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件
新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件
1.因数和倍数
第2课时 因数和倍数(2)
R·五年级数学下册
42
进入新课
15的因数有: 1,3,5 ,15。 1×15=15 16的因数有: 1,2,4,8,16。 3×5=15
1×16=16 2×8=16 4×4=16
43
观察下面几个例子,你能发现这些数的因数 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36的因数有:1,2,3,4,6,9,12, 18,36。 36。 15的因数有:1,3,5,15。 15的因数有:1,3,5,15。 16的因数有:1,2,4,8,16。 16的因数有:1,2,4,8,16。 18的因数有:1,2,3,6,9,18。 18的因数有:1,2,3,6,9,18
3.你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
16
我看到:
我看到:
我看到 :
17
我看到: 我看到:
我看到:
18
探索新知
因为,我是从立体 图形的上面看的。
我是从立体图 形的侧面看的。
我是从立体图 形的正面看的。
哦,我明白了。因为我们各自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一个立体图形, 所以所观察到的图形不同。
19
我来总结吧:从不同的位置观察 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29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 你有什么收获?
30
2.因数与倍数
1.因数和倍数
第1课时 因数和倍数(1)
R·五年级数学下册
31
复习旧知
1、说出下面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4×9=36
21÷3=7
2、因为72÷8=9,所以72能被8(整除 ), 或者 72能被9整(除 ),也可以说8能整(除 )72,或 9能(整除 )72。
7的倍数有:7,14,21,28,35 ------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 它本身 ),
( 没有 )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 的个数是( 无限的 )。
37
2、下列说法对吗?为什么?
(1)8是倍数,2是因数。
(× )
(2)32是5的倍数。
( ×)
(3)42能被7整除,42是7的倍数。(√ )
(4)1是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因数。 (√ )
38
巩固提高
1、一个数既是12的因数,又是12的倍数, 这个数是( 12 )。 2、一个非零自然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 都是 60,这个数是( 60 )。
24
先摆一摆,再连一连
25
①
②
③
④
A:
B:
从侧面看是A图的有 ② ③
从正面看是B图的有 ① ④
26
猜一猜:
正方形
这是我看到的物体的 一个面,它可能是什 么立体图形?
正方体 长方体 圆柱体
27
这是我从正面看到的
是这样的两个物吗?
……
28
下面这三幅图分别从什么方向看到的?
(从上面看到)( 从正面看到 )( 从左面看到 )
整除: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
且没有余数。
3、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
这些数都是(自然 )数。
32
进入新课
12÷2=6, 在这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是 整数,商也是整数,这时我们就可以说 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
33
在说倍数(或因数)时,必须说明 谁是谁的倍数(或因数)。不能单 独说谁是倍数(或因数)。 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
1 观察物体(三)
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R·五年级数学下册
1
情境导入
现有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
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 的图形。
2
大 家 摆 摆 看
3
还可以怎么样摆?
4
探索新知
一共有六 种方法
5
方法一:前后两排,前面三个, 后排一个在最左边。
6
方法二:前后两排,前面三个, 后排一个在最右边 。
39Biblioteka .判断对错(1)4×9=36,所以36是倍数,9是因数。 (×) (2)48是6的倍数。(√) (3)在27÷4=6…3中,27是4的倍数。 (×) (4)36是6的因数。(×) (5)9的倍数只有18、27、36。(×)
40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 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41
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 ( 1 ),最大的因数是 (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1是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因数 44
你能找出3的倍数吗?
3×1 = 3
3 × 2 = 6 3乘非零自然数的积 3 × 3 = 9 就是3的倍数。
3 × 4 = 12
3 × 5 = 15
……
3的倍数有:
3,6,9,12,15 ……
34
1.3× 6=7.8 4÷ 5=0.8
45 ÷ 6=7 ······3
这三个算式都不能说谁是谁的因数或倍数,因为
因数和倍数是在非零自然数相乘或整除的 关系中产生的。
35
我们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 所说的数一般指非0自然数。
36
典例剖析
1.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7,这个数是 ( 17 ),它的最小的因数是( 1 ),17 的因数一共有( 2 )个.
7
方法三:前后两排,前面三 个,后排一个在最中间。
8
方法四:前后两排,前排放一 个,放在最左边,后排放三个。
9
方法五:前后两排,前排放一 个,放在最右边,后排放三个。
10
方法六:前后两排,前排放一个, 放在最中间,后排放三个.
11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 你有什么收获?
12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13
1 观察物体(三)
第2课时 观察物体(2)
R·五年级数学下册
14
情境导入
只不远横
缘 身 在 此 山
识 庐 山 真 面
近 高 低 各 不
看 成 岭 侧 成
题 西 林 壁
中目同峰
15
小组活动要求:
1.在你的位置观察,你看到了 哪几个面?
2.你能找到一个位置看见所有 的面吗?
45
2的倍数有: 2, 4, 6, 8,10 …… 5的倍数有: 5, 10,15,20,25……
46
观察下面几个例子,你能发现这些数 的倍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3的倍数有:3,6,9,12,15 ------
2的倍数有:2,4,6,8,10 ------
5的倍数有:5,10,15,20,25 ------
因为,有特殊的立体图形, 即使在不同的位置观察,所看 到的图形也可能相同. 比如:
20
做一做:正面画“√ ”,上面画“ ”,侧
面画“ ”。 √
√
21
做一做:正面画“√ ”, 上面画“ ”,侧面画 “ ”。
√
22
做一做:正面画“√ ”, 上面画“ ”,侧面画 “ ”。
√
23
运用新知
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 分别是什么形状?连一连。