一天体都是按照自然界 固有的规律而形成的,有自己的起源与变 化过程各个天体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 组成部分.
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产生上 看)(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P30)
②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为什么?
因为:
地理环境是物质的 人口因素是物质的 生产方式是客观的
生产方式是客观的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劳动者


生产力(客观 劳动资料

生 的物质力量) 劳动对象
关 系
哲学
马克思 主义哲学
一般到个别
辩证唯 物主义
(辩证)唯物论4、5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6 (唯物)辩证法7、8、9、10
历史唯 物主义
社会历史观 价值观人生观
整体与部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物质的概念
(二)世界是物质的
自然界 人类社会
看得见摸得着的桌椅与看不见又真实存在 的磁场,超声波,红外线有什么共性?
无论他们看的见看不见,他们是一 种物质现象。都客观的存在着,这 些存在我们可能看不见,但有些我 们能感觉得到,能检测得到。
那么究竟什么是物质呢?
(一)物质的概念
物质有客观实在 性,无论人们是否 感受到,它都是客 观存在的,不以人 意志为转移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 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是人创造出来的呢?
唯心主义的观点
人能创造新事物,但是人必须服从 自然规律,遵循物质的自身属性。 这正好说明物质决定意识。
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 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综上所述: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在 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也不依赖于人的意 识. 所以说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可知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根本特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 ≠ 物质的根本属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根本特性)是: 客观实在。 所谓唯一特性是指唯一能把物质和意识区别开来 的特性。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运动。
具体的物质形态与哲学上物质概念的关系是什么?
两者是个性与共性、 个别 和 一般 、 具体 和 抽象 的关系
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臆造的东西而言,它既可以指
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对于任何人来 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 识现象。
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
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 精神、意识现象。
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是指
D A、物质的多种形态
3、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世界的物质统 一性原理)
1.(2008四川卷30)2007年是塑料诞生一百周年。随着 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 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 其数量已达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A.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物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人的 意识
B.人们有意识地创造人工自然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改 变自然物的规律
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与哲学上的物质概念的关系。
注意:两者是个性与共性、 个别 和 一般 、 具体 和 抽象的关系,不是少数和多数、部分和 整体的关系。
注意:客观存在与客观实在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客观实在是指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
欢、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 存在着的特性。它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 抽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 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议一议 看了以上的材料,你有何想法?
人类社会的产生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 性的作用.
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

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

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 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C.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人造物可以脱离天然物而存 在
D.人类通过实践可以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使其打 上人的烙印
2. (08 海南卷)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 的月面图像覆盖区域属于月球高地,长约 460公里,宽约280公里,分布有不同大小、 形态、结构和形成年代的撞击坑。从唯物 论的观点看,这幅图像佐证了 A.神话的产生是缺乏客观根据的 B.月球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 C.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 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
人们改造自然物


都需要遵循
资 源
它们固有的
属性和规律
利用太地热阳建立能的汽玻璃车温室
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 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 的基本前提。
人不能随沙心尘所暴欲 破 坏 雨 林
水土流失
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 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 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 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


式 生产关系(客观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 有
的经济关系) 相互关系
物 质
产品的分配关系

人们既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力,也不能随意 选择生产关系
• ③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 (从发展)
• 这一自然历史的过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 意志为转移,人类可以认识和把握这一过 程的规律。
注意: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世界统一于物质 ③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④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小结:
(一)物质的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 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世界是物质的
1、自然界是物质的 2、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