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分析摘要:本文首先具体分析横琴自贸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概况,其次使用SWOT分析法说明横琴自贸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优势、劣势及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最后提出横琴自贸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横琴自贸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SWOT分析;政府作用一、引言珠海横琴自贸区于2012年提出建设“诚信岛”的战略构想,并于2014年4月28日正式施行《珠海经济特区横琴新区诚信岛建设促动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涉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组织及个人诚信的建设。
当前横琴自贸区已形成以消费维权创新工作体系为核心、以企业信用信息共享为突破点,以及“诚信店品牌”建设、小额消费争议仲裁、先行赔付制度和失信商事主体联合惩戒紧密结合的良好发展态势。
二、横琴自贸区信用体系建设概况1.认定“横琴诚信店”品牌横琴自贸区借鉴澳门“诚信店”建设经验,制定《横琴诚信店品牌认定和管理暂行规定》,对符合该规定的经营者授予诚信认证标识。
截至年3月15日,横琴新区已有15家横琴诚信店,获得“诚信店”称号的商事主体在子女入学、政府投资补助、项目立项、财政扶持资金合法等多方面享有优惠政策。
通过“诚信店品牌”建设,提升诚信店自身影响力,同时带动区内其他企业诚信经营,推动区内商务诚信的建设。
2.建立“先行赔付与小额消费争议仲裁制度”2014年8月横琴新区提出“消费争议先行赔付”与“小额消费争议仲裁”相结合的制度。
“先行赔付”即发生在横琴新区范围内调解不成的消费争议,经争议双方同意由横琴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横琴消协”)对消费者直接经济损失评估核实后预先代为赔付。
横琴消协设立先行赔付专项资金,横琴新区管委会拨付50万专项启动资金,专门用于先行代付5000元以下的消费赔偿。
同时,横琴消协与珠海仲裁委员会签订相关合作协议,以仲裁方式解决区内涉及金额不超过人民币3万元的小额消费争议,共同推动横琴自贸区小额消费争议仲裁机制建设。
横琴消协自2014年成立至今,共受理消费投诉121宗,成功调解109宗,调解成功率为90.1%,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20余万元。
3.推动失信商事主体联合惩戒制度为推动信用体系建设,横琴自贸区制定《失信商事主体联合惩戒工作方案》,通过资源整合打破部门间“信息孤岛”,推动区内统一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实现政府部门内部对商事主体及相关人员信用信息最大限度地互联互通和共享。
同时为构建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系,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促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水平现代化,横琴自贸区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将清单管理模式引入信用监管领域。
年4月21日横琴工商局正式对外发布《横琴新区失信商事主体联合惩戒清单(工商行政管理第一批)》,将以清单形式向社会公开工商行政管理领域首批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措施及联合惩戒部门。
4.增强信用监管跨境合作横琴自贸区与澳门建立“琴澳诚信公约制度”,打造横琴与澳门商务诚信共同体。
当前跨境合作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将两地“诚信店”互认作为横琴与澳门两地消费维权合作的重点内容,继续推动横琴与澳门诚信店互信互认的诚信公约;二是横琴消协与澳门消协签订合作协议,解决牵涉到两地的消费纠纷;三是探索建立横琴与澳门多部门失信商事主体联合惩戒机制,增强横琴与澳门政府部门在信用监管领域的合作。
5.制定“诚信岛”建设相关配套制度为配合横琴“诚信岛”建设,落实《办法》中的各项制度创新,横琴先后制定了《横琴诚信店品牌认定和管理暂行规定》《横琴诚信店品牌评审工作实施细则》《横琴新区诚信店品牌鼓励与支持暂行办法》《横琴新区消费争议先行赔付暂行办法》《横琴新区小额消费争议仲裁细则》《横琴新区失信商事主体联合惩戒工作方案》《横琴新区失信商事主体联合惩戒暂行办法》等配套制度。
6.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横琴自贸区为打造“三化”营商环境,在全国首发“商事主体电子证照卡”,率先展开“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压缩社会投资类工程项目施工许可办事手续(全过程40%以上,企业直接成本降低3%);首发“市场违法行为提示清单”和“内地与香港、澳门差异化市场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罚清单”,形成以清单管理和信用约束为重点的事中、事后市场监管体系,实施失信联合惩戒;率先推行立案登记制;设立知识产权巡回法庭、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站、横琴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对接港澳的多元化调解机制。
三、横琴自贸区信用体系建设的SWOT分析1.优势分析(S)①国家高度重视。
2016年4月6日珠海市成为全国第二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珠海市政府在《珠海市社会体系信用体系建设三年(2015-)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以横琴为重点深化社会信用建设试点工作,全面建设信用珠海。
横琴新区管委会专门成立横琴自贸区诚信岛建设领导机构,指导与协调区内诚信体系建设,提出横琴“诚信岛”示范创新,制定一系列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配套制度,政府高度重视为区内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和组织基础。
②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自2015年4月23日横琴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以来,通过制度创新、港澳合作、推动项目建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等持续实行改革创新,推动横琴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2016年主要经济指标取得珠海市“四个第一”,即地区生产总值157.45亿元,增长20.1%,增速列全市各区第一;全口径一般预算收入124.38亿,增长33.2%,总额列全市各区第一;固定资产投资额346.24亿元,增长19.5%,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贡献率达66.6%,列全市各区第一;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额5.24亿美元,增长23%,增速列全市各区第一。
经济的高速增长为新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③高校及科研院所聚集。
广东省有60多所普通高等院校和8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珠海市当前有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等10所高等院校建立的珠海校区,为推动横琴新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培育相关专业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负责信用体系建设政府工作人员、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和企事业单位信用管理工作人员提供信用方面的理论教育、岗位培训提供渠道,持续培养和优化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人才,提升横琴新区信用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
2.劣势分析(W)①缺少具体征信管理办法。
当前各地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如何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孤岛”,实现信用信息的共享。
信用体系的建设需要完善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社会各类主体信用信息真实、完整、准确、即时的征集是平台建设的基础,各类主体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是信用体系建设关键环节。
2013年3月15日国家层面的《征信管理条例》开始施行,我国征信业步入有法可依的轨道,但具体到横琴新区,当前没有专门针对信用信息征集和发布的管理办法及具体的征信立法,势必影响信用信息共享的实现,制约横琴自贸区的信用体系建设。
②信用认知度不高。
2016年12月份横琴自贸区“关于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调查问卷”显示(本文数据来源),区内企业了解的信用机构专业化服务主要集中在征信、信用调查、信用评级和信用担保,而对其他服务了解不多。
在了解征信服务的68.18%企业中,真正用到征信服务的只有45.45%。
③信用体系应用不足。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企业最看重的奖励是“企业守合同重信用(87.88%)”,获得“守合同重信用”公示企业可获得包括工商局、税务局、发改委、经贸委、科技厅以及财政、社保、银行、海关等17个政府部门共50余项优惠政策的扶持,绝大多数企业希望通过获得该殊荣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
当前横琴新区管委会已经提出在政府采购、重大建设工程招标、资金扶持等方面要率先使用信用信息评级报告,但实践中这个部分还处于摸索阶段。
就商务诚信建设方面,企业需求和政府当前提供的政策支持还没有很好的链接。
3.机会分析(O)①国家重大战略共同聚焦横琴。
在世界发展面临新形势、改革开放迎来新机遇、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环境下,港珠澳大桥即将建成,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共同聚焦横琴,各级领导也都赋予横琴自贸区新的使命,为此横琴更需要完善的信用体系迎接前所未有的机遇。
②“粤港澳大湾区”迎来契机。
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
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之后,珠海将成为中国内地唯一与港澳陆桥连接的城市,横琴自贸区也将承接大桥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挑战,为此需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强化其应用,积极探索建立具体行业的信用体系建设机制,为打造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高质量产业生态圈,推动改革创新系统化集成化做准备。
③“一带一路”战略支点的机遇。
为打造成为“一带一路”重要战略支点,建设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并为国内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法律、知识产权等咨询服务,以及成为珠海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引擎、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先行地等,横琴自贸区需积极建立匹配世界银行营商环境的评估体系及完善适合国际标准的信用体系。
4.威胁分析(T)①信用法规不完善。
信用体系的建设需要明确清晰的法律作为保障,2014年7月30日广东省政府印发《广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加快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当前广东省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只有《广东省企业信用信息公开条例》,没有涉及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个人,法规的具体制度设计不能适合广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需要,具体到横琴自贸区的信用体系建设,当前还缺乏相对应信用管理制度和更高层级的法律指引。
从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95.45%商事主体认为信用立法是信用体系建设最根本的保障,企业信用水平与法律制度紧密相关。
②其他新区信用建设带来压力。
以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为例,2013年3月21日“张江企业信用促动中心”成立标志着“信用张江”信用体系建设全面启动。
当前已建设四期,即推动园区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和运行、创新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评价体系、推动园区政府治理体系转变、开拓信用促金融的发展新模式。
3张江将政府、企业、银行、第三方征信公司四者有机结合,形成信用促动金融发展“信用融资”的道路,解决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缺失、无信用评价商业银行贷款难、无信用交易金融机构贷不起的问题4。
作为第三个国家级新区,横琴自贸区需要完善的信用体系,开发以信用为基础各类信用创新产品,强化信用产品应用,解决当地企业发展最需要的融资问题,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促动当地经济发展。
四、横琴自贸区“诚信岛”建设对策建议1.加快横琴新区信用立法,将信用体系建设纳入法治框架当前国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三种主要模式,即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化民营征信模式(美国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由中央银行建立的信贷登记系统为主体的政府主导的公共征信模式(欧洲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由银行协会建立的会员制征信机构与商业性征信机构并存的模式(日本模式),共同点在于非常重视征信立法和完善其他方面的法律保障,保证信用体系建设有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